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口切/挂管腔放射状切开浮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腔隙性肛瘘的疗效分析

2018-01-11 07:13郑志杰任伟涛王小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放射状内口肛瘘

郑志杰,任伟涛,王小林

(厦门市中医院肛肠科,福建 厦门 361001)

肛瘘是常见且多发的肛肠科疾病,高位腔隙性肛瘘存在比较宽的病变范围,病灶经过肛门括约肌出现较为复杂的层次,术中会较大程度损伤患者肛门括约肌,术后也比较容易出现肛门功能障碍,因此临床上亟待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技术[1]。现报道本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诊治的40例高位腔隙性肛瘘患者经不同治疗的效果,为以后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分析的40例样本数据均选自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高位腔隙性肛瘘患者,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肛管直肠环纤维化症状,且存在肛周脓肿切开引流史,将非肛腺隐窝感染、克罗恩病以及结核杆菌引发的高位肛瘘患者排除,所有患者均表示对研究知情,且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对患者进行分组,每组包括2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中女9例,男11例,年龄20~66岁,平均(43.23±4.23)岁,病程6个月到14年,平均(7.21±1.21)年;观察组患者中女8例,男12例,年龄21~67岁,平均(45.54±4.23)岁,病程8个月至15年,平均(7.69±1.54)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之后均进行心电图、血常规、肝功能、小便常规、凝血酶原时间、胸片检查、乙肝标志物、梅毒血清抗体等常规检查。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内口切/挂管腔放射状切开浮线对口引流术,予以患者骶管麻醉,患者选取截石位,进行常规消毒以及铺巾处理,对患者实施肛门指检,以此来对患者肛管直肠环纤维化发生位置以及范围进行确定,初步分析内口大概位置,与肛门距离大约2.5cm的位置行放射状切口,从外口通过小弯止血钳进入到瘘管管腔,进而实施钝性分离,随后利用食指实施探查,确定患者腔隙走行以及深度范围,对内口位置进行判断。在距肛门大约2cm的截石位6点位的内口上行放射状切口,将皮下组织以及皮肤切开,直至肛管后深间隙,经过切口侧方将器械进入到瘘管腔隙,进而达到在瘘管腔隙内实现内外口切口与内口切口之间的交通,将切口延长,最适宜程度对瘘管管腔基底进行引流。对腔隙内组织纤维化组织走行以及纤维化程度进行探查,若存在条索状纤维化组织,此时需要进行切开探查,于条索状纤维化组织聚集部位应用探针进行反复探查,从内口将探针穿出进入到肛管内。通过内口管道穿越肌束的厚薄,对内口是橡皮筋挂线还是切开进行确定,对患者腔隙内的坏死组织进行搔刮,将纤维化组织进行切断。若腔隙外内口切口呈现120°夹角,于切口间行2个放射状切口,距离肛门2.5cm部位作为切口起点,直至腔隙引流通畅,若对侧存在腔隙,在与肛门距离大约2.5cm部位行一放射状切口,将腔隙顶部切开,如果内口切口与该切口间呈现出120°及以上夹角,需要在切口间行2个放射状切口,如果呈现出低于120°夹角,需要行1个放射状切口。将引流条放置于切口之间,首先将橡皮片放置于其他切口与内口切口之间,将浮线引流条放置于同侧且切口间。将凡士林油纱条放置在内口切口直至肛管内,利用塔形纱布宽胶布进行固定。术后给予患者适当抗生素实施7d的治疗,每天2~3次利用复方黄柏液对伤口进行冲洗。每2~3天对内切口进行探查分离一次,如果用药1周之后出现较少分泌物,此时应用复方紫草油纱条进行引流。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观察。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价高位腔隙性肛瘘的治疗效果[2],患者经对症治疗之后创口愈合,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均消失判定为显效;患者经对症治疗之后创口基本愈合,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得到改善判定为有效;患者经对症治疗之后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变化不显著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通过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对两组高位腔隙性肛瘘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率(%)的形式表示,采取χ2检验,对两组高位腔隙性肛瘘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采取t检验,P<0.05表示,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高位腔隙性肛瘘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0.00%显著低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0%,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对照组高位腔隙性肛瘘患者切口愈合时间(39.23±2.21)d、住院时间(18.24±2.21)d,观察组高位腔隙性肛瘘患者切口愈合时间(28.54±3.21)d、住院时间(11.54±2.58)d,经检验之后t=12.2670/8.8201,差异显著且P均<0.05。

3 讨 论

在临床治疗肛瘘过程中保护肛门括约肌与提升高位肛瘘手术成功率之间的矛盾以及手术治疗疾病与保护肛门功能的矛盾是主要问题[3]。内口切/挂管腔放射状切开浮线对口引流术对高位肛瘘进行治疗,属于一次性治愈技术,能够将手术治疗高位肛瘘的矛盾进行有效解决[4]。且内口切/挂管腔放射状切开浮线对口引流在对高位肛瘘治疗过程中具备优势,存在较深度走行,外口与内口之间有腔隙,出现明显肛管直肠环纤维化现象,且支管与外口数量不会影响手术效果[5]。

本次研究显示,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0.00%显著低于观察组95.00%(P<0.05)。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39.23±2.21)d、住院时间(18.24±2.21)d,观察组高位腔隙性肛瘘患者切口愈合时间(28.54±3.21)d、住院时间(11.54±2.58)d,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内口切/挂管腔放射状切开浮线对口引流术在准确寻找内口之后对主管进行处理达到断流的目的,以便能够对肛管直肠环进行更好的保护,此外放射状切口会较小程度损伤肛周组织以及肛门括约肌,且术后肛门不会出现严重变形以及肛周组织塌陷现象,切口愈合后存在较小的瘢痕。应用内口挂线方式主要就是在切割瘘管基础上通过挂线异物形成一定刺激作用促使括约肌附近形成炎性反应,进而发生局部纤维化现象,粘连固定肌端,以此通过线的缓慢分离与机械勒割作用来导致局部组织在生长分离基础上进行修复[6]。

综合以上所述,在治疗高位腔隙性肛瘘中应用内口切/挂管腔放射状切开浮线对口引流术相比较常规治疗效果更具优势,具有临床广泛应用的价值。

[1]蔡丽霞,王业皇.肛瘘的微创治疗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5(1):105

[2]石章铁,钟艳,彭东辉,等.放射状多切口浮线对口引流治疗高位肛瘘(附45例报告) [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0,16(3):148

[3]潘少骅,彭小南,洪卫祥.小切口医用生物胶封堵肛瘘的临床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6):370

[4]韩剑,王业皇.肛瘘栓治疗肛瘘的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2):1803

[5]唐智军,刘春斌,刘淳,等.内口缝闭置管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12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3,29(11):53

[6]刘大鹏.肛瘘切开引流治疗肛瘘的疗效及患者手术前后肛肠动力学变化特点[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19):2947

猜你喜欢
放射状内口肛瘘
Goodsall规律预测与经直肠双平面腔内超声定位肛瘘内口的价值比较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相爱的日子
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经会阴超声术前定位男性肛瘘内口
水晶灯耳饰
5例乳腺放射状瘢痕患者的影像学表现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肛瘘相关性鳞癌1例
瘘口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