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昏迷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鼻饲反流误吸的作用探讨

2018-01-16 07:22肖淑敏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6期
关键词:吸入性胃管反流

肖淑敏

(铁法煤业集团总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铁岭 112700)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往往伴有严重的意识障碍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口部难以进食,会对营养物质的摄入与利用造成直接的影响。为了确保其正常机体功能与电解质的平衡,需要给予充分合理的营养支持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并降低并发症率与病死率,因此临床上对患者实施鼻饲法进食与药物的输注[1]。但受到胃管放置不合理、切开气管以及呕吐频繁等有关因素的影响,极易引发患者出现反流或误吸等情况。患者鼻饲管留置长度与固定方式等没有合理操作,会对患者的咽喉部造成一定刺激,造成环状括约肌受到损伤,产生显著的功能障碍,导致出现误吸的情况[2]。误吸表现为呼吸道堵塞与剧烈呛咳等症状,还可能导致窒息或死亡。因此,需要加强对神经内科昏迷患者护理干预,使误吸发生率明显降低[3]。为了探究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昏迷患者鼻饲反流误吸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72例神经内科昏迷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予以常规鼻饲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并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的72例神经内科昏迷患者,均来自于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这一期间,且都进行气管切开鼻饲治疗,并利用随机对照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6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最小30岁,年龄最大50岁,平均年龄(37.0±9.0)岁;疾病类型:17例脑出血,12例脑梗死,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观察组36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最小31岁,年龄最大51岁,平均年龄(38.2±9.3)岁;疾病类型:16例脑出血,11例脑梗死,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均符合全国脑血管诊断要点(1995),病情危重伴吞咽困难,病前无代谢性、内分泌性疾病,无消化道出血,无重要脏器器质性疾病。两组患者疾病类型等基本资料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表示两组可比较。

1.2 方法:对照组36例患者予以常规鼻饲护理,具体操作如下:鼻饲食物需要现配现用,食物主要包括米饭、馒头、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牛奶等,按照一定的比例予以合理调配,随后搅拌成糊状,不能混入颗粒状食物,也不可以出现搅拌不均匀的情况,避免胃管出现堵塞。鼻饲以前应该对患者的口腔与鼻腔等位置的分泌物进行有效清除,确保呼吸道的顺畅,鼻饲后半小时内禁止吸痰,确保鼻饲管道的顺畅,鼻饲以前需要回抽少许胃液,在确定鼻饲导管在胃内后,再将食物注入。胃管常规采用16~18号,成人插胃管深度在45~55 cm。针对需要长时间鼻饲者,需对鼻饲体位予以适当调整,将床头抬高30°~45°。

观察组36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前提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主要操作如下:①饮食配置与管理。鼻饲食物配置完成后,将其放置于冰箱内保存,放置时间不能>1 d,每次注入胃管的食物不能过量,通常保持在200~300 m L即可。鼻饲食物不能过快注入,太快极易引发患者产生恶心与腹胀等症状,通常保持在15~20 min内匀速注射完成即可;食物温度需要保持在39~40 ℃。②对口腔与鼻腔的清洁护理。鼻饲前与鼻饲后需要利用温热开水20 m L进行冲管护理,鼻饲结束后应该将管道及时关闭,并利用干净与清洁的纱布对鼻饲导管末端处妥善包扎,避免空气进到导管内,产生腹胀情况。③鼻胃管的选择及插入深度。最大程度的采用管腔内径较小、较柔韧的鼻胃管,其不仅能够使患者置管不适症状明显减少,还能够使患者反流与误吸等发生率明显降低。胃管插入胃内以后,在常规长度的前提下,需要适当增加10~15 cm,促使胃管的前段位置可以到达幽门位置,避免食物反流的出现。④对胃管妥善固定。首先选择胶布固定胃管,随后再利用棉线绳于胃管附近鼻翼处的位置打个活结,打结的松紧度保持可以伸进两个手指即可。⑤鼻饲体位及吸痰护理干预。鼻饲以后患者需要保持半卧位,时间在

0.5 ~1 h,有助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避免由于头部体位较低,食物出现反流与误吸。鼻饲以前,将气道与口咽位置的分泌物充分吸净,对痰液中有无存在营养液成分认真观察,鼻饲后60 min内不能翻身与叩背,尽可能不进行吸痰,避免产生发射性反流与呕吐的情况,出现误吸。吸痰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技巧,确保快、准、稳,保证气道的湿润。⑥家属指导与健康教育。指导家属对患者实施适宜的腹部按摩,加快胃肠道的蠕动,对胃内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具有积极影响,避免食物胃内潴留,产生呕吐与腹胀等情况。将胃管基本护理常识与可能产生的情况向患者与家属讲解,如果产生问题需要及时向医务人员报告,有助于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⑦气管护理干预。研究中神经内科昏迷患者都实施气管切开术,一些患者气管切开位置较低,还可能手术切口较大,导致套管尖端处很容易对气管隆突位置造成刺激,从而引发患者产生食物反流,并且长期留置胃管,也很容易导致食管位置炎性反应与逆蠕动情况的出现。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误吸、吸入性肺炎以及反流发生率予以统计。

1.4 统计学分析:予以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予以%表示吸入性肺炎等计数资料,通过χ2检验,P<0.05,对比数据之间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比两组患者出现误吸、吸入性肺炎与反流的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反流发生率、误吸发生率以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均比对照组的低(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出现误吸、吸入性肺炎与反流的情况 [n(%)]

3 讨 论

神经内科昏迷患者因为病情的恢复时间较长,卧床时间较长,通常实施气管切开术治疗,很难通过正常的途径予以进食,因此,留置胃管鼻饲已经成为这类患者获得营养的重要途径[4]。但因为昏迷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出现明显变化,导致气管敏感部位反应性显著下降,食物的清除功能产生异常,胃排空时间显著延长。再加上由于气管切开需要常常进行吸痰处理,一般会对患者的咽喉部造成刺激,从而出现食物反流与误吸等情况[5]。

相关研究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可使神经内科昏迷患者的鼻饲反流与误吸发生率显著降低。本研究通过对神经内科昏迷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使鼻饲置管深度适当的延长,将鼻饲过程中的床头适当抬高,并将鼻饲每次剂量合理减少,放缓食物的注入速度,使鼻饲时间显著延长,进而使误吸等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降低[6]。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反流率、误吸率以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均比对照组的低,说明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昏迷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具有积极影响。

总而言之,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昏迷患者中的应用,可使患者的鼻饲误吸与反流发生率明显降低,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提高。

[1]章小蓉.昏迷患者鼻饲中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10(1):140-140.

[2]温萍英,肖好霞,肖建文.降低重症患者气管切开鼻饲误吸发生率的护理干预[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9):89-90.

[3]佟春宇.鼻饲反流误吸的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的综合干预[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20):93-95.

[4]王静.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特重型脑外伤患者鼻饲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2):1648-1649.

[5]申艳霞.品管圈对降低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误吸发生率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4):135-136.

[6]赵斌.分析安全防范措施在神经内科鼻饲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165-165.

猜你喜欢
吸入性胃管反流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别让吸入性肺炎伤害到您
探讨老年吸入性肺炎和非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改良式胃管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
胃袖状切除术后并发胃食管反流的防治研究进展
急性中毒患者胃管置入方法的探讨
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套管滑脱五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