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丽莉
摘 要:引导学生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引导学生运用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些都是新课标提出的关于小学美术教育的目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不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好,还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宗旨都在于激发儿童的创造性,这也是小学美术课程的目标所在。因此,教师应该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以期使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快乐地创新和在实践中激发自身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美术;创造性思维
据我的观察和总结,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色彩、造型、素材、线条、空间、质感等都会有无穷的乐趣,而今衡量一堂美术课上得好不好,不是单纯从学生学会画什么的角度出发,而是看学生通过美术课堂收获了什么。现今,小学美术课程虽然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进展,课程标准也不断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目前来说,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小学美术课程实践与新课程标准之间尚有一定的差距,构建美术和谐课堂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项长期的实践任务,当然,这项任务也是快乐的。我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合作学习,增强课堂乐趣:给创造性思维一个良好的氛围
合作学习并非简单的合作,简单把若干个同学放在一起,或者把几个桌子拼在一起,严格来说,合作学习是按照小组的需要进行分工,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任务,小组共同合作,完成单个学生完成不了的任务。如,在学习《留住秋天》这一课时,我将学生分成了五组,每组有六名学生,我要求学生自行进行小组组合,意在提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能力,当时正值秋季,要求学生在分组时,每组成员中有擅长剪裁的,有擅长联想的,有擅长配色的,有擅长收集的,根据这些角色特征要求學生自行安排组员,并确立一个代表,仅仅两分钟时间,学生经过互相讨论,很快建立小组,并且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特色的名字。
接着我带领学生来到校园外面临近的一个小公园,要求他们以“寻找秋天”为主题,收集材料进行创作。此时,学生表现得异常积极,我看到有的学生收集了不少掉下的秋叶,有的学生用剪刀把收集来的树叶进行剪裁,剪出其他的图案,还有的学生踩在掉落了满地叶子的地上,听着沙沙的响声,也有的学生追逐嬉戏,材料收集20分钟后,我要求他们回到教室进行简单的创作,很快,一幅幅拼画作品呈现出来,有两个小组的作品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有一个小组将作品名字定为“秋天的童话”,用各种掉落的树叶剪裁出一片片小的星状的树叶,布满了整个画板,有一种落叶纷飞的浪漫气息;还有一个小组将作品名字定为“追寻秋天”,把树叶剪裁出人的模样,适当时候让小组中擅长画画的学生填上了色彩,画板上画了几个小朋友围着一棵小树在转圈……我惊讶于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小组分工合作,让他们每个人都得到了锻炼,每个孩子都发挥了自己的优势。
二、师生和谐,促进师生交流:给创造性思维一个和谐的环境
记得有一次美术课结束时,我跟学生说,下一堂课准备好彩笔和水粉,我们要运用手中的工具,去认识这个多彩的世界。到了第二堂课的时候,我发现学生都兴高采烈带来了彩笔和水粉,但是班上只有一个学生很沉默,他没有带任何材料,只是闷闷不乐坐着,当我的目光观察到这一点时,班上一片沉默,所有学生都看着他,那个学生平日也较为内向,此时迎着这么多惊讶的目光,他更是满脸通红、尴尬地低着头……
看到这一幕时,我突然有些心里酸酸的,生怕这些目光伤及了这个幼小的心灵,于是我转念跟学生说:“同学们,我上一堂课布置了你们带上彩笔和水粉的任务,但是唯独让张×同学不带材料,为什么呢?因为这堂课,由我和张×同学一起带领你们走进七彩世界,下面张×同学到讲台上来,帮老师播放一下多媒体的图片。”此时,张×同学惊讶地看着我,我用鼓励的目光看着他,朝他点点头,他很快上了讲台,跟随我的节奏,点着鼠标,播放着我事先准备的多媒体图片。下课的时候,我看到他平静了很多,只低声跟我说了一句:“老师,今天谢谢您。”
课后,我把这名学生叫到了教室外面,问清缘由后,我才知道,原来这个学生的父母离婚了,这阵子没有人管他,也自然没人帮他买画笔,了解了这个情况下,课后我送给这个学生一套画笔,并经常与他交流沟通,一学期下来,这个学生一改以前的内向,变得开朗了不少。由此可见,学生与老师之间和谐共处,亦师亦友的关系,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以及健康人格的培养。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以生为本”理念的本质要求。我认为,以上关于这个课题的一点探索,我也期待更多的同道中人加入到这个有价值的课题中来,一起共勉!
参考文献:
[1]王丽芝.浅议小学美术和谐课堂[J].素质教育论坛(上半月),2011(6).
[2]孙桂芳.构建美术和谐课堂的思考[J].教育科研论坛,2009(5).
编辑 鲁翠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