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将军崖岩画田野调查

2018-01-10 07:45张嘉馨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刻痕锦屏禾苗

张嘉馨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081)

岩画,在美洲多称为“rock art”、在欧洲多称为:“cave art”“rock art”一词作为专业术语在文献中出版最早是在20世纪40年代。[1](57-62)同时,岩画在西方也被称作:“rock carvings”“rock engravings”“rock inscriptions”等,在中国目前一般称为“岩画”,20世纪80-90年代的著作中偶见称为“崖画”“石刻”“岩石地画”“巫画”。岩画又可以分为岩刻和岩绘两类:其中 petroglyph指岩刻类岩画、pictographs指彩绘类岩画。

在中国,关于岩画的最早记载可追溯至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中关于阴山动物图形的描写:“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战马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故亦谓之画石山也”。[2](在20世纪70年代内蒙地区岩画调查中,盖山林先生按图索骥,根据《水经注》中郦道元对岩画的著录,在阴山地区发现了诸多岩画)而中国近代科学意义上的岩画研究始于1915年黄仲琴对福建华安汰溪仙字潭岩画进行调查并发表《汰溪古文》;至今,中国岩画的调查研究已经有100余年的历史,岩画是了解中国上古历史、宗教、经济生活的要素之一。

将军崖岩画位于黄海之滨的苏北鲁南地区,被誉为“东方天书”,在整个中国岩画研究之中,将军崖岩画是东部沿海地区最为重要的岩画点之一,北上与内蒙古的阴山系统、宁夏的贺兰山系统相关联,南下与福建漳州的仙字潭岩画、台湾万山岩画相关联;此外其凹穴岩画与中原的岩画系统关系紧密。虽然将军崖岩画面积不大,但画面信息极为丰富,岩画刻制时间跨度长,无论是从将军崖岩画本体而言,还是基于对岩画方法论的讨论,将军崖岩画在中国岩画系统中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以将军崖岩画田野调查为基础,对将军崖岩画的地理位置及其发现过程进行了梳理;并按照先前将军崖岩画的分组对每组的画面内容进行了描述、测量、绘图等;并在此基础上对将军崖岩画的图像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对将军崖岩画的制作方法进行了探讨,为将军崖岩画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扎实完善的基础资料。

一、将军崖岩画的发现及管理

关于将军崖岩画的发现,可追溯到1979年连云港市博物馆工作人员李洪甫、刘洪石、丁义珍、周锦屏在锦屏山下做桃花涧遗址的发掘。当时在桃花涧发现一个四米长、五尺宽的岩面上有几个手握长矛的人像,当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发动群众,提供桃花涧周围的文物线索。村民胡宝山向时任锦屏镇桃花大队的大队书记的顾良玉反映了将军崖岩画的情况,顾良玉随后将之上报到市博物馆,此为锦屏山将军崖岩画的正式发现。将军崖上有一个由“一大三小”四块石头组成的石社,当地居民认为其是具有神性的,在五十年代修建磷矿的时候曾被附近的村民运到山下加以保护而免遭开采破坏。

1980年7月,考古学家俞伟超考察连云港孔望山摩崖造像期间,听闻将军崖岩画的发现前往调研并指出:“这是一处重要的历史遗存,这是一次重要的发现。它不仅是目前发现的我国最早的一处岩画,而且是一处反映3000年前我国东夷部落生产和生活的画面。”①由此,将军崖岩画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1981年4月1日,人民日报刊发文章《连云港市发现三千年前的岩画遗迹》:“经讨论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是我国一项难得的重大发现,对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艺术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3]由此,将军崖岩画被广泛知晓并引起关注。同年4月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召开了首次将军崖岩画拓片展示和专家鉴定会,并在将军崖岩画周边建立了围栏进行保护。

1993年,连云港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对将军崖实施了大预应力锚索加固。这其中的缘由要从锦屏山的磷矿谈起,锦屏山中蕴藏着丰富的磷矿资源和片麻岩、片麻花岗岩等。在10亿年前的早寒武纪,锦屏山地区为广阔的浅海,古老而大量的海底沉积物经过前震旦纪变质岩过程形成丰富的磷灰石磷矿。磷矿带环绕锦屏山西、南、东侧山麓长达13公里。随着将军崖岩画的发现,展开了文物保护与经济生产之间的博弈,锦屏磷矿始建于1919年,是中国建设最早的磷矿,基于将军崖岩画保护的需要,1982年,锦屏磷矿停止了对将军崖山体下方200万吨优质矿石的开采。2004年,整个锦屏磷矿停产关闭,现已成为连云港市的工业遗产。而原已形成的采空区坍塌和采矿爆破震动,是引起将军崖岩画地表多条裂隙产生的主要原因,江苏省地矿局测绘大队和中国地质大学水文地质系分别于1987年和1989年的两次实测显示,仅三年的时间将军崖上的裂缝就由11条增加至19条,将军崖地表每月的沉降速度达0.6毫米,测得最大的沉降点位为20毫米。为了防止将军崖岩画的断裂和塌陷,1993年由总参谋部南京工程兵学院负责施工对将军崖岩画进行了大预应力锚索加固。

