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空巢青年的自我认知研究

2018-01-17 10:41汪龙鑫李涛杨红王惠
锋绘 2018年7期
关键词:自我认知

汪龙鑫 李涛 杨红 王惠

摘要:最近,“空巢青年”作为一个新兴词横空出世,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本文通过质性的研究范式、运用个案研究法,全面综合的分析空巢青年的自我认知状况,具体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价值和自我控制。研究发现,空巢青年表现出社会自我认知的的双重性特点,虚拟身份的扮演是对现实身份认知的补偿;家庭内部价值观的代际差异加强了空巢青年自我价值的形成,个体化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在博弈与趋同中不断重塑;自我控制类型包括主动的调控与被动的“规训”,同时受到自我价值的影响。

关键词:空巢青年;自我认知;个案研究法

1 研究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频繁流动,青年的独立性愈加增强。据《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数据显示,64.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身边的空巢青年多缺乏感情寄托(57.9%)和居住条件差(57.8%)(风笑天,2017)。空巢青年的独居生活即空巢期逐渐变长,独居可能引发的边缘人格(何绍辉,2017)、社交障碍(常进峰,2016)、工作强迫症(夏春秋,2017)等社会问题也将不容小视。豆小红(2018)研究发现“被动消极型”和“内在导向型”空巢青年群体的心理问题症状凸显,并伴有心理失衡加剧、自我认同偏误、认知能力较低、相对剥夺感强等特征。本研究空巢青年群体的自我认知,强调对空巢青年群体的主观建构,旨在了解空巢青年这一群体的自我心理状况,完善关于流动青年社会融入研究。

2 研究理论与方法

2.1 研究理论

学界对于自我认知的研究应该起源于自我意识,普通心理学中把自我认知作为自我调控系统的一部分,于是将自我认知定义为“个体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王海宁,2016)。沙莲香(2002)认为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或叫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所有特征的认识的集合,它包括个体对自己的社会角色、性格、能力、身体等方面的认识。

研究自我的理论可以包括詹姆斯的“经验自我”和“纯粹自我”,弗洛伊德的“本我洲自我”和“超我”,米德的“客我”和“主我”,韦恩斯坦的“自我探索历程”等。研究发现自我认知既是主体对价值客体评价结构的建构(张元,2013),又是人的存在方式,具有普遍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张元,2017),也是促进群体社会化的重要路径(王小璐,2018)。聂伟、风笑天在《“空巢青年”的生存状态分析与对策》一文中根據阿马蒂亚·森的自由理念提出了空巢青年首先需要积极调试自我认知,努力重塑自我生活价值理念,更加积极主动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其次,空巢青年应该积极调整自我的社会参与,将选择生活方式的能动性和控制力。最后空巢青年应该积极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质,增强在大城市发展的生存能力,提升抗逆力,实现梦想,获得尊严(聂伟、风笑天,2017)。

根据前人的理论研究,本文将空巢青年的自我认知划分为我认识、自我价值和自我控制,三者之间的关系及三者如何具体运作形成自我认知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次研究旨在通过空巢青年的自我认知研究进一步丰富完善对空巢青年的本质界定,构建空巢青年自我认知的话语体系,从空巢青年自身出发,与以往空巢青年的“问题”标签对话。

2.2 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的方法论范式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的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构建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陈向明,2004)。本研究关注空巢青年的自我认知,关注微观体验,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平等互动,对其交往方式和行动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

个案研究是对某个“限定系统”或某个案例(综合案例)进行的探究——在整个探究过程中,通过利用具体情景中丰富的多种信息资源来搜集详细、有深度的材料(Creswell,2008)。个案研究主要着重于受访者个人的感受、生活与经验的陈述,借着与受访者彼此之间的交流,访谈者能够进入被访者的生活,获得、了解以及解释受访者个人对社会事实的认知,以及受访者的内心感受。

本次研究具体采用观察法、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来收集案例资料,案例资料信息涉及空巢青年的自我认知、自我价值和自我控制三个维度,每个维度分别包含一些具体的指标。同时结合文献研究法,在研究的前期和后期大量阅读文献资料,在丰富研究内容的同时加强研究发现与现有文献的对话。在研究对象范围的选择上,考虑到研究对象典型性和客观具备的研究条件,本研究将现居北京市的空巢青年作为重点研究的对象,选取了12个案例作为重要的分析对象。

