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卓越计划”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8-01-14 03:20李锋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3期
关键词:卓越计划实践创新

【摘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也是我国稳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分析“卓越计划”实施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探索新时期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卓越计划”  创新  实践  培养计划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3-0004-02

一、前言

在2010年6月,国家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教育部启动了相应的培养计划,成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这个计划主要是将我国由教育大国变为工程教育强国,是当前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建设一批具有高质量、高能力、能創新、能发展的国家技术型人才,进而促进国家工业进程的发展与完善,创建创新型国家,为国家人才强国的战略奠定基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主要是提高当前社会人才的素质与质量,使当代学生具有一定的引导与示范作用。这项计划是国家振兴与民族富强的主要内容,是对教育的一次重大探索,能够提升当前的学生质量,促进教育理念的发展,并使中国的教育逐渐被世界所认可[1、2、3]。

高校的“卓越计划”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是国家中的企业与各个行业都参与到培养中来;第二,学校要按照企业行业的通用标准,对学生加以培养;第三,学校要对学生的工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加以培养[4]。主要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形式多样、分类实施”的原则。在卓越计划中,主要包含工科中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博士生这三个方面。主要培养国家的工程师以及工程设计师,培养国家工程的研究型人才,将这些工程师与人才作为国家的后备力量。具体实施方面主要包含以下内容:第一,要设立各个高校与行业以及企业相互联系的人才培养机制;第二,对人才的培养模式加以改革,要培养创新型人才与工程能力强的人才;第三,要对工程中教师与相应考核制度进行严格要求;第四,工程教育资源要对外开放;第五,教育部门与工业部门要联合制定培养方案[5]。

二、“卓越计划”实施以来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卓越计划”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工程人才教育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创新、工程教学模式单一、实践能力及教学不足、社会适应能力差等问题,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例如:(1)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内容拖沓且与现代化科技成果相脱节;(2)管理机制形式化,师资力量空虚化;(3)综合素质培养片面化等。为贯彻落实“卓越计划”原则、实施措施以及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学校制定相关标准,着重培养在校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高校在实施“卓越计划”的过程中,应制定符合学校自身的标准,制定的标准应符合当前的通用标准与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对于暂时并未发布行业标准的专业来讲,高校在制定时要满足专业的通用标准,并且要与当前各个领域中专业人才的要求相结合,并且需要邀请相关的专家与学者进行制定。高校的标准是实施的“卓越计划”,这是培养国家卓越工程师的标准,是培养的工作指南与评价指南,高校要对其加以关注,进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能力[6]。

学校不仅要联合行业企业制定学校标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就涉及到相关培养工作的教师以及教学方式。

(1)要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以及工程教育水平。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在我国,教师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为教学型,第二种为教学科研型,第三种为科研型。在教师队伍中,有过在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较为缺少,缺少专业水平较高的教师力量,这严重阻碍了学生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提升。因此,学校应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并联系自身实际做出决策,一方面为了增强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对高校教师评价与奖励的原有机制进行转变,主要是对教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创新成果等方面进行转向评价。

(2)确立以传授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培养解决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环节。传统实践活动以传授知识为主,不能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性、价值感和获得感,不能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存在一定盲目性、随意性和被动性等。在实习过程中,教师应开展班级讨论、案例分析等启发式教学,倡导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思维与见解,可以让学生进行相互分享与总结,进而得到提升。毕业论文也是实践成果的重要体现,所以需要制定相应激励政策,鼓励学生在企业完成调研报告、案例分析以及工程数据分析等非学术型论文,要营造教师与学生重视实践并积极参与实践的学习氛围,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2.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卓越计划”的实施,增加高校的创新型人才、提升高校的人才质量

当前,“卓越计划”实施的实践较短,高校积累的经验较少,部分高校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尚未成熟。所以,需要深化校企合作,进而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实践型人才以及应用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7]:

(1)学校与企业的基本认识不足。在当前的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与企业都对自身加以考虑。第一,学校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而企业的目的是培养更加优秀的员工;第二,学生在学校主要遵守学校纪律,按照课表加以学习,但是企业有自己的排班表格,会不定期进行修改与调整,这就导致校企的合作性不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遇到困难。

(2)高校投入的经费较少。在高校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对于学生实习期间的费用,学校给予较少的补助,某些企业对于学校、学生投入较大的精力,但是由于获得的费用较低,与实际的收益不符,进而导致企业丧失了与学校合作的兴趣。

(3)高校的教师实践经验不够。大部分高校的教师是在毕业后,通过相关招聘直接进入学校的,在社会与企业中的工作经验较少。导致教师在校企合作中对企业的了解较少,不能够给予学生更好的建议。

(4)校企合作实施“卓越计划”的相关制度法规不健全。国家及相关部门,应针对目前校企合作存在的困境,制定有效的法律法规,使双方都能够受到严格约束,确保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为了促进校企合作机制的构建并保障“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可采取以下措施:

(1)企业要积极参与高校学生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完善。学校要组织专业的相关人员对培养方案进行研究与制定,在制定过程中,企业需要派出相应的专家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完善。高校要对专业的优势与特色加以探究,企业应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角度来探究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式与方法,进而满足当前的社会人才需求。高校及企业都要对行业需求加以了解,对于培养方案的开展过程要进行全面考虑,进而对培养方案进行完善。

(2)高校与企业要建立合作机制。对于参与“卓越计划”的相关高校,高校的校方需要与企业的负责人签订联合培养学生的协议,在协议中要对学生在企业的职责与相关岗位加以规定,对学生的待遇以及日常休息时间加以规定。所以,建设校企联合的机制,能够保证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培养,进而对学生的相关权益加以保障。