图1. 连云港市锦屏山、将军崖的初秋

1997年4月,桃花涧景区建成,将军崖岩画作为其中一处景点对外开放。如图1是锦屏山、将军崖的初秋景色,锦屏山拍摄视角在将军崖西400米处,照片下部的绿色植物原为磷矿的塌陷区。由于开采磷矿和开山采石,现在锦屏山及其附属的刘志洲山、蜘蛛山、哑巴山、石棚山等植被稀疏、岩体成片裸露。

2005年9月17日,将军崖岩画防风化保护工程正式启动,采用有机硅材料对岩体进行防风化处理,并于10月25日保护工程竣工。这有利于控制和避免由于受到锦屏山岩质自身条件、气候环境以及工业活动等因素而导致的将军崖岩画出现剥落等严重的风化现象。

2006年4月,连云港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在将军崖铺设了木栈道以方便游人观看,并于2012年9月进行过第二次修缮。将军崖岩画自发现以来由海州区锦屏山管委会负责日常管理,直到2014年11月,由连云港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国有控股)接管,对景区进行统一管理。同时,将军崖岩画作为国家文保单位由江苏省连云港市重点文物保护研究所监管。

在考察中,对将军崖岩画的发现者和看护人胡宝山进行了访谈,胡宝山家住将军崖山后,从2000年开始,负责将军崖景区的日常看护。据他本人回忆在将军崖划归为景区进行统一管理之前,逢年过节会有人到将军崖进行烧纸,在建立保护栏之后还有人专程赶来在保护栏外烧纸祭拜。一般在春节之后祭拜的人最多,并有浙江人专程赶来焚烧祈福,其烧纸的目的大多为保佑家中儿童免除病害。在连云港地区有一些在当地称为“仙奶奶”的老年人,会指点生病小孩的家人去将军崖焚纸烧香、供奉食品、酒水祈愿,根据对当地的民俗调查,民间对将军崖岩画的祭拜形式基本和当地拜“石干妈”的习俗相似。

二、将军崖岩画的地理区位

将军崖岩画位于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处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锦屏镇桃花村的锦屏山(如图2),连云港面向连岛、背倚云台山、东临黄海,位于鲁中南丘陵与淮北平原连接处,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有云台山、锦屏山、马陵山、羽山等山脉;平原、丘陵、高山、大海兼具。连云港古称“海州”,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公元前221年在海州建朐县、立石阙,作为“秦东门”。于东魏武定七年(公元549年)始称海州,自秦汉以降,海州一直是海、赣、沭、灌地区乃至周边更广阔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淮口巨镇”“东海名郡”之称。左丘明在《左传》中记载,孔子“问官于郯”后,前往海州观海,当时他望海的山头便称为孔望山。《海州志》:“今孔望山上仍残存一个(孔丘)问官台”。《嘉庆海州直隶州志》:“秦始皇冬巡至此”。郑樵的《通志·金石》记载:“海州有始皇朐山碑”。《太平寰宇记》:“始皇立石朐界中以为秦东门。”从史料记载可知,锦屏山下的海州千百年来,一直是海州郡、县的中心城市,庙宇林立,古迹繁多。将军崖岩画就位于海州古城的南侧,共有五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位于锦屏山南侧凸起的半圆形岩体之上。岩体岩质为混合花岗岩,其南北长23米、东西宽15米。其地理坐标为:北纬34°53′26.995″、东经119°13′11.999″,海拔23米。第五组位于第一至第四组所在的半圆形岩体上方东偏南的一块独立凸起的南北走向岩石的西壁上,地理坐标为:北纬34°53′16.048″、东经119°13′25.456″、海拔47米。第五组与前四组的直线距离为180米,垂直高差24米。根据当地民间的口头传说,曾经在凸起的半圆形岩体东南侧有一石棚,在石棚的垂直岩面上刻有一幅“将军骑马”的岩刻,刻画了一身穿战袍的男性骑在马上回首张望,这就是“将军崖”名称的由来。②“将军骑马”图在五十年代开山采石时被炸毁,其具体的图形和刻画年代已无从考证,但这一名称沿用至今。

图2. 连云港将军崖岩画的地理位置(笔者绘)

将军崖所在的锦屏山,东临盐河、西靠蔷薇河,东西长5.4公里,南北长4.5公里,总面积32.384亩。山体主峰马耳峰,海拔427.7米,为锦屏山最高峰。锦屏山在古代称为朐山,其得名于秦代所设立的朐县。在刘兆龙《海州志》中记载:“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知州翁承选改其名为青龙山。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因近看山体陡峻,绿树葱郁。远看蜿蜒起伏,宛若墨黛,颇有山水画屏之意境,故知州孙明忠称:“此山列于州制之前,花草秀发,似锦屏然”,因而改名“锦屏山”。现今,在海州古城居住的人们,也习惯称其为南大山或后海州山。锦屏山由青龙山、孔望山、朐山头、磨盘山、石棚山、蜘蛛山南、白虎山、前小山、刘志洲山、哑巴山和锦屏山主山体,共37座山头构成。在山体之间有20多条沟壑,主要有:青龙涧、白鸽涧、桃花涧、千条涧、夹山涧、二涧、托山涧、九龙涧等。锦屏山共有17块山麓台地,在海进时,海平面较高,沿山台地是人们定居的优选场所,所以这一区域人文遗迹丰富,不仅在将军崖发现有比较集中的岩画,在白鸽涧、二涧也有凹穴岩画发现。此外,在锦屏山的沟壑中还陆续发现了桃花涧遗址、二涧遗址、蚂蝗涧遗址、酒店遗址、夹山遗址、陶湾遗址、马腰岭遗址、尾矿坝遗址、千条涧遗址、网疃遗址等历史遗存。