3 空巢青年的自我认知分析

目前普遍认同的自我概念由威廉·詹姆斯在1890年提出的,在他的《心理学原理》中,从认识论的角度将“自我”划分成纯粹的自我和经验的自我,即“主我”与“客我”。自我被等同于自我意识,即“个人对自己的知觉”,可具体分为三个层次的结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

3.1 自我认识

本研究的自我认识主要参考于多维度自我概念模型,包括现实自我(情绪自我、身体自我)、社会自我。其中包括个人的身体外貌、情绪、能力的等认识,和在社会环境中个人基于社交中他人对自己态度而形成的认识。

3.1.1 现实自我的稳定性与易变性

大部分受访者在访谈中表现出一般自我认识是稳定的,而那些特殊情境下的自我形象和当下的自我概念则是易变的。

“我之前在老家自我感觉一直都挺良好的,觉得自己还算好看吧。现在来北京了我感觉我身边的同事都特别会打扮,也都挺漂亮,和她们比我差远啦!一个人在北京,朋友们住的也都不近,有些特别想倾诉的时候也不知道找谁。”(W2,女,27岁,独居6年)

“毕业之后跟人合租过一段时间,有时候就很不方便,租期过了后就一个人找地方了。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可以很放松啊,不用那么麻烦的打扮,出门就一定要好好打理的。现在感觉压力有点大,遇到挫折也经常会怀疑自己,不过很快就会振作起来。”(W5,女,26岁,独居3年)。

3.1.2 社会自我的双重性

在访谈对象中出现了一种情形,真实社会自我和虚拟社会自我。大多数的空巢青年在现实社会中缺少对自我的认识,往往会感觉到迷茫,转而选择虚拟社会,在虚拟社会中表现出内心真正的自我。

“在网上,谁也不知道我是谁,有些现实里很顾忌,绝对不可能说的话做的事,在网上就那么顺其自然地表达出来了。不用活得那么累,在网上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至少比现实里有更多的选择权吧。”(M1,男,28岁,独居9年)

部分空巢青年在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中对自己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差异,在现实社会中往往比较保守和内向,而在虚拟社会中则对自我的认识则比较豪爽、奔放。

“网络上跟现实还是挺像的,性格不可能就判若两人,但确实会比较冲动一点有时候,更开朗、豪放一些,在现实社会中自己话比较少。”(M3,男,24岁,独居3年)

3.2 自我价值

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层,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需求。自我价值偏向于一种心理感受,是一种情感体验,有学者将自我价值感界定为: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认知和评价作为客体的自我对社会主体(包括群体和他人)以及对作为主体的正向的自我情感体验(黄希庭,杨雄,1998)。本文从这个两个维度对空巢青年的自我价值进行探讨。

3.2.1 独立性和个体化

个体化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空巢青年的个体化特征体现在他们更追求独立与自主,看重自我感受与个人追求。

“我是北京人,但是我很早就不和家人一起住了。我主动选择‘空巢,很方便,各有自主权。”(W1,男,29岁,独居7年)

追求独立与个性并不是与他人、与社会割裂。对于空巢青年来说,这种独立主要体现在与父母的分离。“和朋友在一起更自由、没负担”(L2,女,28岁,独居6年)。

3.2.2 自我价值的割裂

空巢青年的一大特征便是独自居住,而这也体现出空巢青年自我价值的某种割裂形式。家庭内部的代际差异,也即个人与父母的价值差异,在空巢群体中比较常见。

“我父母担心我一个人,想让我回老家工作生活,寻求稳定。但我有自己的选择,不想给自己设置各种条条框框,想按自己的想法生活。”(M2,女,27岁,独居4年)

“担心”、“稳定”是父母普遍的看法,而对于空巢青年来说,“自我选择”、“自我追求”则更加重要。对于价值的不同看法,使得空巢青年的自我价值具有代际的疏离性特征。

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或者说达致个人口我满足的状态。但对于很多空巢青年来说,自我价值的实现存在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

“按社会的普遍标准来看,我是一个失败者,没房没车没对象,工资也不高。有时候,我觉得只要自己觉得好就行了,不用在意社会或他人的标准,但有时候也会产生自我怀疑,觉得自己活得很糟糕." (W2,男,29岁,独居7年)