(3)对校企合作的教师加以筛选。在参与“卓越计划”中,为学生要配备适宜的专业导师与企业导师。在高校中的专业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校内学习与实践工作[8]。这种双向导师的制度可以使学生在专业导师与企业导师的指点下,对知识进行掌握,对企业的发展与专业的发展趋势加以了解。将专业的学习内容与企业的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4)高校与企业要建立共同的渠道,有利于双方的交流与发展。在高校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学校与企业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9]。第一,应建立高校导师与企业导师的沟通制度,针对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与实践情况,对实习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以及进度安排进行沟通与了解,对学生的实习问题加以解决。第二,建立高校专业的辅导员与企业人事管理人员的沟通机制,对学生日常管理的問题加以分析与调整。第三,应建立高校领导与企业负责人的沟通机制,对学生的管理问题以及校企合作的结构进行分析与策划。只有双方建立良好的沟通基础,才能促进校企合作机制更加长久。

(5)改革考核方式。目前,高校传统考核学生的形式是考试,开卷、闭卷和课程设计、课程小论文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通过深化校企合作,能够让企业的人员参与到学生的实践学习中,由传统的校内封闭式考试向形式丰富的开放式实践考核转变。考核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查找文献能力、PPT汇报演说能力等,让学生在比较开放的、自由的环境中展示自己查阅、理解并归纳总结的学习成果[10]。

3.完善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

当前在工程人才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实践环节较少,实践内容较为单一。在高校教学活动中,最突出的一对矛盾关系为理论与实践,理论知识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实践是巩固和提高。因此,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合理的分配。目前,大部分学生在实习期间从事的工作仅仅只局限于整个过程的一部分,不同的学科对实践学习的需求度有着较大的不同。就某些专业来说,课堂与实践的方式比较单一,学生很难参与到真正核心的内容,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11]。

(2)实践教学结构有待完善。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是“卓越计划”重要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特殊的作用。根据当前的高校教育现状来讲,较多高校的实践课程安排的不够具体,课程不够系统。完整的教学结构、具有学科特点及系统性、多层次、模块化、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亟待完善。

(3)人才培养创新性、个性不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是“卓越计划”的宗旨。想要使学生能够在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是社会中的首要问题。一方面,高校在为学生安排课程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自身的特性进行考量;另一方面教师在上课时,不再是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和学生一起探讨式学习。

基于以上问题,在构建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教学方式及思想改革,形成递进实践模式。高校应具有循序渐进、逐渐培养的发展过程,要对学生的课堂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对学生实践工作进行合理安排,能够有效地改善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使学生综合发展。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将学生的知识底蕴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相互结合,对高校的人才加以培养。

(2)教学模式需要创新,教学资源需要优化分配。卓越工程师培养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教学模式的守旧性和滞后性,这种特性也是迟迟不能建立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原因。因此,高校要从教学中的不足以及缺陷中入手,能够对教学的模式加以创新,不断改善自身的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高校对于课程的设置,要具有一定的空间与个性化时间,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需要的知识选择课程,提升自己的能力。教师要使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实践,通过讨论增长自身知识内涵,提高对课程的兴趣,进而提升课堂质量,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

(3)加强高校的专业建设,充实高校的专业内涵。当前,实践教学是工程专业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不同专业对于实践的要求是不同的。所以,专业建设是当前实践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高校要对“怎样办专业”与“怎样发展专业”等问题加以探索,基于学校教育的角度出发,开设具有特色的专业内容。需要学校领导及专业教师高度重视充实专业内涵的有效路径,寻找与特色专业相匹配的教育模式、教育资源、培养目标等。

(4)培养人才模式需要多样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当前,我国位于工业化进程中,需要建设创新型工业人才,需要对国家的产业发展与技术加以支撑,同时,我国也需要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与能力的人才,进而满足当前国家的建设需求。但是,在我国不断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但是在高校教育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与矛盾,需要加快解决。所以培养工程人才的模式必须多元化,应该因材施教,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多元化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12]。

三、总结

当前,在“卓越计划”实施的过程中,高校与企业合作对工程师加以培养的方案依然在不断完善。“卓越方案”是当前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相关计划依然需要进行调整与分析。“卓越计划”最核心的内容是要改变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是我国培养具有“工程性”与“创新性”工程师的重要教育改革举措,将促进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的质量以及数量。在计划中出现的问题,大多数为“卓越计划”学校的普遍问题,对问题的对策加以研究,能够提升学校的专业培养效果,也能够为国家的发展培养更多的工程创新人才,为国家工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人民出版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人民出版社,2010.

[2]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党建读物出版社,2010.

[3]刘欣梅,刘雪暖,丁传芹,孙昱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J].石油教育,2011(05):68-70.

[4]张韦韦.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J].教育与职业,2010(19):20.

[5]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0(07):4-5.

[6]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门要求考查评价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04):43-55.

[7]黄锋.深化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人才研究[J].成才之路,2017(30):2.

[8]汤骅,李刚,马玉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04):45-46.

[9]张正道,孙子文.“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8(12):42-44.

[10]张树玲,陈炜晔,张波,蒋小霞.卓越工程师班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7(26):26-28+33.

[11]肖军华,胡钋,陶劲松,李梦娇.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0):154-155.

[12]韩新才,王存文,闫福安.我国高校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31):59-61.

作者简介:

李锋(1976-),男,汉族,讲师,博士,任職于南京林业大学保卫处,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发展、高校安全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卓越计划实践创新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