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思维 启迪智慧

2018-01-17 08:57胡均荣
学子·上半月 2017年13期
关键词:分母内化正方体

胡均荣

世纪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世纪。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是新课改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创造性思维是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

一、紧扣“双基”教学,奠定思维发展基础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它要求重新组织固有的观念,以便产生某种新的观念,但新观念产生,依赖于大量的已有观念。例如:汽车3小时行驶12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9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要实施一题多解,必须具备如下一些知识才能实现;①3小时行驶l 20千米,按顺向(120÷3)和逆向(3÷1 20)思考的方法;①假设的方法;②“倍”的含义。为着将来的创造,在“准备”、“孕育”阶段必须吸收、积累和消化大量的知识材料。以便在以后某个适宜的时候豁然开朗,会结出思维的奇花异果。因此,教师要注重和加强“双基”教学,打好知识的基础,丰富信息的储备量,同时要不失时机地渗透创造意识,让学生尽快地加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过程。

二、抓住等量关系,提高思维发展水平

解答相差关系、倍比关系的应用题时,学生有时分不清题中数的大小,找不准题中“l倍数”。教学这类应用题,教者应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应用题叙述的情节,在完整理解题意和全面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找出等量关系。例如,王大妈今年养鸡86只,比去年的2倍还多12只。王大妈去年养鸡多少只?学生抓住了“比……几倍多”这样的关键词句,稍加分析就能写出数量关系。但应注意防止过分夸大关键词句的作用,防止孤立地依据某一词句判断应用题的类型和解答方法的倾向。

教学中,我们应指导学生在全面理解应用题题意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运用有关方法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达到提高学生解题速度和正确率。最终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

三、优化教学过程,内化思维的发展

如果说教学内容的组织是“厚积”“深入”的过程,那么教学过程的优化就是“薄发”“浅出”的过程。如何“雕琢”“浅出”这一过程?注重形象——表象——抽象的思维过程,促使知识内化。小学生认识事物都是先从形象开始感知,接着联系语言建立表象,进而“内化”思维,即抽象。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必须遵循学生的这一认知规律,顺利实现新知内化。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教师可先利用教具直观演示,让学生形象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然后指导学生用小刀切马铃薯,一刀见面,两刀见棱,三刀见顶点……然后切出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让学生逐步形成“面、棱、顶点、长方体或正方体”这些概念的表象。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用语言描述操作演示的过程,使头脑中建立清晰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形象,从而达到思维,完成“形象——表象——抽象”的内化过程。

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促使学生建立认知结构。在教学新知时,教师要全力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产生积极有效的相互作用,获得新知。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教师可先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练习,前几题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最后为学生尚未学过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当学生对最后一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筹莫展时,教师可故意向:“这道题为什么不好算呢?”学生回答:“分母不同了。”教师又问:“为什么分母不同了就不好算呢?”学生回答:“分母不同,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这些新旧知识的分化点就突现出来了,教师可点拨:“分母不同能不能化成相同的呢?”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学得轻松,真正体现了“浅出”的特点。

四、多角度训练,引导求异思维发展

创造性思维是发现问题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思维,进而产生新颖的思维结果。在教学中,多角度进行思维训练,是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有效手段。

如口+○=3,口+△=5,○+口+△=6,口=?,O=?,△=?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一道难题,该如何思考呢?着重引导学生思考方法,让他们仔细观察前面两个已知条件与第三个已知条件有没有联系。有的学生说,因为口+○=3,所以△+3=6,得到△=3;有的学生说,因为口+△=5,所以○+5=6,得到○=1。在这里,可以先算○,也可以先算△=?,这类题目不是重视结论是几,而是要让学生掌握方法和过程,在解答思考题使思维得到发展。对于高年级学生,应鼓励各抒己见,敢于标新立异。逆向思维是从已有的习惯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表现为逆用定义,公式,法则,进行逆向推理,反向进行证明,逆向思维反映了思维过程的间断性、突变性和反联结性,它是摆脱思维定式、突破旧有的思维框架,产生新思路、发现新知识的重要思维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培养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①变换角度反思。如已知甲是乙的3倍,反思出乙是甲的l/3;甲数比乙数多5。就是乙数比甲数少5。②举反例验证,例如:判断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引导学生举出2是偶数,也是质数的反例。学生可立即對此题做出正确判断。③另辟蹊径逆推。例如:一根铁丝,第一次剪去10米,第二次剪去8米,第三次剪去5米,还剩4米,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米?可结合线段图,让学生从剩下4米入手逆推,先求出第二次剪去后剩下米数是(4+5)米,再求第一次剪去后剩下的米数是(4+5+8)米,最后求铁丝原长的米数是(4+5+8+10)米。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颜单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分母内化正方体
“去括号与去分母”能力起航
给正方体涂色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多少个小正方体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数小正方体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拼正方体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