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物流配送体系的构建与优化—以绵广物流增长极为例

2018-01-14 22:40
物流技术 2017年11期
关键词:物流配送物流节点

(绵阳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6)

1 引言

在当前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物流产业的带动和支持作用越来越显著,我国政府也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动物流行业发展,具体体现在政策层面的调控、布局层面的科学化和运营层面的合理化等方面。

四川省新近发布了《现代物流业发展工作推进方案》,其中正式提出了重点打造包括绵(阳)广(元)增长极在内的“五极”布局构想,试图通过物流增长极的建设来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和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绵广物流增长极由绵阳和广元这两个川北地区相邻的地级市共同组成,是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的北向主要通道,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其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在省内排名靠前,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尤其是近年来借力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灾后重建工程,两地市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特色农业、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服务业、旅游业和电子商务经济等业态初具规模。绵广两地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对物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构建和优化物流配送体系,以适应和带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 相关理论阐述

2.1 物流增长极

物流增长极概念是经济学的增长极理论在物流领域的延伸和应用,即根据区域经济、物流水平及资源秉赋条件,通过优先选取中心城市作为该区域物流发展的增长极点,围绕该极点聚集扩散形成物流网络与产业联盟。物流增长极是带动区域物流发展的“引擎”,是提升区域经济的重要手段。

2.2 配送

其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无论在何种经济体制下,配送都是必然存在的经济活动,也是商品生产与流通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配送管理水平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生产流通的效率与效益。配送作为物流活动中最贴近市场和消费者的终端环节,随着客户要求的不断提高,所受到的关注程度亦越来越高。

2.3 轴辐式网络

其指在网络中大部分的节点都必须通过一个或少量的几个枢纽节点的相互作用,实现物资、人员及服务相互传递的一种呈“点—轴—面”形态的网络结构,是目前国内外构建区域物流体系中较常见的一种模式。其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轴辐式网络结构图

3 绵广区域物流配送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3.1 目标定位与运作机制

条块分割和区域壁垒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物流一体化构建中普遍存在的弊端,各自为政极易造成整体性的低效。绵广地区这方面的问题也很突出,两地对于体系的构建目标仍未统一和明晰,运作机制也不够成熟与完善。

3.2 管理运作层面的不足

3.2.1 物流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设施设备和大宗货物主要集中在宝成铁路、绵广高速一线的平原地区,其余地带相对贫乏。物流资源整体规划布局不合理,存在分布不均和重复性建设问题。绵、广主城区等较发达地区的配送市场竞争激烈,各种不同规模及类型的配送中心、物流园区不断涌现,而剩余地区的发展严重不足,缺乏现代化的物流设施,无法满足发展需求。

3.2.2 配送组织水平有待提高。虽然绵广两市的烟草、药品等特殊物资实现了高效配送,但农业物资、日常消费品、生产资料等主要的大宗物资的配送仍存在着组织、调度和输送不合理、反应时间长、信息流不同步等问题,从而导致物流整体效率低,产生无序竞争,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例如,据统计,该地区80%的货运车辆为个体所有,车辆返程空驶率平均高达60%,主要原因就是组织化程度低,信息严重不对称。

3.2.3 配送主体发展不足

(1)呈现出“小、少、散、弱、低”的特点。除邮政、连锁快递外,本土培育的物流企业较少,仅有长虹民生物流、富临物流、广元美福地等少数企业自营物流,且明显缺乏有实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大多数物流企业投资和营业额小、布局分散、功能单一,服务差异性程度低,难以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

(2)物流节点发展水平低,不够规范和成熟,能满足即时配送、信息服务、流通加工等更高层次需求的很少,大多属于发展初级阶段。

3.2.4 软硬件基础设施不完善,现代支撑手段落后。区域内部仍以公路运输这一传统方式为主,占其总货运量和周转量的90%以上,运输方式的综合性和配套性不强,联运和转运程度低,设施设备现代化水平低。物流信息化程度低,缺少优质的物流信息平台,资源共享度低。

综上所述,绵广地区的物流行业发展较快,但整体水平仍相对滞后,对其物流配送体系进行构建与优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重点和难点。

4 绵广区域物流配送体系构建优化的方案

针对上述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之处,本文提出了改进的思路、方案与措施。

4.1 指导思想

以市场为基础、政府为导向,着力推进通道建设和物流节点调整,不断提升物流配送体系的服务能力和运作水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市场的形成,实现更大范围、更为高效的资源配置,为地区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总之,物流配送体系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配套,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务必因地制宜地构建和优化物流配送体系,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4.2 构建目标