三、将军崖岩画的分组及其画面内容

关于岩画区、岩画点、组(幅)、图像的划分,意大利岩画学家阿纳蒂教曾指出:岩画区通常包括多个岩画点,岩画区的划分往往基于文化上或地形上(山谷、平原、高山)的区隔,两个岩画区之间至少间隔20公里。而岩画点通常是岩画图像间隔在500米以内的岩画聚集区。[4](11)关于组(幅)则根据岩画内容、画面位置的不同而不尽相同,通常是指多个绘制于同一岩石或岩面上的图像;图像多指单个具体岩画图形(如:人面像、动物、抽象符号等)。当然在具体的划分过程中还要考量图像的叠加、实际的自然环境、周边的考古遗存、文化的关联性等因素。本文结合将军崖的实际情况及先前将军崖岩画划分惯例,认为将军崖岩画点共包括五组(幅)岩画,在每组的划分上以图像的位置为依据(如图3、4),其中第一组、第二组分别位于将军崖小山包的西侧和南侧;第三组、第四组位于山包的顶部平缓岩面上,其中第四组还包含了“一大三小”四块岩石组成的“石社”;第五组位于将军崖后山的山顶。

图3. 将军崖岩画正投影像③

图4. 将军崖岩画侧投影像

本文在已有的分组、分类基础上,结合近期对将军崖的实地调查,对图像进行了重新的梳理,以目前可清楚辨识的图像为主要讨论范畴。此外,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之前研究将军崖岩画的当地学者根据岩画的造型对岩画进行了人面、神面、兽面和鸟面的区分。由于画面背后的历史文化意涵还有待于探讨和研究,本文中对此类图形统一使用“人面像”一词,对应于英文的“mask”或“human face”。在这里,“人面像”成为一个更为广义的概念,即所有具有面部特征的图形的统称。

图5. 将军崖岩画1-4组 正摄投影

图6. 将军崖岩画1-4组景象图(刘阳摄)

(一)将军崖岩画第一组

将军崖岩画第一组位于山体的西侧岩面之上,斜面成45°画面南北长4.2米、高2.8米,线条的深浅、宽度不一。画面中共有人面像16个、禾苗图像14个、太阳图像1个、米字符2个以及凹穴。

各图像具体信息如下:

R1④人面像的高度为59cm。人面像中心线部分高出头顶8cm,整个人面像的高度为126cm、其中人面像与禾苗相连部分的垂直高度为58cm,人面像最宽处50cm;前额部分的高度为24cm,面部为34cm;眼睛是同心圆,脸部的左侧有三条刻痕,右侧有两条刻痕;额头部分有8条垂直刻痕,其中第四条是作为中心线,其上高出头顶,下与禾苗1-H2相连。

R2是本组中最大的一个图像,总长度为90cm;总宽度为80cm;其中上额部分高32cm。穿过额线有四个均匀分布的双边菱形,菱形的最大高度为17cm,单个菱形的宽度约为15cm。其眼睛为双刻线分别与面部的外轮廓相联,鼻子为倒三角形,左侧脸颊有三条竖刻痕和一条与其交叉的横刻痕,右侧脸颊二条竖刻痕。R2与人面像R3的额头部分是相互连接的,R2与R3虽然没有共用刻痕的现象,但在视觉上形成了一个具有连续性的图形。

R3与禾苗H5相连,含禾苗的总高度为111cm、宽度为37cm。头顶纹饰部分高度为11.5cm、纹饰以下的面部高度为30cm,纹饰部分为渔网纹,两个方向的斜竖线各5条,线条的间距基本相等,线条相互交叉形成菱形。眼睛为同心圆,面颊部位有多条刻痕,左侧面颊有8条刻痕,右侧面颊有9条刻痕,左右基本成对称状。总体而言,R3刻痕最宽处为3cm,最深处为2cm,人面像R3的刻痕均深于人面像R2。

图7. 将军崖岩画第一组全景图

图8. 将军崖岩画第一组线描图⑤

R4位于画面的底部,现已斑驳不清。且造型风格与本组其它人面像差异较大。

R5位于R2与R3的相交位置,图形较为抽象,现已斑驳不清。

R6高度为38cm,眼睛为同心圆,画面基本成左右对称,没有中心线。眼睛部分已模糊。

R7高度为39cm,宽度为36cm,与禾苗H8相连,成倒像,眼睛为同心圆。刻痕已经不清,但总体上可以看出呈对称状。

R8高度为12cm,宽度为15cm,眼睛为同心圆。底部有刻痕与R15相连,有类似鼻、嘴的造型,形似骷髅。

R9高度为76cm、宽度为64cm,其人面的中心线与禾苗H11相连,眼睛为同心圆,额头向两个方向分别均匀地分布着7条刻痕,并相互交叉形成渔网状,面部有纵横交错的线条。

