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2018-01-14 03:20张丽刘嘉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3期
关键词:药学专业中高职衔接构建

张丽 刘嘉

【摘要】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也在不断的增加,对于我国的现阶段的教育现状来说,其分为两个方面,即是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无论是中职或是高职都是培养高等劳动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而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中、高职也迎来了突破的机会,这其中中高职衔接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职业教育来说,使用中高职衔接可以提高对于学生的配需效率,但是目前我国的中高职衔接还处在发展阶段,对于其人才培养质量体系的构建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学生无法全面提高。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  人才培养  质量保证体系  构建  药学专业

【基金项目】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院级重点项目(JKA201506)。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3-0220-02

引言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此阶段中,在此阶段中人们的收入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因此对于自身的健康等问题都加大了关注的力度,因此我国的医疗行业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而在医疗行业发展的同时,对于药学专业来说也是其发展的重要机会,目前我国在药学专业教学方面存在两种模式,其一是高校教育模式,其二职业教育模式,而在職业教育模式中,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职业教育来说,中高职衔接已经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但是对于中高职衔接来说,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相互融合,其也是两个教育层面的相互兼容和集结。

1.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基础

对于中高职人才培养来说,其主要针对的人员为初中毕业生,初中毕业生是中职人才培养的基础所在,而对于中高职培养来说,其首要目标是通过对其专业的培养,帮助学生全面的从技术人才向着高素质技术人才转变的过程,因此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是其核心所在,而对于中高职培养来说,构建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础,首先是需要中高职院校针对在培养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预防和解决,其次是由于教育层次的不同,需要全面掌握培养人才的重点和难点,最后根据学生发展的规律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为中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建立衔接的基础,利用两者的衔接不断拓宽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空间,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下良好基础。

2.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强烈的质量保障意识

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说,中高职衔接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是其实用性,我国目前的中高职衔接只是单纯的在教育层面上的衔接,对于学生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管理模式都是相对独立的没有进行全面的融合,导致其实用性较差。其次是操作性,对于中高职衔接来说,目前大部分学校对于中高职的衔接主要体现在教学规模、学生学费、教学的顺序上,对于实际的培养体系等问题没有做过多的安排,无法保证其培养体系的教学质量,导致两点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中高职院校对于衔接工作的意识不够,其质量保障意识较差,无法对于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使得学生虽然在做中高职衔接的学习,但是却无法保证其学习质量。

2.2缺乏明确的质量保障目标

对于中高职培养来说,建立完整的培养体系,保证中高职衔接中对于学生的教学质量,对于中高职衔接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目前的教学活动中,虽然执行了中高职衔接的教育方法,但是其教学质量效果一般,对于学生的学习质量无法保证,其主要原因为,在中高职衔接中,对于教学质量没有明确的标准,同时在教学目标方面比较模糊,没有清楚的定义。因此在中高职衔接的教学活动中,院校首先要根据相应的国家规定,校企合作需要考虑企业方面对于人才的要求,最后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专业定位、全面的制订综合的人才培养标准,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中高职衔接教育中,在制订完善的人才管理标准后,院校需要考虑学生在不同年龄的发展特点,以此来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2.3缺乏恰当的质量保障主体

在职业院校的培养活动中,较多的院校和企业达成合作关系,进行定点培养策略,这其中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就是主体,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都是以企业标准来要求,但是在目前的大部分职业院校中,都没有和企业进行合作,因此他们的教学主体就是面向社会,制订相应的培训体系,但在目前的中高职衔接教育中,对于教学主体的定位较为模糊,对于教学主体来说在广义上讲,其包括院校、教师、学生、家长、企业、社会等,而狭义上的主体主要指中高职院校、教师、学生和企业等,因此对于中高职院校来说,制订相应的培养体系标准,需要有着明确的教学主体,根据教学主体的要求进行全面的培养,同时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充分的调动主体的积极性,以此来提高教学体系在培养人才方面正常进行。

3.构建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措施

3.1加强组织系统建设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渐的增加,而在对于人才需求量逐渐加大的同时,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渐升高,从传统的技术型人才逐渐向着高素质技术性人才转变,因此也带来了我国职业院校的高速发展,但是对于职业院校来说,飞速发展的同时带来的是院校学生规模的较大,以此职业院校为保证培训质量和培训规模,都在向着中高职衔接教育方向发展,但是对于中高职衔接来说,其对接上的主要是教育层面的对接,相对来说的系统还不完善,因此在中高职衔接的教育活动中,为建立良好的质量保障培养体系,院校应加强组织系统建设,从而全面的提高中高职衔接的教育质量。

3.2加强制度体系建设

对于中高职衔接培养体系来说,想要建立良好的质量保障体系,院校需要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无论是院校或是培养体系来说,起都需要全面的制度作为保障运行的基础,因此在中高职衔接的院校培养中,院校首先要制订相应的制度体系,对于加强制度体系的建立,院校首先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与院校相符合的制度体系,其次对于相应的制度体系,要做到实时创新,以求达到全面的提高,最后在制度体系的建立中,要加入相应的奖励政策,以此来提高职业院校的知名度和招生力度,从而起到全面提高的作用。

3.3加强运作机制建设

在构建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过程中,需加强运作机制建设,推动中高职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建立政府引导机制,中高职院校需遵从政府引导,同时,相关政府部门也需要制定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政策规定;其次,建立物能保障机制,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必须依托第三方企业,校企合作共建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中高职院校需要加强衔接工作,不断更新教育发展中的人才培养观念,由培养技能型人才向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转变,并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使得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明柱,郭飞,夏建军,宋建红.大学生就业服务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

[2]张明东.建立健全应用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保障体系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7(01)

作者简介:

张丽(1987-),女,本科,主要从事教学管理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药学专业中高职衔接构建
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初步探索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