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2018-01-12 01:44陈妮文
神州·下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陈妮文

摘要:合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的乐感培养以及音乐学习信心的建立都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合唱教学形式单一,内容趣味性不足,导致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质量低下。在新课改的形势下,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提升成为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这种情况下,小学音乐教师也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具体的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策略的合理选择,提升合唱教学有效性。基于此,笔者也将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对提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展开研究分析,以期能够为小学生的音乐素养的提升奠定重点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合唱形式;有效改善

引言:

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的方式是从整体出发培养了学生的乐感,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因此小学课堂中合唱教学有效性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1]。当前的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问题以及教学方法不当的等原因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这也成为本研究重要的突破点。

一、当前我国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存在畏难情绪

由于合唱会分为多个声部,对不同声部的学生提出的要求不一样,再加上学生本身对乐理知识缺少了解,因此内心对陌生事物会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同时,合唱教学需要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配合,而学生之间形成默契配合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练习,这导致部分学生无法承受较高强度的合唱训练,从而产生消极情绪。

(二)教学方法不合理

传统的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方法就是“以练代学”,尽管该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能够提升学生之间的默契程度。但是也需要一定的合唱技巧教学进行配合,才能够真正实现教学目标,达到理想的合唱教学效果。

二、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一)制定教学计划,提升学生兴趣

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应该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和教学效果的优化奠定一定的基础,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达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例如,进行《北京欢迎你》这首歌的合唱教学,老师可以让男生女生有明确的分工,男生女生穿插合唱,在副歌部分一起合唱,在这期间,老师讲明发声技巧,根据男女生声音的不同特点安排下一次的合唱任务。让学生根据计划展开学习,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培育其内在气质,不断提升他们的乐感和美感已经势在必行。

(二)调动多种感官,提升学生理解作品的能力

合唱教学中,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也是影响合唱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为提升学生的音乐作品理解能力,教师可以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在合唱教学时,强调的是合作时的协调统一,所以对音乐的理解应该一致,表达才能一致,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合唱的目标,达到合唱的要求。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作品的内涵,我们应让学生自主理解歌曲,自由的设计情境[2]。比如在教学经典的二声部合唱歌曲《红蜻蜓》时,欣赏完毕让学生自由的选择歌曲演唱力度、加快或减慢歌曲演唱速度以及演唱歌曲的表达时间,让他们深情、和谐的表达音乐,深入音乐、了解音乐。在合唱教学中,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能力,如音乐听觉、音乐记忆力等,以此更好地、更全面地提升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以及音乐素养。

(三)注重技巧引导,提升演唱能力

一定的合唱技巧引导对于合唱教学效果的提升是具有重要作用的,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合唱信心,提升其演唱能力。首先,是要对学生在合唱时呼吸的节奏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掌握在合唱过程中一些最基本的呼吸方法;其次,要指导学生正确的控制气息,对学生在合唱过程中不正确的气息控制方法进行及时的纠正;最后,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音准和节奏的练习,对于不同声部之间的转接和连贯进行不断地强化,进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合唱能力[3]。比如,在教学《送别》这首歌曲的时候,教师要先讲清楚整首歌曲可以拆分成多个段落,并逐段训练学生的音准和声部转换。

(四)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降低合唱的难度

为了消除小学生对于音乐合唱教学的抵触心理,教师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简单的教学内容转向稍有难度的教学内容,易于小学生接受,降低合唱教学难度,让学生首先建立其合唱学习的信心。例如,不少学生对于《小星星》这首歌很熟悉,教师就可以进行适当的创作,将这首歌作为合唱教学的曲目,降低学生的合唱学习畏惧心理,提高学生的合唱自信。学生在学习完这首合唱曲目之后,教师就可以逐渐加大合唱的难度,让学生对其他难度较大的合唱曲目进行练习。这种教学方法对于逐渐提高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五)利用乐器辅助教学

乐器是提升学生把握音准和音高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利用乐器必定可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但是教师在教学乐器的选择上需要注意,一定要选择音准和音高表现较为明显的乐器。比如,在教学《送别》时,其是二声部歌曲,因此可以进行分声部教学。在对不同声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乐器进行辅助,可以用钢琴辅助一个声部的教学,再用长笛辅助另一个声部的教学。这样,通过乐器辅助、声部分离的办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对不同声部的音准和音高进行明确的区分,更可以让其在乐器的帮助下迅速掌握音准、音高[4]。在学生对不同声部熟练掌握之后,就可以展开合奏练习。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音乐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学科教学内容,因此对于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就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由于合唱教学的教学难度较大,對学生的素质要求较高等各种原因限制了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展开,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借助器具等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提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音乐水平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张蕾.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学周刊,2016,(19):214-215.

[2]张蕾.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学周刊,2016,(24):106-107.

[3]宋志娟.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4):157.

[4]徐玲.基于班级形式的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探索与研究[J].音乐时空,2015,(19):180+159.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