R10整个人面类似于菱形,高度为93cm、宽度为55cm,眼睛为同心圆,眼睛上方分别有两条线与头顶相连。

R11整个人面成方形,高度为48cm,宽度为30cm,眼睛为同心圆;头顶有6条向外发射的线条。嘴部的刻痕,在视觉上已经斑驳不清,根据线描图嘴部有7条竖刻痕。

R12在岩体上已斑驳不清,根据线描图眼睛、嘴均为圆形,除轮廓外,头顶有四条竖立的线条。

R13高度为64cm、宽度为21cm,上有三个圆环形分别形成眼睛和嘴部,类似于骷髅状,身体呈三角形与头部相连,身体上有一个圆环和7条横纹。

图9. 将军崖岩画第一组部分图像

R14位于R6的右侧,从原始的线描图上可以看出,R14与本组其它人面像在风格上有所差异,与第五组的人面像在造型上相似性较大。

R15高度为25cm、宽度为34cm,眼睛为同心圆,眉毛与鼻相连,下面有禾苗但与禾苗没有连接线。

R16高度为50cm,宽度为43cm,眼睛为圆环,眉毛与鼻子相连。

第一组中共有禾苗14个,造型皆为倒三角形,除了H1上端有横向的线条使图案形成封闭图形外,其余的禾苗图形顶部均为开放式。在14个禾苗图形中,各个图形的主要差别在于下部的线条组成方式的差异和上部的线条数量之差异。总体而言,上部线条基本长度一致,偶有中间长、两边稍短,视觉上顶端呈弧状的造型。

H1高度为41cm、最宽处为27cm,位于画面的最西侧,中间禾苗部分高度为20cm。除外框外,上部有6条刻痕,根部有三道水平方向的刻痕,其中竖直方向中间位置的禾苗刻痕与根部最上方的禾苗刻痕相交叉,整个图像呈闭合状态的倒三角形,也是本组中唯一呈闭合状态的禾苗图像。

H2与人面R1相连;高度为16cm、最宽处为15cm,呈开放式,禾苗部分共有6条刻痕,其中第四条刻痕与人面像R1相连。

H3高度为32cm、宽度为16cm,禾苗共有5条刻痕,在禾苗的右下方有两个水平排列的直径为4cm的凹穴。

H4宽度为28cm、高度为46cm,除边框外,禾苗上部有7条刻痕,下部交叉的线条成米字形纹饰。

H5高度为50cm,宽度为41cm,呈倒三角形,除边框外,禾苗上部有6条刻痕,高度为34cm,禾苗根部呈米字符。H5与人面R2、R3相连。

H6高度为16cm、宽度为15 cm,中间有5条刻痕,倒三角开放式。

H7与人面R7相连,宽42cm高48cm,上部8条刻痕,下部为水平横线。

H8宽度为40cm、高度为46cm,上面共有10条,下面有6个横线形成根部。

H9已经斑驳不清。

H10高度为30cm、宽度为32cm,除边框外,禾苗上部有6条刻痕。

H11与人面R9相连,高度为31cm、宽度为21cm,除边框不计,中间共有5条刻痕。

H12位于画面的右侧,高度为40cm,宽度为27cm,倒三角形,除边框不计,内有4刻痕。

H13高度为度为34cm,宽度为21cm,除边框不计,内部有6条刻痕。

H14高度为36cm,宽度为19cm,除边框不计,内部有6条刻痕。

在将军崖岩画第一组中,其中有五个人面像也是本组的主图,都有一条线与禾苗直接相连。第一组除了人面像、禾苗还有一个太阳图形(T1):其周围分布着11条芒线;两个米字符(F1、F2)在第一组岩画中还散落着几十个凹穴,有的凹穴三个一组,成正三角或倒三角形,从视觉上类似于眼睛和嘴,在造型上具有人面像的一些元素特征。

图10. 将军崖第二组岩画全景图及部分图像

(二)将军崖岩画第二组

第二组岩画位于岩体的南侧,长9米、宽9米。有太阳图形、凹穴、“子午线”、人面像等。由于目前这副岩画已经斑驳不清,有些图像或符号无从辨识,就几个尚可辨识的典型图像进行论述。

太阳图像是第二组岩画中的主要类型之一,具体数据如下:

T1 内圆直径4厘米,外圆直径10厘米,有20条放射线表示光芒。

图11. 将军崖第二组岩画线描图

T2 是三个太阳中最大的一个,由三个同心圆圆环和圆环外的23条芒线组成。整个图像的直径为28cm,其中同心圆的外环直径为12cm、内环直径为6.5cm,最里面凹穴状内径为3cm。

T3由两个同心圆圆环和14条芒线组成。

T4、T5位于上述T1-T3的左下方,在T4、T5的上方各有一个横条形圆环,中间都为同心圆,T4有18根芒线,T5有15根芒线。

T6、T7都是由一个圆环和芒线组成;其中T6周围有18条芒线,T7周围有17条芒线。

第二组比较清晰辨识的同心圆数据如下:

X1:外环的直径为15cm、内环直径为6cm。

X2: 外环的直径为15cm、内环直径为7cm。

X3: 外环的直径为14cm、内环直径为7cm,是磨刻深度较深的一个同心圆,深度为:2.5cm。

X4:外环的直径为9cm、内环直径为4cm。

X5:外环的直径为15cm、内环直径为4cm。

X6: 外环的直径为15cm、内环直径为6cm。

X7:外环的直径为14cm、内环直径为5cm。

第二组共有人面像16个,几个尚能比较清晰辨识的数据如下:

R1:人面像的宽度为8cm、高度为:12cm、深度为0.5cm;其中眼睛的内环直径3cm。

R7:人面像的宽度为30cm、高度为34cm,西边眼睛直径11cm,东边眼睛直径10cm;鼻孔直径是6cm、嘴巴宽度为19cm。

R8:人面像的宽度为30cm、高46cm,眼睛直径14cm,两眼之间距离为30cm;西边鼻孔直径为7.5cm,东边鼻孔直径为5.5cm。

R10:人面像的宽度为27cm、高为34cm。

R11: 斑驳不清,不易测量。

R12: 人面像的宽度为28cm、高度为:43cm,眼睛直径10.5cm、嘴巴18cm。

第二组中辨识度比较高的符号F8:位于R12与R13之间,高度为28cm,宽度为31cm,外面一个圆环,里面是一个“大”字形刻痕。

“银河”:长6.2米,之所以称其为“银河”是由于在岩面上一条磨的银白色发亮的带状区域,其上分布着太阳、同心圆、凹穴、刻线等,但刻线与凹穴并没有连接。对于“银河”是古人创造还是今人所为,有不同的说法,在访谈中,谈及“银河”村民都有关于他们⑥幼年时在岩面上“滑滑梯”的经历,至于“银河”所处岩面的光亮度是不是由于“滑滑梯”引起的尚无定论。

“子午线”:在第二组的偏东侧位置有一个长长的人工磨制的凹槽,约定俗成地称为“子午线”,长度为5.5米,其方向与现在的子午线误差仅为3°55′88″。子午线周围分布着月牙形、凹穴、同心圆、太阳等图像。

根据原连云港市博物馆副馆长、分管业务工作的刘凤桂介绍,在发现将军崖之初忽略了凹穴岩画,对凹穴岩画的重视是从本世纪初开始的。所以在将军崖岩画第一组发现之后,第二组岩画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其中的凹穴。对其研究和保护并未提高到人面像的层面,加之人为踩踏和自然侵蚀等因素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图12. 左图为将军崖第三组岩画的位置,右图为第三组中的人面像R11。

图13. 将军崖岩画第三组线描图

(三)将军崖岩画第三组

将军崖岩画第三组位于山包的顶部偏东侧,整幅岩画长2.2米、宽2米,距离第四组的S1大约5米,第三组以人面像为主,共16个,其中R1、R2、R4、R6、R7、R9、R11、R14有面部轮廓,R3、R5、R8、R10、R12、R13、R15、R16没有面部轮廓。此外,画面中还散落着一些凹穴和符号。

由于观光木栈道仅高于第三组岩画20cm且没有护栏,第三组岩画处于完全水平的岩面之上,这造成第三组岩画人为破坏、踩踏最为严重(如图12),现已斑驳不清,不易一一辨识。线描图是根据早年拓片绘成,本组在对清晰图像辨别的基础上以线描图为辅助的底本,对画面进行分析。R11:是第三组岩画中目前最为清晰、也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人面像;宽度(南北)为23.5cm、高度(东西)为29cm,整个图像中最深处刻痕为1.5cm。整个造型类似于苹果状,眼睛为两个圆凹穴,有类似鼻嘴的刻画,头顶上有三根射线和两个圆凹。

在笔者对周边村民的访谈中,对人面像R11的言说颇多,H姓老人认为R11是女娲的化身也是母系社会女性始祖的象征,是将军崖岩画中最古老和最重要的一个图像。当然,这种描述只是当地村民对于本地文化的构建和想象,但却反映出将军崖岩画在当地人观念中的样貌,同时这也是一种文化的再生产,藉此增强地方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心。

(四)将军崖岩画第四组

图14. 将军崖第四组岩画及面西、面东拍摄的不同视图

图15. 将军崖第四组岩画线描

将军崖岩画第四组由“一大三小”四块石头和位于这些石头下方的方格纹、凹穴组成。(如图14、15)四块石头自东向西的编号为S1、S2、S3、S4;最大的一块石头S1南北长4.3米,东西长2.2米,最高点距离岩面高度为1.9米,整个石头与岩面成60°角,向西倾斜。S1与S2之间距离3米,S2:2.2X1.4米,最高点距离地面高度为1.05米,成龟背状。S3:1.5X1.6米,最高点距离地面高度为1.1米,位于S2的西侧,并搭于S2的边缘之上。S4:1.2米X2.4米,成长形,最高点距离地面高度为1.1米, S4位于S2的西南侧,依靠于S2之上。在S4上共有18个可清晰辨识的凹穴,大小不等。

这“一大三小”四块石头当地人称为“石祖”,在上个世纪50年代开山采石的时候被当地居民采走,但未能将其击碎便认为其有灵性不敢再进行破坏,并加以保护;1982年前后在当地文物部门的协助下用钢绳索将其运回将军崖之上,现在仍然可以看到当时在石头上打洞和用钢绳索勒的痕迹。由于其所在位置在近期发生了移动和变化,故后文中并未对其的位置和组合排列结构进行探讨。此外,在第四组附近的地表上和S1、S2的岩面上,有黑色覆盖于岩体之上,黑色的形成并非是民间所言的火烧所致,而是由于在水分(雨水等)、微生物(微生物会利用锰来维持他们的新陈代谢)共同的作用下所形成的锰元素的堆积。