3.2.3 自我价值的再塑

自我价值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当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不一致时,个人需要进行选择或调整。空巢青年对于自我价值的认识也处于不断再塑的过程。

“虽然我现在过得一般,但是我觉得只要有自己的方向,把自己规划好,一步一步来,总会有变化的。很多人反感‘空巢青年这个词汇,但我并不觉得它会限制我。”(C1,男,25岁,独居两年)

3.3 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个体为了执行能带来長期利益的目标指向的行为,有意识控制冲动行为、抵制满足直接需要和愿望的能力(李琼,黄希庭,2012)。从总体上来说,大部分“空巢青年”有着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大多时候能够抑制冲动行为、抵制诱惑、采取适当的行为方式以符合社会情境。根据受访者观点,“空巢青年”在自我控制方面有鲜明的表现和特点。

大部分受访者表示有信心处理好自己面对的问题,能够控制好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能够控制好自己的生活。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时候会有消极态度和行为,也会有消极的情绪,面对诱惑也会有冲动,但都会调整好自己,控制住自己的行为。

“一个人在大城市打拼,没有家人的支持,确实会有很多困难,有时想回到家乡随便找个工作算了,但想到自己的理想,想到自己来北京打拼的目标,就一直鼓励自己,控制住自己的消极,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M3,男,26岁,独居4年)

“我比较容易情绪化,也很容易冲动,很多时候都觉得自己没必要过这种生活,内心充满了空虚,但每次这样的时候,自己还是会说服自己,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W2,女,27岁,独居6年)

大部分受访者期待能够融入所生活的环境,实现自己的“梦想”,从而不断加强自我控制,以实现自我价值。

“我希望能成为一个‘北京人,所以一直在努力工作,努力改变自己的言行。"(M4,男,24岁,独居3年)

当然,除了主动去适应环境而加强自我控制之外,也有部分受访者表示自我控制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是外部环境和自我内心不断“规训”的结果,自我控制是为了保留一份“尊严”。

“我不想家人为我担忧,也不想周围的同事、朋友甚至是路人看轻我,我想活得有尊严点。”(M1,男,28岁,独居9年)

“一个人在北京打拼压力非常大,我只有一直调整自己才能坚持下去。”(W2,女,27岁,独居6年)

总之,大部分“空巢青年”自我控制是为了能更好的融入环境,能实现自己的自我价值,很大一部分是主动进行自我控制,也有部分是被动“规训”的结果。

很多受访者表示虽然能成功的进行自我控制,但由于压力大、诱惑多,加之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需要不断地、连续的进行自我控制,因此随后的自我控制效果越来越差,自我控制的能量耗损大。

“感觉自己这么生活其实挺累的,很多时候都要强打着精神,不断‘逼自己振作,鼓励自己坚持下去。”(M4,男,24岁,独居3年)

“其实我家乡那边有很多工资挺高的工作机会,家人也一直劝我回去,但我觉得还是不能放弃自己的未来,一次一次说服自己,不断坚定自己的选择。”(M1,男,28岁,独居9年)

4 结论与讨论

(1)在网络构建的虚拟空间中,由于时空进一步分离,空巢青年表现出社会自我认知的的双重性特点,虚拟身份的扮演是对现实身份认知的补偿。

文献表明,网络媒介的出现,对时空概念进行了颠覆性地冲击,用它独特的数字语言,为世人构建起一个虚拟的交往平台,与现实空间并驾齐驱,在这个过程中现实世界的身份符号的重要性己经渐渐隐去(金新,2007)。与本研究相似的是,空巢青年一般不会把网络构建形成的自我当作自己的全部形象对待,而是逐渐把这个虚拟的我作为真实生活中我的一个“分身”,一个侧面的角色。

