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在尿道下裂修复术后的临床应用

2018-01-15 04:18丁维陈慧瑛俞琼菲王勤赵晶莹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延续性尿道出院

丁维 陈慧瑛 俞琼菲 王勤 赵晶莹

尿道下裂是男性下尿路及外生殖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发病率为4‰~8‰[1]。由于患者尿道出现下裂,导致尿道口位置异常,阴茎过于弯曲,无法正常排尿和性生活,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的治疗方法[2]。手术治疗的同时,应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以提高疗效[3]。延续性护理是整体护理的一部分,也是住院护理的延伸,使患者在出院后的恢复期中得到持续的卫生保健,促进康复[4]。本研究探讨了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在尿道下裂修复术后的临床应用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行尿道下裂修复术的104例患者,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n=52):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延续性护理。对照组年龄 2~39 岁,平均(14.6±11.8)岁;体质量 10~72 Kg,平均(45.0±24.1) Kg。 观察组年龄2~50 岁,平均(17.1±11.8)岁;体质量 6~39 Kg,平均(30.2±19.1)Kg。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

术前3 d,与患者和/或家属进行沟通、宣教。嘱患者每日晨起后空腹饮水,练习床上排便,排便后清洁患者的肛门及会阴部位,每日洗澡;术后使用合适的敷料及时对阴茎内层创口进行包扎;与患者加强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及时安抚;术后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整洁的环境,减少对患者的外在刺激;帮助患者在床上活动,必要时使用镇痛药物;术后患者导尿管固定于大腿内侧,避免出现导尿管牵拉,在操作中应当动作轻柔,确保引流管的通畅。

1.2.2 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

组建延续性护理干预小组,成员包括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和2名责任护士,共同负责网络平台、微信群等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干预。责任护士需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在院治疗情况、心理状况、自我护理能力等,对延续性护理干预需求进行评估,建立延续性护理干预档案。在专用网站上设置“尿道下裂”专版,由1名责任护士负责更新与维护,及时回复患者咨询。组建患者微信群,由1名责任护士负责解答患者关心的共识问题,安排通知复诊时间。采取电话随访、家庭访视等方式加强延续性护理干预。通过互联网对已出院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包括患者尿道切口及切口周围的具体护理注意事项,一旦患者发生切口出血、水肿及狭窄情况,应当即刻回医院复诊。由专门的护理人员定期完成患者的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具体恢复情况及相关的并发症情况,回答患者问题并给予指导。1个月进行1次家庭随访,依照随访中患者的切口恢复情况,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健康宣教指导,详细记录患者各方面情况,评估患者的切口恢复情况,给予患者进一步的建议。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包括疼痛程度、并发症、切口愈合情况及术后留置导尿时间。

运用数字评分法(NRS)进行疼痛度评分。0分:无痛;1~3 分:轻度疼痛(不影响睡眠);4~6 分:中度疼痛;7~9分:重度疼痛(失眠或痛醒);10分:剧痛。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分别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疼痛评分为 (3.48±3.71),观察组为(2.17±2.91),两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切口Ⅰ期愈合率 63.46%(33/52), 观察组 88.46%(46/5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出现5例出血、6例尿道狭窄及7例尿瘘,并发症发生率达34.62%;观察组中仅出现1例出血、3例尿道狭窄及2例尿瘘,并发症发生率为11.54%,两组差异显著(P<0.05)。 对照组术后留置导尿时长(14.6±1.8) d,观察组为(10.1±0.5) d,两组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尿道下裂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男性外生殖器官畸形,表现为尿道外口移位,偏离于会阴部,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5]。尿道下裂的程度有所差异,部分严重患者,幼年阶段未及时治疗,成年后需蹲位排尿,进而影响患者生殖器官发育,导致不育症[6]。研究发现,尿道下裂通常与新生儿的基因突变及内分泌紊乱密切相关,通过行尿道下裂修复术,可对患者的阴茎下曲畸形加以修复[7]。

延续性护理是通过一系列的行动设计,以确保患者在不同的健康照护场所 (如从医院到家庭),以及同一健康照护场所(如医院的不同科室)得到同等水平的协作性与连续性的照护,通常是指从医院到家庭的延续,包括经由医院制订的出院计划、转诊、患者回归家庭或社区后的持续随访与指导[8]。延续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并不强调为出院后的患者直接提供长期护理,而是帮助患者及家属提高自我护理能力[9]。尿道下裂修复术后需3~4周才能拔除导尿管,以减少术后尿瘘、尿道狭窄的发生率[10]。带管出院的患者,常因相关护理能力不足,影响术后愈合。在互联网环境下,患者可通过互联网得到延续性护理,并且这种有序的、持续的病情观察也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本研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对患者出院后进行有效护理干预,保证了患者最终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观察组疼痛程度、并发症情况、切口愈合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术后留置导尿的时间较短。

综上所述,对尿道下裂修复术患者,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能够取得显著的护理疗效,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并且促进切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术后留置导尿时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延续性尿道出院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男性急性钝性尿道损伤后发生尿道狭窄的影响因素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长段外伤性球尿道狭窄行尿道内切开术的有效性和注意事项
陌生的尿道肉阜
尿道损伤诊治及合并症防治
第五回 痊愈出院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