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朗读对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培养其语言能力、陶冶情操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朗读教学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接受情感的熏陶。
关键词:小学生;朗读能力;培养
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的艺术,是借助语音形式生动、形象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言语活动,是口头的语言艺术。朗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陶冶情操,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到促进作用。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一、示范朗读,激发兴趣
教师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肩负着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喜欢阅读训练的责任,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对阅读有兴趣,就要进行全员参与式的教学,而不是再将目光固定在几个人身上。因此,在进行朗读训练的过程中,首先可以进行由教师示范朗读的形式,进行教学导语设置,结合实际教学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导入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
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在开篇时,教师采取迂回式引导法,让学生从自己过年的经历谈起,分享各自的过年经验是收压岁钱还是出去旅游。这时候引入小女孩在大年夜是如何度过的。教师将导读内容进行朗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进入到整个故事中去,让学生带着对小女孩的新年好奇或疑惑进入课文的学习,紧接着提倡学生多读多听,以教师自身的示范效果,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激发学生对于朗读的兴趣,多看几遍,多读几遍,从而能够做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在学生进行朗读的时候,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形式,默读、小组读、朗读多种形式相结合,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更适合的阅读方式。
教师规范的朗读示范,可以帮助学生做到正音的效果,通过教师的示范培养起学生对于朗读的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通过自身优美富有感情表现力的语言,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和朗读的魅力。其次,由于小学生有着极强的模仿力,因此教师进行朗读示范可以说是朗读训练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教师在进行示范的过程中要注意拿捏朗读的手法和情绪,既不能过于做作,又不能拿腔拿调,要以情动人,以情感人。
二、借助媒介,调动情感
语文学习在很多程度上依赖于抽象思维能力,即对知识的感性化认知和形象思维发散。如果能在语文课堂中建立起情境化的教学氛围,不仅能够消解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复杂、枯燥因素。还能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力走向纵深化发展的格局。教师可以在朗读训练中融人多媒体辅助技术,借助这一教学工具来营造一个具体可感的教学空间。以此促发学生对语言文化知识的体悟式理解。例如,教师应在课前自制PPT课件,收集、整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影像素材。在朗读某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配合播放一些与课文有密切关系的插图,或者与课文内容意境相符的音乐。图片景象和音乐作品将其同营造一份可感的情境氛围,此时学生的朗读会更富有感情,更加贴近课文意境。例如,“春天来了”这一单元教学,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春天鸟语花香、生机盎然的景象。再配合旋律欢快的音乐。教室中会立刻呈现一派春天意象。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染下,学生的内心情感将被调动起来,进而在课文朗读的过程中增强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程度,并激发其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巧用方法,形式多样
(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朗读训练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可以多采用一些如教师的范读、领读、表演读、开火车读、接龙读、小组合作读、分角色读竞赛读等形式。到了中高年级可以适当减少领读、齐读的次数,多让学生自由读,多给学生朗读的空间,让他们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朗读。评读的时候有读有评,评后再读,将评前读与评后读进行比较,不同学生的朗读进行比较,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该怎样去读。
(二)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朗读训练
记叙文、说明文篇幅较长,以默读为主、选择重点段落朗读为辅的方法。诗歌、散文采用配乐读、评读等形式设情境,让学生领读、自由读,甚至是摇头晃脑地闭目吟诵,让学生在头脑中浮现诗歌所描写的场面、景色。童话故事、戏剧就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也可采用轮读课文的方式讲故事。对话多的文章可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练口才。介绍事物的文章,采用默读抢答的方式理解课文。
四、激励评价,升华提高
朗读后的评价,在小学朗读中尤为重要,它关系着学生朗读兴趣的培养,朗读能力的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试读,齐读、个别读、分角色读,读后我都注重及时评价。对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地方,师生都给予肯定,然后师生共同指出读得不对、不好的地方,说明原因给予示范。对读错的字音,读错的词和句子,加以纠正并領读。
小学生年纪较小,容易情绪化,很注重老师的评价,积极的评价会使他们信心百倍,反之,则消极懈怠。教师在朗读评价时应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聆听,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不同的优点,多给予恰当的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微笑和鼓励,少一些单一的评价和批评,学生树立了能读好的自信心,会读得更精彩。
总之,以上所提及的培养小学语文朗读能力的几点途径。都具有在教学环境中予以践行的价值。唯有将学生置于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开掘更加多元化的语文朗读方式。才能持续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进而让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获得更高层次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臧艳红.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效果的方法[J].江西教育,2015(12):49-50.
[2]毛伟霞.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6(33):77-78.
作者简介:石磊(1983-)女,吉林省公主岭市双城堡镇中心小学校教师,从事小学班主任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