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秀
摘 要:创设有效课堂情境,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语文教师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教学思路,积极创设和谐、适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情趣中进行学习,在愉悦中克服困难,在满怀热望中取得成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方法多种多样,所以本文就是简单的介绍一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课堂的创设技巧。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创设技巧
引言
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有效的学习过程还可以通过游戏实施。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无意占优势,尤其是低年级往往表现出学前儿童所具有的那种对游戏的兴趣和足劲要求,他们能一连几小时地玩,却不能长时间地一动不动地坐在一个地方。新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因此针对差异性,可以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教学过程分层,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真实有效。
一、当前语文情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中,华丽的包装加上精彩的语言,再借助媒体的辅助,“情境”成了扮美课堂的亮点。情境创设未能突出或强化语文学习主题,常常在看似热闹的场面背后,淡化了语文教学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创设的教学情境不能真正生活化
具体有两种表现,一种是所创设的情境脱离生活实际,甚至有悖于生活常理,是教师随意编造的;一种是真情境中的假活动,即情境是真实可信的,但是情境中的活动是用多媒体技术模拟的,结果仍然是纸上谈兵。
这样的虚假情境不但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对学生所产生的潜在的不良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为这是为人师者“精心设计”出的“谎言”。
2、创设的教学情境未能体现实质内涵
在小学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一些图片、播放一段动画录像或安排一些游戏活动,为学习“助兴”是当前课堂教学中较为常见的方式。但不能简单地把教学情境的设计同单纯的展示图片、开展游戏等同起来,还要追问这些教学情境的运用能否真正优化师生教与学的品质。从实际效果看,这些情境未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或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这是当前情境教学中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
3、创设的教学情境降低了教学效率
该问题有两种表现。一,从教学情境的内容看,所设计的情境情节冗长,出现过多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信息,冲淡了情境的主题和主要的教学目标;二,从教学情境的制作和运作过程看,教师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编造情境,制作教具、课件,直接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而过于繁琐复杂的教学情境的实际运作不仅挤占了过多的课堂教学时间,导致课堂教学效益下降,间接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易造成课堂内容主次不清,扰乱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的选择性知觉。
二、小学语文有效情境设计策略
1、创设问题情景
问题情景必须是新颖的和未知的。要使问题具有新颖性,就不能简单地根据答案直接提问,必须换个角度,换个方法,才能设计出新颖的问题。如果老师问得好,就能够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和需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创设表演情境
在语文课本中,有些文章人物典型、性格鲜明、故事性强,我们可通过课本剧,让学生演,通过演来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如在学习《半夜鸡叫》一课时,我先宣布本课要排课本剧,孩子们一听说演戏,个个来了精神,当我说到要求时,孩子们都聚精会神。随后我把孩子们分两组,要求小组讨论,分析角色,课下自行排练,一周后进行比赛。在随后的几天内,孩子们一有时间,都聚在一起进行排练,非常投入。一周以后,在比赛中,孩子们把课文中的满身补丁的长工、肥头大耳的周扒皮、妖里妖气的地主婆-----每个人物性格都反映得十分细致、真切,惟妙惟肖。学生的表演一方面使他们对课文中的角色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
3、创设游戏情境
低年级的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他们还停留在学前教育的状况,在课堂上总是一幅心不在焉的样子,教师语言再出神入化,也只是单调的刺激,容易使人情绪低沉,注意力分散。我抓住孩子们爱做游戏的天性,开展闯关游戏。如在识字教学中,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图中设立关卡,把所学的生字埋伏在个个关卡中。上课时,孩子们一看到我打开的多媒体课件,看到“闯关游戏”四字时,眼前一亮,我趁机宣布闯关规则,进行小组织比赛。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都非常投入,所学的生字在很短时间内就掌握了。
4、创设网络情境。
通过网络,可以让更多人阅读自己的作品,这可以给学生带来成就感。所以,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创设一种作文写作的成功情境,让学生在网络上自由发表自己的文章,并且让其他人阅读它。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从中去了解别人的写作,在互相评论文章的同时,作文水平就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提高,学生也获得了最大的成就感。所以通过网络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结语】
总之,情境教学形式多样,但无论形式怎样变化,只要教师潜心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情”与“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得到强化,使他们为求知而乐,为探索而兴奋和激动,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为学生奠定了终身学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魏帮维.刍议小学语文教学情境课堂创设方法[J]. 新课程(上),2015,(08):111.
[2]张丽.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课堂创设[J]. 新课程学习(上),2014,(10):9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