遵循“大运输+小配送”的构建思路,以区域中心城市、主要物资的生产以及集散和销售地、重要交通枢纽为节点,以干线通道为主轴、城乡配送为支线,综合运用多种运输方式,架构起覆盖全域,具备“开放、高效、联动”特性的轴辐式区域物流配送体系,实现跨区、跨界的资源整合与区域协同,为居民生活、区域管理、商业贸易等提供高效的、优质的物流配送服务。

4.3 运作机制的设计

由绵广两市行政部门共同牵头成立统一的协调机构及物流推进专职部门,决策部署与统筹管理,营造良好的政策条件与市场环境,合理规划布局和功能定位,并积极发挥物流、电商、农业等领域的行业协会和企业主体的主导作用。消除物流发展中的条块分割和区域壁垒,需要从跨区域、跨行业这一更高视角来开展通盘思考和统一规划,加强体系的对接与互动。其中应注重以下几个要点:整体规划与资源整合;归口分级行政管理;建立统一的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大财政扶持和奖励;建立健全行业自律、自发展机制;推进物流现代化、信息化;建立执行评价反馈和动态调整机制。

4.4 管理运作的优化

4.4.1 物流资源分布的再平衡和合理化。合理规划与布局物流资源,加强互补和整合,在遵循经济规律的基础上,适当考虑社会效益。一方面,对欠发达地区要加强政策、资金和信息等方面的扶持,同时又要着力打造地区性龙头企业,以其为核心来建立物流发展联盟,在联盟内部进行资源的共享与再分配。

4.4.2 提升组织水平,实现配送模式和运输方式的多样化

(1)提升组织水平。增强网络与节点的规划设计能力;提升配送合理化水平,加强资源的合理筹措和调配,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加强配送路线的整体计划、整合,减少交错、空载、迂回等情况出现;提高信息化水平,提升信息共享程度。通过组织管理水平的提高,追求系统的整体最优化。

(2)发展多种配送模式。充分发展共同配送、电子商务配送、第三方配送等多种类型的配送模式。例如,广元市青川县推行的农副产品共同配送和绵阳市安州区开展的电子商务配送,通过企业联合,整合物流资源,同时引入阿里巴巴农村电子商务、“邮乐网”电子商务以及邮政便民服务站“邮掌柜”系统等先进平台,实现了线上商贸与线下配送相融合,打造出具有当地特色的“互联网+物流”配送模式,值得借鉴和推广。

(3)综合运用交通运输方式。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引导主要交通节点转型升级,在重要节点建立分拨配送中心,提升多式联运的组织水平和转运效率。加大冷链设备、甩挂运输、集装箱运输设备的投入,尤其是冷链配送,其作为最适合农产品和生鲜食品的运输方式,可以最大限度保证产品质量、提升产品价值。

4.4.3 加强物流主体的培育。

(1)加大对本土企业的培育与扶持,同时大力引进优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入驻,推行差异化战略,完善物流市场的结构与质量。

(2)分级分类规划物流节点。进行物流节点的规划布局与功能定位,完善节点功能,加强节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通过溢出效应,实现以点带面。完善现有的配送中心和物流园区,并在县域、农村和边远地区加强支线网络和末端节点的架构。

4.4.4 完善设施设备。其包括物流网络、通道与支线、物流装备、信息平台等的建设与完善。

4.4.5 加强城市资源整合

(1)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物流专项规划,进一步理顺城市功能,将城区农业物资、工业品等大件货物的集散功能外迁,划行归市,建立专业化市场。

(2)划定小微物流企业和个体运输户的聚集区域,规范城区货运托运站场,建设标准化仓储设施、大型货运车辆停车场、集装箱货场等。

(3)优化城市商贸布局。①对大型百货、连锁超市、社区门店等性质不同的商业点进行整体谋划、合理布局、错位分布,并融入配送网络,促进商流和物流的协同。②引导优质企业进驻社区设立便利店、物资回收站、维修站等便民利民网点,通过菜鸟驿站、速递易等多种新型配送方式以满足居民便捷化、多样化、个性化的社区配送需求。

4.4.6 完善农业流通体系。根据农业物资流通需要,完善农业产业链,解决农村生产和流通难题,助力川北农业物流产业群的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

(1)打通农业物资的双向流通渠道。依托 “万村千乡”、“双百市场”、“家电下乡”等国家惠民工程,引导物流企业在农村设立经营网点,建立采收基地,形成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链条。

(2)提升农村市场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建立更多的区域性特色市场、专业市场,增强产业依托能力,提升市场综合效应,从而建立新型的、稳定的农产品购销渠道,解决外销外运问题。