图16. 第四组S4岩体上的凹穴

如图16,S4上的凹穴由西向东依次编号为:A1至 A18:A1直径为 8.5cm,深度为:3.5。A2直径为7cm,深度为2cm。A3直径为13cm,深度为5cm。A4直径为20cm,深度为8cm。A5直径为10cm,深度为8cm。A6为半圆形,南北的长度为6cm、东西的长度为3.5cm、深度为3cm。A7南北的长度为7cm,东西的长度为10cm,深度为2.5cm。A8直径为7cm,深度为0.5cm。A9直径为6.5cm,深度为3cm。A10直径为10.5cm,深度为7cm。A11直径为15cm,深度为9cm。A12磨蚀的比较严重,基本和岩面持平,其直径为5cm,深度为0.2cm。A13直径为11cm,深度为6cm。A14直径为5cm,深度为2.5cm。A15直径为4cm,深度为1cm。A16直径为9cm,深度为6cm。A17直径为15cm,深度为10cm。A18直径为7.5cm,深度为1.5cm。A19在一个斜面上,直径为7cm,最深处的深度为6cm。在这块岩石上(S4)其中A3、A4、A5三个凹穴相连,东西长31cm,南北长32cm。岩石的部分岩面覆盖有黑色,尤其是A9、A10、A12黑色较多。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组的凹穴与第二组的凹穴不同,第二组的为“浅凹穴”,本组的凹穴为“杯状穴”。不同类型的凹穴其年代、在仪式中的作用、所表征的文化意涵通常也有所差异。

图17. 将军崖岩画第四组 部分方格纹

在四块大石的下方有9个不尽相同的方格纹,又常被称作“米格”或“棋盘”:

F1:50x38cm,方框内有九个凹穴,呈三纵三横平行排列,方框内的9个凹穴大小基本相似,直径约为5cm。另外,在方框的西侧有一个稍大一些的9x8cm的凹穴并与方框相连。

F2:36x35cm,由三个大小不一的方框相套而成,其中最内部的方框边长为10cm,中间的方框边长为21cm;对角线呈十字交叉状,从最大方框的角穿过中间方框的角止于最内侧方框的角。最外侧角到最内侧角长度为19cm;垂直穿越方框的竖线,从最内侧边框到最外侧边框的长度为14cm。

F3:30x50cm,在造型上与F2相同。其中最内部的方框边长为:6cm,中间的方框边长为17cm,内侧边框到外侧边框的垂直竖线为13cm,内侧角到外侧角斜线的长度为18cm。

F4:16x15cm,方框内有两横两竖相互交叉的线条形成类似的九宫格,每个方格的单边长度约为4.5cm左右。

F5: 30x50cm,在造型上与F2相同。图形南北稍长于东西,其中最内部的方框边南北走向的线条长为11cm,中间方框南北走向的线条长为17cm,从最内侧角到最外侧角长度为17cm,垂直于方框的线,从内侧方框到外侧方框长度为11cm。

F6:27x32cm,在造型上与F2相同。其中最内侧的方框边长为11cm,中间的方框边长为20cm,垂直于最内侧和最外侧边框的线条为9cm,连接最内侧角和最外侧角的对角线长度为12cm。

F7:35x34.5,方框内分别有三条横线和三条竖线相互交叉,形成四个“米”字。在方框的最中间位置有一个直径为2.5cm的凹穴,其线条交叉形成小方格单边的长度在8-9cm之间。

F8:28x28cm,一个方框。

F9:10x10cm,方形外框内有交叉的十字对角线。

此外,在F5的西北角方向有一个直径约为4.5cm、深度为1.5cm的凹穴,即在F4、F5、F6之间的位置。此凹穴独立存在,与方框不相连接。在F8方框的东北角,有一直径为6cm的圆环。

在这一组岩画中方格纹共有9个,其中F2、F3、F5、F6造型相同,也即本组共出现了6个不同造型的方格纹。除F8为一个方格框外,其余的8个方格其内部的线条,在对图形的分割上均左右、上下对称。

(五)将军崖岩画第五组

第五组岩画由2006年当地村民马维红发现并上报,它位于将军崖山体的顶部,岩画刻制于南北长7.7米,高0.5—1.8米的一个岩石侧壁上,画面面向西北方向。在本组的图像划分上,如R3、R13、R14、R15等图像,中间一个长形的圆环两边两个类似眼睛的圆环,也有学者认为这种图像与“男根”有一定的关联性,但基于这类图像的造型是本组人面像图形主体部分的简化和抽象,在本组中这类图像归于人面像的范畴之中。此外,本组还有相当数量的凹穴散落画面其中,根据凹穴的排列方式,三个凹穴组合形成正三角形或倒三角形的划归为一个图像,如F1、F2、F3等,另外,其它的凹穴组合和线条组成的不规则图像都统称为符号,以F开头。如此,本组中共有人面像20个,符号14个,以及一些散落其中的单体凹穴、同心圆。

如图18将军崖岩画第五组的正摄影像,从图像中可以看出,将军崖第五组与前四组不在同一块岩石上,它位于将军崖后山山顶的大石之上,由于尚无上山之路加之沿途岩壁陡峭和植被覆盖,少有人到达,且2006年才发现此组岩画,所以外界对此的了解、关注、研究都较少。本组岩画保存也较好,相对前四组而言,几乎没有遭到人为的破坏,敲砸过程中产生的打击点的痕迹尚在。

