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
【摘要】生物等科学学科的学习在现在的高中教育工作中受到重视,人们对于生物科学史在当下高中生物教学工作中的实施有了正确的认识。一直以来由于不正确教育学习观念的影响,对于生物科学史在高中生物学科教育中的重要性没有明确的认识。高中生物教学存在很多的问题,给人一种浮在水面的感觉,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导致了高中生物学科教育的效率成果一直难以提升。
【关键词】生物科学史 高中教育 生物教学 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3-0170-01
引言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对于生物教学工作的弊端进行改革,将生物科学史融入高中生物教学工作中,能够更好的指导学生进行生物知识探索,同时能够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近年来由于教育领域相关知识的研究,教育领域已经认识到了生物科学史的学习对于高中生物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刻意义,本文将阐述发展生物科学史教学对于高中生物教学工作的教育价值分析,更加清晰的展现生物科学史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热情
生物学科的学习中学生对于生物知识与自身实际的相关性理解不够清晰,所以很容易导致对于生物学习的兴趣降低,学生都更容易被故事所吸引,生物科学史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活动上,通过对于生物知识产生发展的背景知识了解,更加客观的认识到生物知识的产生环境,加深对于生物科学的探索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参与生物学习的兴趣,将兴趣转化为学习动力。
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
高中生的学习思考能力的培养是学科教学工作的重点所在[1]。对于问题的思考能力以及提出问题的能力是科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有著名科学家曾经说过,在科学研究事业中,问题的提出往往比问题的解决更加重要,要提出问题需要有新的观察角度,但是都是要求了深度的观察理解前提的。高中生物教学工作中应该清楚教学目标,将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正确的学习思维学习意识的传输作为教育重点,为学生未来更深度的展开学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生物科学史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掌握生物相关的常识,为学生探索生物问题提供平台和机会,帮助学生对于科学研究中的问题提出更加关注,通过科学家提出科学问题的故事,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增强提出问题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三、以历史引导学生正确掌握学习方法
生物学科教育不仅要求了学生在理论知识上的基础掌握,还要求了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学习方法。毛主席以及唐朝李世民都曾经提出过,读史能够使人明智,生物学科的学习也是如此。现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增加生物科学史的学习研究,能够让学生通过对于科学发展中的历史的了解,掌握生物学习的正确学习方法,促进生物科学学习上的探索。
生物学科历史的学习对于生物学科学习相当关键,起到了非常显著的推动学习成效的作用,如在DNA排列组合的研究学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研究DNA知识可以利用的一些科学的实验手段,将实验结果直观化。
四、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生物学科
对于生物科学史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更轻松的理解生物学科,科学研究中应该总结前人经验,生物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如果缺少学科发展历史的充实,会显得单薄空洞,理论知识显得过于枯燥不利于学习理解的展开。在教学中融入发展历史教育,能够让生物知识更加有立体性,真实具体,学生更容易理解有温度的知識,而不是单纯的空洞理论知识。
五、强化人文素养教育
人文素养教育在当下的社会人才培养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生物学科虽然属于科学理论教学范畴,但是在教学工作中也应该融入人文素养培养。现在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了专业人才应该具备高度的人文素养水平,这也是人类社会长久稳定发展的要求。
高中教育属于我国的基础教育,这一时期对于人才的人文素养观念的形成影响深远,教育事业不仅要求了对于人才的专业能力的知识积累,现在更加重视人才人文素养的培养工作。专业人才的人文素养水平较高,在未来参与社会实践工作时,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向绿色,生态和谐方向发展。科学家的相关故事对于学生的高尚品质的形成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生物科学史的这些优势都要求了生物教学中对于这一方面工作要不断推广。
六、结束语
生物学科传统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生物教学工作中应该通过生物科学史单位知识传输,达到转变学生生物学习观念,提升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理解探索能力,生物科学史在现在的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值得实际工作中的深度发展、不断推广。
参考文献:
[1]何伟. 用好“问题探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浅谈高中生物新教材的新课导入[J]. 新课程(下),2018(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