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之劲何处来

2018-01-15 03:03黄希锐李志辉
少林与太极 2018年1期
关键词:劲力招式意念

文/黄希锐 李志辉

人们所进行的肢体活动或体力劳作都需要力量来完成,力量越充分,产生的效果越好。对于武技更是如此,在双方技术和经验均等的前提下,力量大的一方肯定占据优势。

在武术中,通常把用于技击的力量以“劲”的术语称之,此“劲”又有“外劲”和“内劲”之分。以“劲”的术语称谓武术的力量,是因为武术的劲力是活劲,以此来区别于拙力、蛮力或“死劲”。

一、太极之劲架中来

武术的力量或劲力无外乎来自三个方面。搏击类力量来自于外力性锻炼,大成拳整劲源自站桩,太极拳的掤劲主要靠盘架子。所谓盘架子就是太极拳的套路练习。不论哪一种太极拳都是由不同的功架组成,把这些不同形式的间架进行合理的串连,就形成了风格各异的太极拳套路。就单纯的套路而言,每一拳套均有定数的拳式,如24式、36式、74式或88式等。然而,这些拳套的间架模式则是无限的。练拳者就是要通过这些蕴藏着无限间架的有限招式来感悟武术的劲力。

武术的间架就像建筑的框架,什么样的框架根基和结构就决定了盖什么样的楼房。框架的根基越稳固,盖起的楼房就越高。对于太极拳而言,盘架子的作用就是为了在任何状况下都能保持坚实的间架。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足够的掤撑之劲,才能在触及对方之际不被来势入侵,并能有效地做出应变反应。正因为如此,历代的太极拳大师们无一不重视盘架子,有的一天要把一个套路练上几十遍。

太极拳的盘架子要经过套路学习阶段、动作熟化阶段和劲力体认阶段。开始学习时要慢学慢练,不要贪多求快,务必认真学好每一个动作,待一个动作完全掌握后再学下一个动作。俗话说“学拳容易改拳难”,一旦错误的或不正确的姿势定型后,再想改正就比较困难了。所谓慢练,就是在慢中体察动作是否规范,身形是否端正,还有哪些不足需要克服与纠正。当一种拳套学完并能独立演练时,就要向熟化阶段过渡。在此阶段,必须按照太极拳的要求来统领肢体的运行轨迹,其内容包括:

1.练拳时头部正直,虚领顶劲,下颌内含。如此才能使脊骨端正,筋肉顺遂。

2.整个动作以腰部为轴心,骶骨松沉,重心稳定,以腰部的微微旋转带动四肢百骸。

3.含胸拔背,尾闾中正。行拳时胸部含而不露但不可内凹如佝偻,背部脊骨微有后撑但不可驼背。如此有助于使头顶经躯干至会阴保持直线。

4.沉肩垂肘,有助于上肢动作的灵活运行,还可使周身之气顺达于上肢。

图1

图2

劲力体认是盘架子的关键一步。太极拳的每一招式都蕴藏着不同的劲力走向和应用属性,习者要从组成套路的间架中感知劲力的产生点和转化点。为了获取某一劲力的实际效果,习者可将套路中的相关招式进行单独的反复练习。此种练法类似大成拳的试力与单操手。比如,为了获取两臂在空间的缠绕柔化之劲以及整体的斜向之力,习者就反复操练云手;为了加强发放之力,习者可把揽雀尾中的按式循环重复练习:当两手位于腹前时,全身放松,然后,随着两手向前按动,整体笃实而松沉,周身的肌群之力由胯根部位经躯干缓缓蠕动至手部,以产生极大的、内整性的爆发力。凡此种种,习者要多加揣摩和研习。

二、太极之劲桩中来

不同的拳术均有站桩练习。如少林拳的马步桩、形意拳的三体桩、大成拳的矛盾桩,以及太极拳的无极桩、抱球桩等,可见站桩对武术的重要性。实际上无论养生还是技击,站桩训练古来有之。

所谓站桩就是在外形保持一定姿势不变的状态下进行的内修训练。不同派别太极拳的桩式与名称或许不尽相同,但内修的含义无外乎修身、炼意、得气、增力、益智等诸多方面。某一种类的太极拳差不多有几种间架各异的站法,但从本质上讲,太极拳所包含的站桩是无穷的,假如把套路的任一运行轨迹加以固化就可得到无数桩式。反过来,那些连贯性的套路招式是由无数的桩式所组成,习者可根据自身的练拳需求选择某一固化桩式,或由招法招式所演绎的动态桩式。

1.无极桩

两脚横向分开,与肩同宽;两掌置于体侧,目视前方(图1)。此桩类似大成拳的养气桩。两臂的下垂,有助于身体放松和体力修复。此桩既利于养生,又可体验劲力的松沉感和骨骼节节贯通之效能。

