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职院校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2018-01-15 10:29胡先云
职业·中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

胡先云

摘 要:大力培养创业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实现经济科技发展和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湖南高职院校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要满足新科技革命的内在要求。湖南高职院校创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一是提升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水平;二是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竞争力。湖南高职院校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路径一是构建创新型课程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二是设置个性化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的个性;三是创新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四是开展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五是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六是改革评价机制,选择多元化人才培养考核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课 题:本文是2017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双创”背景下湖南高职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17C0619)的研究成果之一。

新时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培养和造就大批基础扎实、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挑战、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既是历史赋予高校的历史重任,也是我国应对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挑战的必然选择。大力培养创业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实现经济科技发展和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李克强总理2014年9月在达沃斯论坛上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形成了“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首先要解决的是育人问题,人才培养自然离不开人才培养模式,要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下工夫。

一、构建湖南高职院校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一方面,湖南高职院校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目前,我国经济呈现出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调整为主要特色的新常态,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职业院校主动地适应新常态、研究新常态、服务新常态,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不断转变理念,不断改革创新,按照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需求,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人才,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另一方面,湖南高职院校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满足新科技革命的内在要求。我国传统制造技术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信息技术、智能型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并得以广泛应用,人才与科技成为了国家综合国力的核心竞争力,人才与科技离不开教育,显而易见,教育已经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标志性力量。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任。高职院校怎样面对正在迅速发生的巨大变化,适应这个巨大变化,跟上这个巨大变化,是关系到高职院校能不能生存发展下去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面对新的科技革命,高职院校根据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给高职院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不断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的模板、范式,它是指基于某种理论,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使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计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行之有效的评估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培养使之符合培养目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要的过程的总和。新科技革命要求高職院校要创新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改革高职院校学科专业体系和课程教学改革,完善高职院校教育制度体系及其评价体系,促进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二、湖南高职院校创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一是提升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水平。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转变。它不是靠劳动者的数量,而是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要做到这些,需要提高创新能力。目前,我国政府提出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高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这就必然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坚强的保障。

二是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竞争力。我国高校扩招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目前大学生就业实行的是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给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同时对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积累求职技巧,提升自身素质,提高自我能力。高职院校为了提高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要把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中心任务,更要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下工夫。

三、湖南高职院校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路径

一是构建创新型课程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构建了创新型课程。为调动学生创造的积极性,开设了必修与选修有机结合的课程。如果说必修课保证了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学科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那么选修课的开设则能够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课程、学习时间、学习内容、教师,这样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发展创造性的宽松氛围。为激发学生创造的源泉,提倡不同学科之间的有机融合。相异学科互相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创新兴趣。因此,大多数研究型大学都非常重视开设课程的跨学科设置,开设不同专业的课程,甚至是不同院系的课程,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跨专业课程设计,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例如,在人文类院校开设理科类课程,在理工类院校开设文史类课程,这样便可以促进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培养出创新人才。

二是设置个性化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的个性。高职院校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置个性化培养方案,通过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对一般的学生,按照培养目标将其培养为高级人才。特别是对于那些学习成绩非常突出,基础知识非常扎实,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学生,可以鼓励这样优秀的学生进行跨学科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学习跨专业知识,以使其成为复合型人才,进而激发其在交叉学科上的创新思维。

三是创新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创业创新能力。高职院校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而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要把课堂教学改革与学生的就业创业所需要的综合素养结合起来,把创新教学手段与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起来,通过教学手段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前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觉得自己所学的知识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教学方法和手段老化,只是被动地接受课堂灌输的知识,没有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因此要通过引导学生更多地参与实践,在课堂上要注意运用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去解释社会中的各种经济现象。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实训机房、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模式,利用实验室和一些模拟课堂,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课程学习资源和丰富多彩的实践应用机会,创新人才培养的形式和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是开展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开展实践教学,如各种实习、实验、社会调查以及课外活动,帮助学生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思维方式。从已经实行的实践教学来看,主要包括:第一,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增设综合性实验;第二,为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将学生的实习时间适当提前,并加大实习力度;第三,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在学校建立创新基地;第四,为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访谈等,并设立社会实践基地。

五是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不仅仅是职业教育所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也要采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因为高职院校要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完全靠学校是完不成的,还必须依靠企业合作,借助校企合作的力量来共同完成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要认真研究这些国家的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然后结合我国国情,选择符合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具体可以借鉴德国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实现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六是改革评价机制,选择多元化人才培养考核模式。传统的考核模式不利于人才培養。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突出就业导向,以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目标,对学生实行多元化、多样化的考核。从考核形式上来看,可以采用操作考试、调查报告、论文撰写等多种形式,从考核主体来看,可以是学校进行考核,也可以是由企业进行考核,还可以是社会团体进行考核。这些多样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能够真正凸显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通过多元化的考核来促进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促进实践教学的开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造就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高文兵.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2]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邹云龙.创业发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曹扬,邹云龙.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创新教育的关系辨析[J].东北师大学报,2014(2).

[5]应晓红.基于区域经济特色的高职学生创业孵化平台创建研究——以宁波为例[J].高等职业教育, 2013(04).

[作者单位: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潇湘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高职院校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