空巢青年虚拟身份对于现实身份的分离,在某种程度上,也许是对于现实主体所受制约的一种补偿。虚拟身份之间形成了脱离现实身份的交往,虽然就个性品质的养成而言,就现阶段来说,可能更多地还是形成于现实环境。空巢青年交往的过程基本上与主体的现实身份是相互脱离的,虚构的角色在广阔的空间里展开交流。网络交往中的虚拟自我,充分具备影响现实自我的可能,以丰富和平衡现实生活中的自我概念,让生命更趋于平衡和合理。文献表明,网络交往为人们展示了一种理解自我的前景,即自我是在一个具有历史具体性的话语和实践的模型中形成,人们从此可以将自我视为多重、可变和碎片化的,自我概念的建构本身成为一种主观能动的规划(马克,2000)。虚构的自我借助想象的翅膀任意驰骋,但现实中的自我依然在平行的时空里面循规蹈矩,虚拟和现实相遇,是融合还是分裂,并不确定。

(2)家庭内部价值观的代际差异加强了空巢青年自我价值的形成,个体化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在博弈与趋同中不断重塑。

自我价值作为人格因素具有相对稳定性,伴随着空巢青年未来的生活与发展,对个人以后生活中的认知、情绪以及意志行为具有弥散性作用和影响,从而影响其未来发展。文献研究发现,父母的关怀、自主性是积极教养方式,能增强子女的自我价值感;父母冷漠拒绝、过度保护是消极教养方式,是对子女的否定与怀疑,会降低子女的自我价值感(昊志斌,2018) 0空巢青年家庭内部價值观的代际差异在无形之中影响着青年自我认知价值的形成与变化。

城市能够为创造个人价值提供社会机制和发展空间,国内外大城市作为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资源的中心集聚地,所带来的价值和机会以及所产生的“虹吸效应”是小城镇无法比拟的,许多年轻人为了自身的发展空间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学者指出:“自我价值的本质并不是一种孤立的,抽象的个人对个人的满足,而是个人现实的社会价值在他自己身上的显现或表现。”(王晓丽,2014)空巢青年的自我价值往往会与社会价值保持一致,但社会价值的复杂性也加剧了空巢青年个人价值的难以与社会价值保持一致。当金钱、地位、名望等成为社会的标准价值时,当个人难以达到社会的标准价值时,理想与现实的鸿沟便出现了,个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割裂也就难以避免(胡万钟,2000)。社会价值的泛化的将个人的自我价值也简单化了,二者之间就出现了博弈的现象。

(3)空巢青年的自我控制类型包括主动的调控与被动的“规训”,同时受到自我价值的影响。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自我统一性整合的关键时期,他们渴望得到他人认可和尊重,因而对自尊的渴望尤为强烈。因此,空巢青年的自我控制受到自我价值这一情绪的影响。文献表明,和谐人格为个体营造和谐的可控制的环境,有助于增强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与高自我控制、低人际冲突相关(陈一笛,2018)。

自我控制作为个体认知活动的核心,是个体按照社会标准或自己的意愿,对自己的行为、情绪和认知活动等进行约束管理的能力,它受到情绪调节的直接影响。本研究发现,空巢青年的自我控制包括主动的调节和被动的“规训”控制,主动的调节受到积极的自我价值的影响,与此相对的,被动的“规训”则更多处于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的干预。有文献表明,自我控制水平高的学生会更容易取得好成绩,在各方面也会表现得很好,所以会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基本心理需求的能力感的概念和类似于班杜拉所提出的自我效能感,所以自我控制与能力感相关是合理的。

参考文献

[1]豆小红.“空巢青年”社会心理问题与应对[J].中国青年研究,2018,(02):89-95.

[2]聂伟,风笑天.空巢又空心?——“空巢青年”的生存状态分析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7,(08):57-63.

[3]于安龙.“空巢青年”现象:表现、成因与认知态度[J].前沿,2017,(07):78-82.

[4]夏春秋.“空巢青年”现象透视及引导策略[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7,30(02):8-10.

[5]何绍辉.“空巢青年”群体的多维解读[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36(03):40-45.

[6]常进锋.“空巢青年”缘何“空巢”——一个时空社会学的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2017,(05):79-83.

[7]李琼,黄希庭.自我控制:内涵及其机制与展望[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02).

猜你喜欢
自我认知
追寻自我之旅
从学生自我认知需求的角度解读《丑小鸭》
信息技术对自我认知的影响
《追风筝的人》中影响阿米尔认知发展的人物分析
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具”角度看国内外校服的变革
大学生悦纳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
大学生自我认识偏差和整合分析
高职学生入学教育的自我认知分析
基于消费者自我认知的品牌营销评价体系研究
自我认知团体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