经济新常态下创新创业管理模式探索

2018-01-17 00:58王玉卓
锋绘 2018年4期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创新创业管理模式

王玉卓

摘要: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管理产生于社会的进步跟发展过程中,它是增强高校教学管理水平,提升教育质量,扩大新时代下学生就业概率的最强动力。下面本文章主要着手于创新创业管理的基本含义与意义,具体分析了当代经济下跟创新创业有关的内在主体一价值观、创造力和高职院校与本科间在管理方面上的差别,在对经济新常态下的创新创业环境进行比对分析之后,站在内外因结合的状态下去进一步探究高校的创新创业管理模式。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创新创业;管理模式;探究

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强动力就是信息经济,它的到来对传统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并相应的使其发生了改变。这时创新开始应运而生,意在将发展动力的相关问题加以解决。在经济化的现今时代,我国的高校不论是在人才管理还是在人才培养上在面临经济常态这现象时,一样要不断的进行创新。最近这几年,高校进行改革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创新创业管理,在我国政府提供一定支持的前提下,我们看到了规模迅速扩大,发展极为迅速的趋势,可是与此同时,“创新创业的理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无法跟专业教育相结合在一起,与实践难以融合时现阶段我国的高校在创新创业管理中出现的一个主要问题”,创新主要产生于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这一背景下,它是加强我国高校的教育质量,提升教学改良措施的一大支撑力,经过分析可知学生这一主体在发展上是存在一定规律性的,一旦管理体制或者是环境发生变化,那么学生的心态就势必会受到影响,产生变化,所以,在信息化的经济时代中,要想提升创新创业管理模式,就一定要对学生这一主体及其在发展中的规律给予一定的重视。

1 概述创新和创业

1.1 创新和创业的含义

创新和创业两者既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同时又是互相关联的,记得一位著名的创业教育之父曾说过类似的话:假如我们将创业比喻为诱发美国经济的一个发动机,则创新在该发动机中扮演的角色就是汽缸,是它为创新新技术提供了必要的动力和前提條件。如果一段创新具备一定的价值,那么它就可以起到帮助事业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下去的作用,而在创业发展过程中又会产生和出现创新。从表现形式来看,“创新创业”仅是在创新的后面增加了创业这两个字,但从其本质上来看却是从内在层面上对创新的属性给出了一个新的定义,主要指的是创业层面上、以应用为主的创新,推动创新的市场化和商业化。创新创业教育所面向的不仅仅是有着创业意愿的学生,也可以面向所有学生,在我国教育部和国务院所颁布的有关创新创业教育文件中可知,我国对创新创业给出的定义是要面向所有学生的,目前高校被要求在教育改革方面做出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创新创业,且该手段要贯穿于培养人才的全阶段。我国关于创新创业在管理上跟“大众创业”的观念相吻合,意在充分调动起学生对创新的热情,帮助学生树立创业意识,锻炼他们的创业能力。

1.2 在经济常态下展开创新创业管理的作用

(1)是经济发展的需求。从现在来看,我国的经济已经步入到新常态中,也就是在使经济结构保持平衡的前提下实行经济可持续发展,其中经济的稳定增长也包含在内。这里的经济发展指的并不只是总量方面的增加,而是要在经济结构上展开增长。经济新常态实际上就是通过发展来加强增长,通过增长来推动发展。我国要想真正意义上的强大起来,就要坚持走创新这条道路,支撑我国整体综合国力和创建现代化产业的一大重要战略就是科技创新,而不论是提高竞争力、升级产业结构还是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等等,都要求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由此可知,培养以应用为主的创新型人才与经济发展提出的需求是相适应的。

(2)符合高等教育提出的客观需求。在信息化的今天,世界上大多数的科技资源都产生并存在于发达国家中,而我们若想在科技与知识产权上改变依附发达国家的这种现状,首先要做的就是抓紧时间培养和创造创新型的人才。目前世界各地的高等院校都在竭力的引进和纳入创新创业管理这种理念,进而注入新鲜的活力,在培养教学方式和人才等方面展开教学改良。所以,对高等院校的学生大力实行创新创业方面的教育是现阶段我国经济提出的必然要求,这跟高等教育的客观需求是完全符合的。

(3)是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国家整体国民的素质高低就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跟文明程度,所以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都极为推崇并重视素质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其实,素质教育就是尊重并发展个性的一种教育,意在表明实行素质教育需要我们将重心放在培养个性化学生上,注意因材施教。创新创业这种独特的教育管理观念从侧面上加强了高校思考“社会真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是什么样”的,更加的关注素质教育,意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跟创新精神,帮助学生充分发展自身的优势,养成健全人格,开展创新创业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养成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进而为国家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当然这就需要我们以差异化为准,分层次的展开培养,另一方面这也是现阶段我国实行素质教育所提出的必然要求。

