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马喜利
旱地小麦幼穗分化历时160d,占全生育期的65%以上。由于土壤墒情的原因,旱地小麦播种普遍倾向于“墒到不等时”。因此,旱地小麦播期较水浇地偏早,一般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由于丘陵地气温下降较快,小麦较早地通过了春化阶段,穗分化较水浇地提前。旱地小麦幼穗生长锥伸长期至护颖原基分化期一般为120d,分化时间占总分化时间的80%,而水浇地为75%。旱地小麦幼穗分化开始早,此时土壤水分和营养状况尚好,分化的小穗数与水浇地差别不大,一般每穗可分化小穗20个。在护颖分化至四分体时期,由于丘陵旱地降雨较少,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土壤墒情差,同时小麦返青后生长加快,需要肥水较多,使小麦生长相对加快,幼穗分化后期时间缩短,此期一般 为30d,而水浇地则需40d,这样就形成了旱地小麦穗分化历时长、前期慢、后期快的特点。旱地小麦常常春季雨水较少,不能满足小麦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小麦四分体时期是小麦需水的临界期,此时干旱影响小花发育,常引起小花小穗退化。
由于河南省的气候特点是夏季多雨,秋季气温适宜,故适期播种的小麦冬前会形成高峰,尤其在播量较大的地块,苗情不次于水浇地。但是河南省春季往往干旱,春季返青后小麦生长受影响,分蘖很少,形不成高峰。若秋季发生干旱,土壤墒情差时,群众都实行探墒深播,由于缺墒,小麦经常形成弱苗,分蘖缺位,冬前也形不成分蘖高峰。春季若再遇干旱,不仅不会再发生分蘖,而且年前的分蘖也会很快死亡。故河南省旱地小麦分蘖就形成了“秋季旺盛,形成高峰;春季很少,迅速衰亡”的特点。旱地小麦只有一个分蘖高峰,有效分蘖的时间较水浇地短,这种情况往往造成群体不足。
旱地小麦由于幼穗分化结束早,其开花期较水浇地早3~5d。同时,由于干旱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光合强度降低,根系和叶片早衰,灌浆提前结束。据小麦专家对小麦后期缺水的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旗叶比正常水分小麦早死5~7d。一般年份旱地小麦开花到成熟历时33d,平均日增千粒质量1.2g,低于水浇地。灌浆后期早衰是影响旱地小麦粒质量形成的突出问题。尽管水分影响是主要的,但是植株营养不足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选用已通过国家或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且适宜孟津县旱作区种植的小麦品种。旱肥地以半冬性品种豫麦49-198、洛旱6、洛旱7、温麦19等品种为主,旱薄地可选择半冬性品种晋麦47、洛旱9、洛旱13、西农928等品种。
待播种子要去除杂质,剔除破损粒和疵粒。要求种子纯度高,饱满度好,发芽率高,净度高。大田用种要进行包衣,种子包衣可用25g/L菌腈悬浮种衣剂(适乐时)加40%甲基异柳磷。没有包衣的种子要用药剂拌种,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2%立克秀杀菌剂拌种,一般用量按种子质量的1:1000倍拌种。地下害虫发生较重的地块,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5kg/667m2进行处理土壤。
根据旱地小麦的生育特点及冬前壮苗对积温的要求,半冬性品种一般以10月10—15日为宜,基本苗可控制在16万~18万/667m2,播种量 8~9kg/667m2。 弱春性 品种最佳播种期为10月15—20日,基本苗应控制在18万~20万/667m2,播种量 9~10kg/667m2。旱地小麦注意在适期内抢墒播种,因其他原因播种偏晚或整地质量较差的麦田,要适当增加播种量,一般在适宜播种基础上,每晚播3d每667m2播种量增加0.5kg,但基本苗最多不超过3万。
小麦播种后及时镇压,沉实土壤,有利于提墒保墒、培育壮苗。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对缺苗的地块要及时补种。
耕前整地主要是立即灭茬,尽量把雨季降水蓄积起来,同时地面不平的在耕翻前要削高填洼,增加平整度。耕后整地主要是进一步对土壤结块破碎,增加表层土壤紧密度和地面平整度。土层深厚的高产田耕深在25cm以上,中产田耕深要达到23cm。机耕机耙相结合,达到耕层深,地面平整,干净无根茬、无坷垃。在整好地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块要浇好底墒水,保证足墒播种,确保一播全苗,为培育壮苗奠定基础。
施足底肥是实现小麦高产稳产的物质基础,应坚持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微量元素与大量元素相结合、底肥与追肥相结合,推广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高产田要控氮、增磷、增钾;中产田要稳氮、增磷;低产田要增氮、增磷。高产田在每667m2施有机肥5000kg的基础上,再施尿素40kg、过磷酸钙50kg、硫酸钾15kg。有机肥、磷肥、钾肥全部基施,氮肥40%作底肥,60%拔节期追肥。中产田应每667m2施有机肥3000kg、尿素30kg、过磷酸钙50kg、硫酸钾10kg。低产田每667m2施农家肥3000kg、尿素40kg、过磷酸钙50kg、钾肥10kg。推广化肥深施,提高肥料利用率。
麦田杂草有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可根据田间杂草情况选用不同的除草剂,有针对性地进行化学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