图18. 将军崖岩画第五组 正摄影像

图19. 将军崖岩画第五组 全景照片

本组中典型图形的具体信息如下:

将军崖第五组的人面像R1、R6、R7、R8、R9、R12眼睛呈圆形或椭圆形双目同心圆,嘴巴内有刻画的竖线条,从拓片上辨识,线条大多为3条,其中R6、R12为4条。由于自然风化的原因,于2015年考察中,可清晰辨别测量的有:R6为 22×30cm、R7为 35×42cm、R9为 22×20cm、R12为40×40cm。另外,R2、R4、R5、R11、眼睛呈圆形或椭圆形双目同心圆,鼻子有几条垂直刻线组成,嘴巴内无刻画的竖线条。R3、R13、R14、R15、R16、R18、R19、R20取了以上两类人面像图形的核心图形部分,其中R13的尺寸为19×22cm。

将军崖第五组的符号F1、F2、F3、F6、F10、F11、F14为凹穴组成的正三角形或倒三角形组合,状均匀排列。 F9一个封闭形线条组成的不规则图形,左侧高度为18cm,右侧高度为16cm、宽度为33cm、磨刻的最深处深度为3cm。凹穴直径在4.5cm左右,深度为2cm。F4、F5:中间一个凹穴,上部成半弧形并排着5个凹穴,凹穴大小相似,直径在:5cm左右,深度为2cm。F7类似于禾苗图形,有三个线条呈发散状,线条的末端各有一个凹穴。F8为凹穴组合,中间有一个大的凹穴、周围有10个相对小的一点凹穴呈圆环

图20. 将军崖岩画第五组 部分图像

图21. 将军崖岩画第五组线描图

四、将军崖岩画的图像统计与分析

如表1,在将军崖现存在五组岩画中,人面像除了第四组之外,都有出现。但各组中人面像的形式不一,尤其是第一组中共有16个人面像且风格有所差异;在第二组、第三组和第五组中出现的人面像,组内的风格是基本一致的。稻作图形只在第一组出现,且有5个稻作与人面相连。方格纹仅在第四组中出现,也是第四组的主要图像。凹穴在五组中均有出现,但具体的形式不同,在第一组凹穴只是伴生图形。第二组凹穴数量最多,排列成一条6.2米长的带状,似“银河”与人面像一起形成第二组的主要画面。第四组中凹穴位于一个“石社”之上,尺寸、深度都较大,为“杯状穴”,其中最大的为A4直径20cm。在第五组中凹穴也是伴生图形但相比第一组在画面中所占的比重有所增加,并出现了凹穴组合而成的半梅花形和梅花形,方格纹只在第四组集中出现。

基于连云港市重点文物保护研究所的拓片资料⑦和笔者的田野调查、影像数据,对将军崖岩画中现存较为清晰的图像进行了提取、绘制、数量计算和分类整理。一方面,面对日益风化斑驳的岩画而言,是一套完整的图像数据资料。一方面,细致完整的图像资料为岩画的风格类型、图像变迁、意涵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表2. 现存将军崖岩画中出现的主要人面像

以上是对将军崖岩画主要图像的梳理,基于漫漫历史之中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的变化以及自上个世纪初以来锦屏山地区磷矿开采造成的山体破坏,目前尚不能明确将军崖及其周边有多少岩画泯然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现存的岩画,尤其是第三组和第二组已严重风化部分图像辨识困难。基于样本的总体数量和每种类型岩画的数量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均未能确切的统计,所以本文未对此做进一步的百分比统计分析,仅以目前所存世的材料为基础以辨识度高的图像为主体进行分析和阐释。

表3. 现存将军崖岩画中出现的主要禾苗图像

表4. 现存将军崖岩画中出现的主要符号

五、将军崖岩画的制作方法

岩画可分为岩绘和岩刻两类。岩绘主要指用颜料绘于洞穴或崖壁之上,颜料多为红色,常由赤铁矿、动物血、动物脂肪、植物等混合而成,根据不同的区域和就地取材具体组成成分也有所差异。在中国从东北的大兴安岭到西南的广西花山、云南沧源等岩绘类岩画皆以红色为主;而在北欧、印度、澳大利亚和南部非洲彩绘岩画还常见白色、黑色,偶见黄色、绿色等。岩刻类岩画主要指用工具在岩壁或岩面上加工而成,在世界范围内岩刻画分布比较广泛,在中国岩刻主要集中在阴山、贺兰山,西北地区、中部平原和东南部沿海,在表现形式上,除凹穴类岩画均为岩刻外,其他如动物岩画、人面像、抽象几何纹在岩绘和岩刻中均会出现,只是因所在地域不同而类型各有侧重。

犹如石器工具的演进一般,制作岩刻类岩画所使用的不同工具和加工方式可以表征出不同的生产力和生产技术。通过对岩刻类岩画刻痕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所使用的工具会有所不同,而工具的背后又带有丰富的信息。如在同一岩画点用金属工具制作的岩画要比用石器制作的岩画年代晚。用石器制作的岩画又可细分为不同的方法,如敲击(通常刻痕呈现密集的麻点)、凿刻、磨刻、先凿后磨等。在对制作方法探讨的基础上再结合岩刻所在岩体和周边可资使用的工具,我们可以推断出原始先民在与自然环境的搏斗与适应中,如何用技术雕刻他们的信仰。