5 绵广区域物流配送网络构建与优化的实证研究

作为物流配送体系的实体框架和基础建设,网络与节点的规划设计是基础性工作,也是组织和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现根据上述理论,本文拟对该区域的物流配送网络进行简洁与直观的构建和优化。

5.1 影响因素分析

考虑清楚影响区域物流乃至经济发展的各项因素是进行规划布局的考虑前提,对内外部影响因素作一个归纳和分析,才能更好地、有针对性地理清思路,制定划分原则。

(1)空间分布与自然环境。①空间分布:配送运输的经济辐射半径在50km内,能否有一个中心节点对周边起到辐射和转运作用;②自然环境:区位特征、地势差异、气候水文等都会对节点的布局和规模带来直接影响。

(2)生产力布局与物资因素。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程度;②两地产业结构、物资资源等方面的同质性、差异性与互补性,以及物资资源的流向、流量、流程和流速。

(3)可达性和连通性。这是最重要的一个要素,交通的可达性和互通性将极大地影响地区间的物流往来。地区间是否有干道连通,道路等级如何;单线连接还是可以迂回连接;交通方式的种类;道路的收费水平等都需要综合考量。

(4)物流资源的布局。包括现有的物流主体、基础设施、节点枢纽、信息网络、物流人才等的分布和构成。

5.2 思路和原则

(1)对影响因素进行统筹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整个网络的布局与功能进行一个初步的勾勒,为下一步的优化和细化打下基础。

(2)按行政区划可将该区域划分为三个子系统:①整体性的绵广全域系统;②绵阳市域系统;③广元市域系统。

(3)为了简洁和直观处理,在此将配送运输的经济辐射范围和距离作为空间架构衡量标尺,利用这一工具进行规划。

(4)根据轴辐式网络理论,依照“点→轴→面”的逻辑来合理规划主要的节点、梳理主要连接轴线、划定辐射区域,进而构建和优化整体网络。

图2 绵广地区道路框架图

图3 绵广地区道路里程图

5.3 具体步骤和措施

绵广地区道路框架、道路里程分别如图2、图3所示,根据前述思路和原则,现进行具体设计:

(1)“点”:将中心城市、重要县城、主要交通枢纽、条件较好的商业点和场镇列为物流节点。

(2)“轴”:以绵广高速、宝成铁路、国道G108、212、347、542等作为干线,纵横交错的县、乡道、支线高速为支线,形成串联节点的轴线网。

(3)“面”:在“点”、“轴”确定后,以此作为骨架与基础,依据实际情况核定节点的具体辐射范围,逐级依次进行较小区域的划分。

(4)根据区域特性、货源流动、节点自身情况等对初始划分的区域进行二次或多次调整。

(5)对节点及其辐射区域的类型和服务功能进行设计与定位。

(6)初步构建起一个较为完整的区域物流配送网络。

5.4 网络构建与节点设计方案

建议以绵广两市的中心主城区为区域主物流枢纽;下辖的重要县市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在其他较重要的县城或物流节点(物流园区、货运站、绵阳机场、广元港等)设立转运和分拨配送点;最后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城市商业点、居民社区和农村场镇设置配送终端需求点,从而将配送末端深入城市内部和农村腹地。具体规划设计详见表1。

表1 网络构建与节点设计总览表

参照表1的规划设计,绵广区域将逐渐形成一个包含区域主物流枢纽等四级节点,跨越两地、覆盖全域、深入城乡、层次分明的区域物流配送网络,也标志着该体系构建和优化过程中最重要、难度最大的环节的完成。

6 结语

物流配送业必须依存于经济的开放发展,而经济发展也离不开物流配送的服务与发展,二者相辅相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因地制宜地构建区域物流配送体系。本文通过对绵广地区物流配送体系的构建和优化,力求对绵广物流增长极的形成和区域竞争力的提升起到助推和支撑作用,进一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成为四川省新的增长点,为顺利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打下良好的基础。

[1]杨春,刘飞翔.新常态下城市物流发展形势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常州市为例[J].物流技术,2015,(7):6-9.

[2]乐国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配送体系的构建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0,(3):46-49.

[3]李占凤.轴辐式城市物流配送网络构建及优化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5.

[4]徐根强.城市配送体系优化研究—以青岛市为例[D].西安:长安大学,2009.

[5]李廷涛.区域物流配送体系构建研究[D].沈阳:沈阳工业大学,2013.

猜你喜欢
物流配送物流节点
CM节点控制在船舶上的应用
山西将打造高效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基于AutoCAD的门窗节点图快速构建
概念格的一种并行构造算法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基于Flexsim的饮品物流配送中心仿真优化研究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无人机物流配送路径及布局优化设计
直企物流配送四步走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