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玲玲
【摘要】 随着近年来高职院校不断进行扩招计划,使得各高职院校学生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生源多元化的现象更加突出,这就使得高职院校同一班级在英语学习水平上差距比较大,因此对高职院校英语进行分层教学活动就显得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英语分层教学活动实践进行探索,希望给相关教学人员意见和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 英语分层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3-0114-01
1.前言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职业教育,高职院校招生扩招更加明显,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因此高层院校英语教学压力越来越大。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所有的高职院校班级采用统一的英语教材,制定同样的教学标准,使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就会使得大部分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有一些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由于所教学内容过于简单,丧失了对后期英语学习的求知欲望,对英语基础比较差的同学,老师的教学内容会使这些同学吃不消,从而产生对于英语的厌学情绪,导致放弃学习英语。因此高层院校进行英语分层教学势在必行。
2.进行英语分层教学的实施
2.1动态的分层管理
为了避免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排课难的问题,应该根据学生内部的学习成绩,划定班级的分界线,然后依据班级分界线去适合自己英语层次的班级去上课。英语分层教学应该在每一个期末进行班级调整,短期调整主要参照的依据是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以及平时课堂上的表现,然后再依据学生个人申请部分学生调换英语分层的班级。
2.2 教学的目标
可以在新生入学时采取分层教学的考试,根据最终的考试成绩将学生分为A、B、C、D四组。符合中国传统的因材施教的标准以及教育中的建构主义的要求。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根据现在高职高专学生英语水平较不平均的现状,提出统一的要求,做到分级指导。对A班基础较好的学生,英语老师应该选择更为长远的发展目标,整个教学内容要与启发性、引导性为主,主要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并且要注重學习的质量,适当增加课外学习的内容。对于B班层次阶段的学生,老师应该选择合适的目标,使其向A班层次学生进行靠拢,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课堂上老师进行讲授以及学生自学的方法。对于C班层次学生的目标应该主要以基础训练为主,抓牢基础,激发学生对于学习英语的兴趣。对D班层次学生来说,应该鼓励拓展学生视野为主,充分了解西方的文化,增强对于学习英语的兴趣。
3.英语分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3.1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难以管理
由于英语分层教学打破了原有的班级授课的模式,虽然只是在系内部进行,但是一定程度上给教务系统的安排带来了难题,第一,有一些排课时的英语占用大量的时间,甚至专业课也被排在非黄金时间进行,导致一部分代课老师对此怨声载道,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第二,老师对于学生英语学习的监督工作难以开展,英语进行分层教学没有固定的班主任或者是专业老师进行管理,经常会出现学生缺课的现象,因此无法联系到相应的责任人,特别是在进行实训时期,由于实训课程比较多,时间安排上有冲突,因此导致很多学生因为实训课无法参加英语课或者是因为英语课无法参加实训课。第三,教务部门对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存档以及评价难以进行,甚至有些学生在进行选课时不在选课名单之上,因此无法进行成绩评定只能参加补考。
3.2无法实施有效的考核
对分层教学中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平时成绩的评定方式会各不相同,虽然有些学院制定了相对合理的考核方法,但是长期计算模式比较复杂,在实际的执行中因为老师会根据自己的计算成绩的方式,折算出学生最后的总成绩,导致学院的成绩计算方法形同虚设。部分学院采用平时成绩再加上过级成绩给学生以综合成绩评价,但是由于分层英语教学中任课老师各不相同,因此对学生平时上课成绩标准并不会相同,因此到后期英语成绩汇总的时候会出现较多的C班与D班与A班和B班的成绩相差无几的情况,同时所呈现的英语分数在进行奖学金评定时也没有进行另行换算,因此很多英语A班与B班的学生都认为并不公平合理。
4.结束语
院校在英语教学改革中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改革,符合现代教育的标准,使得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尽快掌握英语学习的能力,提升英语学习的水平,因此我们要不断进行反思,紧密结合自身的实际教育情况,在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探讨,这样才能提高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卢凤仪.浅析分层教学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0(21):564-566.
[2]刘新民.浅谈完善大学英语分层教学[N].光明日报,[200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