将军崖的岩体为混合片麻岩(主要组成成份为白云石英片岩、石英岩、大理岩等),硬度在摩尔6-7之间,比当地的石英石的硬度要低。因此,原始先民使用石英类石器工具完全可以在岩画上凿出图像。在将军崖岩画中存在着不同的制作方法:如敲凿法:即用尖锐的石器在岩面上呈点状凿刻,通常点呈现出圆形或者是不规则的多面形,通过点形成面来体现出岩画的图像,敲凿的断面通常呈现U形。磨刻法:用石器或金属工具磨制,磨制痕迹的断面通常呈现V形等。[5](127-133)不同的制作方法对应于不同的画面和时代,通常我们认为敲凿法较为古老,也是将军崖岩画第五组的制作方法。之后是磨刻法,如将军崖岩画第一组的主体人面像有明显的磨蚀痕迹,用的就是凿磨法。在将军崖岩画中,除了有石器制作工具,还有金属工具参与了制作,如将军崖岩画第四组的方格纹,尤其是F2、F3、F4、F5、F6、F7从图像的刻痕上可以判断是由金属工具制作而成。

表5. 将军崖岩画中出现的三种主要的制作方法

六、结语

岩画作为早期人类对世界观和自我的表达,是人类思想、思维过程和对演进理解的现实的折射。对岩画的“阅读”是我们探知史前文化方方面面的一个通道,生动古朴的画面中刻画着先民们对丰产和繁衍的祈求,古拙的石器击打在岩面上承载着人类初期的奋斗与热情、历史与记忆!本文通过访谈和相关文字资料的梳理对将军崖岩画发现至今的脉络进行了书写,并按照将军崖已有的分组形式对其进行了测量、绘图和三维扫描。对将军崖各组中出现的图形进行了分类提取和梳理,根据田野调查中的现场观察,对将军崖岩画中的刻痕及其制作方法和相对年代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同时,准确详实的数据资料避免了在对将军崖岩画研究中以第一组的人面像代替将军崖岩画这种以部分代整体的现象;为以后对将军崖岩画的分析和图像风格类型的比较研究提供了相对准确的一手资料,也将为钩沉于漫漫历史长河中的图像意涵提供研究的基础。

注 释:

①引自俞伟超连云港考察记录资料,由连云港市重点文物保护所提供。

②由于“将军骑马图”已泯然于历史之中,目前只能从当地老年人的描述中获知一二,所以尚无法证实其属于岩画的范畴还是属于历史时期石刻造像,但这一遗址因其而得名并沿用至今。

③本文中所有将军崖岩画正摄及侧摄影像皆由笔者摄于2016年9月30日,拍摄设备:无人机Trimble UX5。

④本文图像编号方式为:组-人面像(R)/禾苗(H)/太阳(T)/符号(F)/凹穴、同心圆(A)-数字。例如:将军崖岩画第一组第三个人面像:编号为1-R3。将军崖岩画第二组第三个太阳纹:编号为2-T3。方格纹、米字符等其他抽象符号归为符号类;凹穴的编号为组-A,部分凹穴不进行数字顺序的排列。后文中编号皆按此方式进行标注。

⑤图像由高伟根据拓片绘制,本文对图像编号进行了重新编排,如原图像区分了人面像、鸟面、兽面等内容;基于本文所用“人面像”一词为目前国内岩画学界对其约定俗成的广义意涵,即具有面部特征的岩画图像。故文本对此类图像的编号,同一用人面像。且基于笔者认为对于岩画的研究中区分人面像、鸟面、兽面还需要更多的有力证据之支持,是重新调整图像编号的原因之一。

⑥笔者采访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出生的不同年龄层的人皆有“滑滑梯”的记忆。

⑦将军崖岩画拓片在发现之初由连云港市博物馆的刘洪石、武可荣、丁义珍等人拓制,之后连云港市重点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高伟再次拓制了一部分,为将军崖岩画的研究留存了宝贵的图像资料。之后,由于将军崖岩画的风化、以及列为国家级文保单位之后,禁止在文物上打拓片之规定,目前将军崖岩画的拓片资料极少,可谓弥足珍贵,现将军崖部分拓片资料被南京博物院和国家海洋博物馆收藏。

[1]E. Goodall, Proceedings and Transactions of the Rhodesian Scientific Association: "Domestic Animals in rock art"1946(41).

[2](北魏)郦道元.水经注[M].陈桥驿校,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3.

[3]连云港市发现三千年前的岩画遗迹[N].人民日报,1981年4月1日.

[4]Emmanuel Anati.World Rock Art: The primordial language[M].Oxford:Archaeopress Archaeology. 1994.

[5]李福顺.中国岩画创作中的审美追求[J].文艺研究.1991(3).(在岩刻类岩画的制作方法分类上,目前岩画界有多种观点;本文借鉴了美术史学家李福顺教授的分类方式,作为对将军崖岩画制作方法分析之参照。)

猜你喜欢
刻痕锦屏禾苗
无题
揠苗助长
小熊的家
记忆刻痕
禾苗上的露珠
药片有刻痕 能掰不能嚼
激光如何放唱片
奉化市锦屏中心小学
有趣的折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