2 对创新创业造成影响的几大因素

2.1 内在因素

(1)价值观。价值观主要指的是个人对自身行为和客观事物的意义及作用做出的评价,是判断一个人采取行动的标杆和准则。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社会要想发展就一定要有具备创新精神优秀人才,这就需要学生首先正确认识到创新创业的作用,并提升自身内在的价值观念,只有这样才会成为学生不断进步的动力,反之尽管课程体系足够完备,若是学生仅将其视为应试教育进行面对,那么就会难以调动起学生大胆创新创业的这种思维。

(2)创造力。创造力主要指的是迸发新思想,探寻新事物的一种能力。创造力与创新创业紧密相连,是一种要求学生通过长时期的积累才能养成的心理因素。促进我国经济得到大力发展,社会得到进步的一大动力就是创新创业,同时它也是许多高等院校进行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所以这种价值取向势必是面向整体学生的,也就是说改革教学体制不仅仅只要求高校这样,要尽可能的做到全学龄教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对学生做到求同存异,便于我们进一步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2 对创新创业造成影响的环境因素

我们以山东省高职教育质量2017年的报告为例,我们看到三年来该省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几乎跟本科毕业的学生就业情况相差无几,三年后从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每个月的收入跟三年前相比的增长率为94%,通过调查学生的创业认知情况可知,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具备更强的“创业行动意向”,这些学生所在的家庭也更倾向于孩子进行创业这种就业形势,可是大多数的学生在创业行动方面的意向都要小于创业准备时期的意向。进而得知,家庭跟高校这两种环境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创业行为。

3 探究创新创业管理模式

3.1 跟校园文化充分融合

跟校园文化的融合会帮助学生在进入校员时就体会到创新创业这种文化理念。一直以来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学生心中都会种下“铁饭碗”这种价值取向,因此常常会发生上千人去竞争一个公务员这种职位的现象。在高等院校中,我们要尽力创造一种极强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气氛,产生新型的价值观念,激发学生心中的创业热情,其中创新创业校园文化的环境主要有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以及制度环境。高等院校要想实现创新创业方面的改良仅凭借几名教师是万万不够的,一定要保证全员都参加进来,改变和调整培养人才的基本理念,在考试中能够获得高分的学生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好学生,而有着极强个性和想法的学生更需要获得教师的鼓励跟肯定,教师要对学生的个性化给予一定的尊重,尽力寻找每个学生的优点和光芒,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形成一定的创业技能和创新素养。

3.2 对教学设计展开创新创业

现阶段我国的创新创业主要面向的是整体学生,单纯的设立创新创业有关的课程自然是无法使纷繁杂乱的个体差别得到满足,开阔思维、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等都离不开从小引导,要逐层深入的加以培养,因此对于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来讲,最重要的一项前提就是做好中小学时期的创新创业。此外,在对高等院校的课程展開创新创业设计时,我们一定要尽可能的开展好中小学阶段的创业教育。并围绕学生各自的优势跟特点创设社团和选修课,逐渐的诱导设计创业项目,通过竞赛这种欧式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奖励,调动出学生心中的成就感,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开拓教师的教学范围。

3.3 对创新实践基地予以优化

优化创新实践基地,使产教学研融合在一起不但利于学生掌握好课本知识,提升和树立学生的创新创业思想,而且还利于学生在实际的技能训练过程中获得相应的创新技能。高职院校关于培养人才方面更加重视基于实事求是的前提,站在社会具体需求的角度上,通过就业竞争展现实力,将理论和实践教学以及科学探究这三者相融合在一起,提倡创新,强化创新创业真正的教学质量,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出更强的创新意识跟创业技巧。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组织创新创业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培养人才的质量得到整体提升,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动力支持。创新创业本就是一个错综复杂的体系,在实行起来的时候必然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我国在经济新常态这一前提下,从事高等教育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对其予以足够的重视做到推陈出新,充分应用产教结合,并有一定的耐性展开逐层指导,加快改革创新创业管理的脚步。对于高等院校来讲,要想做到全方位的改革创新创业教育,就一定要培养那些具备创新思维,勇于担负风险,有创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这也是当今社会提出的必然要求,是为我国走向创新型国家创造优秀人才所走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李秀珊.经济新常态下高校创新创业管理模式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18,(18):173-174.

[2]谭强.经济新常态下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模式创新与实践探索[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6,(10):31-35.

[3]李沁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锦州医科大学, 2017.

[4]宋之帅.工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

猜你喜欢
经济新常态创新创业管理模式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究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