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安
导读:
教师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及时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的表现进行准确的分析、判断和应对,按照教学中生成的真实问题动态地改进和调整教学方案,才能引导教学走向深入,走向高效。
学情分析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与最终效果。在现实的教学语境中,我们经常看到大家把学情分析置放于教学活动之前进行,简单地把它划分为备课活动的一环。大家经常引用奥苏贝尔说的“影响学习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据此展开教学”来证明自己行为的合理性。
但是,奥苏贝尔这句话是从静态的知识掌握程度的角度来分析学情、确定教学起点,具有非常明显的局限性。因为,这种前置的静态的学情分析不够全面。道理很简单,从内容上看,学情分析包括学习习惯、知识储备、技能水平、情感状态、个体差异、思维品质等十分丰富的方面,而这些内容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以及无时不处在变化中的教学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决定了学情分析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从时间跨度上看,它必须完整地连接起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间段。这三个时间段保持着既相对独立又前后联系的状态,形成一个连续而开放的结构。课前的学情分析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最佳起点;课中的学情分析影响着教学活动前进的方向、速度与质量等;课后的学情分析对改进教学活动、弥补教学缺憾、评价教学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必然包括一个完整的动态的学情分析过程。
一、课前——全面分析,充分预设
课前全面而科学的学情分析,是教师所有的教学预设产生实际价值的基本保证。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对学生、文本及相关课程资源进行全面分析,准确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把握学生的准备状态,深入解读文本内容,筛选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活动的最佳起点。
一般情况下,课前需要分析哪些内容进行哪些预设呢?下面试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说理性文章《学与问》为例加以阐述:
⒈知人。面对即将学习的《学与问》,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说理性文本的知识和能力,学习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他们的精神状态调试得如何……如果说学生的已知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学生的精神状态则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情感基础”。只有当“物质基础”和“情感基础”共同作用,课堂教学的高效才能得以实现。
⒉明序。《学与问》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处于什么位置,这是不是第一次出现说理性文章……沿着这样的思路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四年级上册的《说勤奋》、五年级上册的《滴水穿石的启示》、五年级下册的《谈礼貌》、六年级下册的《学会合作》,与《学与问》构成了一个清晰的逻辑线条。
⒊定标。课程标准中对此类文本的教学有没有具体的要求?不同年段对此类文本的教学要求有什么联系和差异?经过仔细研读,我们发现课程标准并没有单独对说理性文章(议论文)教学提出要求,那么就可以参照教学价值最为接近的说明性文本,再结合小学读写整体目标来确定教学要求。
⒋取舍。《学与问》一文在语言、结构、方法、逻辑等方面与四五年级学过的说理性文本有哪些异同,哪些可以作为本次学习的教学内容,围绕教学内容可以设计哪些学习活动等,我们必须对此做出判断。
⒌择法。针对《学与问》这一特定文本及其承载的教学内容,我们要思考和选择最适宜最高效的教学方法。
当然,课前分析的基础是“学生情况分析”,以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然后再分析影响和制约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在此前提下进行教学预设才顺理成章。
二、课中——适时调整,策略跟进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是其中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因素。教师不能只顾着“走教案”,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学情的变化相机进行有效的调控和应对,才能保证教学活动正常高效开展。
比如指导朗读,面对朗读水平高的班级,我们可能更多地从文本人物的身份、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引导学生去把握朗读基调,实现对文本内容的准确理解。但是面对朗读水平较低的班级,教师或许要从最基本的读准字音、避免唱读和停顿自然开始发力,个性化朗读之类的要求也就无从谈起了。
笔者曾受邀执教《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课前得知学生经常运用“批注”方法来学习课文,于是课堂上我就放手让他们去“批注批注”。谁知几分钟过去,学生虽然个个埋头苦读,书上却没留下任何痕迹。此时,笔者迅速调整方案,选取课文中的一段文字,通过教师示范一步步如何做批注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批注,再学习可以批注什么以及如何批注。就这样,根据学情的变化,课堂教学目标就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由课前确定的“学习抓住故事主要场景复述课文”变成了“学习如何批注”。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本,是学情分析和教学活动调整的一项基本原则。笔者一直认为,对某一知识的学习可以暂时缓一缓,今天不学可以明天学,明天不学可以将来学,但人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刻不容缓,一旦错过,要想弥补起来费的心力就大了。因此,课中学情分析的重点仍要放在“人”上,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态,策略跟进也以促进“人”的核心学习能力为旨归。例如,在学生迷茫困惑时,教师指明思考的方向远胜过简单告诉其结果;在学生手足无措时,教师教给其解决问题的方法则恰逢其时;针对同一类文本或相似问题,传授一定的学习流程,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当学生消极畏难时,教师可用激励性话语点燃其克服困难的火花。点拨思路、教给方法、提供流程和“煽风点火”这些常用的跟进策略如果运用得当,必能改变课堂教学的面貌。
三、课后——准确测量,迅速弥补
在苏教版语文四年级《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篇课文中,作家为了赞美宋庆龄的高尚品格,采用了非常隐晦的“借物喻人”的手法。学生因为是第一次接触到这种表现手法,所以理解起来相当有难度。在教完第一课时后,我及时补充了宋庆龄“不惧敌人威胁”“毕生致力于妇女儿童保护工作”的历史资料,为学生在第二节课由“树”到“人”体会她和樟树品格之间的高度相似打下基础。这种调整,是基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理解盲点而进行的,非常及时且必要。
新课结束时,一部分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表现出来的茫然神态没有逃过执教者的眼睛。为了准确测量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借物喻人”这一写作方法,我又布置了两项作业加以检测和改进。
第一项是连线题:
装点大地的小草 活泼可爱的天真儿童
搏击长空的苍鹰 无私奉献的平凡群体
竞相开放的鲜花 志存高远的寂寞英雄
第二题是一个小练笔,要求学生选择“荷花、菊花、梅花、翠竹……”中的一种,采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写一段话来赞美某个人高洁的品格。
第一题测量的是学生能否把具有相似品格或特征的“物”和“人”建立内在联系,重点考查的是知识概念的掌握情况。第二题测量的是学生对“借物喻人”这一写作方法的运用水平如何。教师只要对学生完成这两道题目的情况进行一个简单分析,就可看出本文的教学难点是否得到了突破,便于采取补救措施。
综上所述,教师只有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及时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的表现进行准确的分析、判断和应对,按照教学中生成的真实问题动态地改进和调整教学方案,才能引导教学走向深入,走向高效。
当然,學情分析的改进路径是多样的,除了上述的从时间跨度的视角入手,从前置走向全程、从静态走向动态之外,还可以从学情分析的内容上入手,摒弃那种空洞抽象的标签式口号式分析,针对具体问题找到适宜的解决措施;也可以从学情分析的方法上入手,避免主观型经验型分析,恰当运用调查、观察、访谈、问卷等多种测量和评估手段,走数据分析之路;还可以从教学的对象入手,做到班组整体分析与学生个体分析相结合……不论我们采取何种路径进行学情分析,最终指向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儿童的发展与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蠡湖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敖小英
E-mail:545126112@qq.co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