2.浑圆桩

此桩在大成拳中称为抱球桩。在无极桩的基础上,两臂上抬,两手与胃部同高,两掌心抱球状左右斜相对,肘略垂,膝稍弯曲(图2)。站此桩时,两手热、胀、麻气感非常明显,劳宫穴有突突的跳动感。气机的激发与发动会综合性地提升人体生理机能。如此极易强化两臂撑抱力和整体浑圆力。

图3

把某一招式的定势或过渡动作固化于桩功模式,可衍生出很多的站桩功法。例如,由揽雀尾演变的掤按桩:前腿弓步,后腿蹬出,前臂呈环抱状为掤出状态,后掌落至胯旁,如按一物,后臂呈钝角状态(图3)。此桩的两脚前后跨度较大,初习者难免不适而难以坚持,此时使两脚距离缩小或将身体重心平均分配两腿即可消除不适。此桩的前臂可体验掤撑之劲,后手能感知按扶之力。此式的捋法、挤法、按法尚可分别演变出大捋桩、挤式桩、推按桩。此外,白鹤亮翅的定式、单鞭的定式、云手的定式均可作为特定的桩法。

站桩具有两大作用。

第一,站桩可培养锻炼“内气”。所谓“内气”就是中医所讲的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我们常用“少气无力”的字眼来形容那些精神萎靡、缺乏活力者,这些人通常缺乏的就是“内气”。在现实生活或武术中,我们常说某人的“力气”大,足见“气”和“力”具有不可分割的同等属性。武术中有以气催力、运气生力之说,那些硬气功表演者总是先以“运气”方式蓄积内能以产生瞬间的爆发力,然后以手砍砖击石,由此可见,练气可起到很好的增力效果。

第二,站桩能直接培养锻炼“掤劲”。所谓“掤劲”是指肢体在空间的支撑作用。整体若具有很好的支撑作用,可提高自身的稳固性。在武术中,要想把别人放出或击倒,其前提是自身必须具有较强的稳固性;当两臂的支撑性加强后,可提高打击力的穿透性。放人时,看似无力,被放之人却感到力量甚大,实际上就是上肢乃至整体支撑力度的延伸所致。“掤劲”是通过骨骼和骨骼肌的变化得以实现的。站桩既可增强骨的强度和硬度,又能使骨骼肌通连若一。太极拳高手的腕臂有绵里裹铁之效,就是因为其具有高密度的骨骼垂压和整体的肌群收缩。

三、太极之劲意中来

意就是人们常说的意识或意念,这两者又不完全相同。意识具有潜在性和非主观性,意念则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思维活动。武术中的意是能导引肢体的意念活动。事实上意念在医学、催眠、养生等许多领域均有应用,不同的意念诱导对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在武术类别中有心意拳、形意拳和意拳之名,说明意念是这些拳术的灵魂。太极拳的称谓虽然没有“意”字冠名,然太极者无所不容,其中当然包括形体、意念、气机、阴阳、虚实、松静等诸多方面。不论何种太极拳的套路如何演练,无一不重视意的统领作用。

当大脑输入相应信号(意念活动)时,机体就会产生应答反应,其效果与信号的强弱成反比。正因为如此,养生气功的意念与武术中的意念活动都要求若即若离、似有似无,即为弱意念诱导。在大成拳的矛盾桩中,采取的是“推之不动、拉之不开、砸之不落、挑之不起”的意念诱导。大成拳的试力和太极拳的招式都讲究用意不用力,其目的就是更好地体验劲力在空间的延伸性。就动作模式而言,可以通过一招一式的运动轨迹来感知劲力的局部、整体、缠丝、螺旋、斜向、引化、掤撑等多形式的变化情景;就劲力的本质而言,可选择某一动作轨迹作为劲力体验的起点与终点,在起点时通过瞬间的放松先蓄积力量,随着肢体的运行而感知劲力由足生根、由腿传导、由腰主宰、由胯产生动力,再经脊椎、肩部、臂部而驱动至手部。

用意不用力可使机体放松,大脑入静。放松是太极拳的基本要求,是蓄积劲力的一个前提。当肢体适应某种桩式或套路操练后,身体就慢慢放松下来。此时,力量就发生了有效蓄积,随着时间的推移,周身的沉重感和整体感越来越强,而且机体越放松,内在的掤撑紧实之感越明显。若能得心应手地把握松紧频率,即可触发技击必备的惊抖力。

入静是机体的修养过程。晚上睡眠或午休就是通过大脑的静化方式使身体恢复体力。桩功下或在演练套路过程中的入静,会使呼吸越变越慢。慢吸能获取更多的氧气,使之与能量物质结合产生内能而储存于组织。由组织组成的肌群若能获取更多内能,就会以高频率的收缩方式产生发放性和击打性极强的劲力。

猜你喜欢
劲力招式意念
菜市场离我只有一百步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针对高考物理计算题,教你增分三招式
意念修复功法
形意拳劲力特点及在实战中的体现
武术的“力与劲”之迷雾解码
降“奥”十八掌之投石问路
咏春拳中“寸拳”技法特点研究
浅谈咏春拳中“寸拳”技法特点
大成拳之秘站桩入门的核心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