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维东
【关键词】 职校生;学习障碍;状况;表现;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20—0083—01
目前,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基本上是未被普通高中录取的文化课成绩相对较低的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后,部分学生不能很快地调整落榜的心态,学习上缺乏目标,进取心不足,这严重影响着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
为了准确把握当前职校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途径,笔者通过调查问卷、与学生谈话等方式,对学校一年级部分学生存在的学习障碍及如何消除这些障碍进行了抽样调查。
一、报考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与心理状况分析
1. 成绩较好,但家境不好,想早点自立减轻家庭负担,所以报考中职学校的学生占3%。
2. 初中学习成绩较好,有把握考取高中,但中考意外失利后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占6%。
3. 初中时学习偏科,对有些科目不喜欢或学起来吃力,女生多为数学、物理学科,男生多为英语、语文学科,中考成绩不高,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占20%。
4. 基础差、成绩差、不爱学习、没有好的学习习惯的学生占45%。
5. 受家庭影响,如单亲家庭,父母感情不和,家教不好,家境贫寒等,导致自卑、性格孤僻、自我封闭,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占15%。
6. 其他原因,如智力因素、奉父母之命报考等,占10%。
二、入校后学习障碍的表现
1. 没有目标。学生不知为什么学,为谁而学,对到底是要学技能还是学文化课不清楚。还有的学生是奉父母之命来校读书,学习自觉性不高,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只是为了应付家长或老师。
2. 自卑感强。部分学生畏惧学习,对自己失去信心,放任自流,不思进取,抱着混日子的想法。
3. 没有毅力,不能持之以恒,自己管不住自己。这突出表现在处理学习与娱乐的关系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迷恋电子游戏、上网,经常出入网吧玩游戏、聊天。
4. 内心孤独。家长、教师关心不够,学生有很多困惑、感受无处诉说,无人指点。
5. 对教学方式不适应或不满。部分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方式单一,不能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仍沿用传统的 “满堂灌”、“抱着走”的教学方法;有些教师只是告诉学生一些现成的结论,而不是教给学生一些研究方法,学生只能机械应付。
6. 教师态度偏激。教师对学生流露出讨厌、反感的情绪,常给予批评、指责,即使学生做得对也吝于表扬,或者对这类学生放任自流,教学活动中往往忽略他们的存在。长此以往,学生自然就会产生逆反、厌学、自卑和冷漠的心理,学业荒废。
三、消除中职学生学习障碍的对策
1. 抓好入学教育。不少学生在进入中职学校后,不懂得如何重塑自己,实现自我价值;不懂得在职业学校学习也能为自己的未来奠定成功的基础。而抓好入学教育,能够让学生在一开始就较好地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设定自己的发展目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自信心和求知欲。
2. 压缩文化课课时,取消全市统一的教学检查。笔者认为,可取消市级的中职文化教育(语、数、外)的统一教学检查,各学校可根据本校的专业特点及市场需求安排文化课课时。
3. 语、数、外基础课走分层教学的道路。在新生入学后,对学生的语文、英语、数学等学科基础进行统测,再根据成绩的高低分就业班与升学班,升学班的课程设置应加大基础课课时,为以后升入高职打基础,就业班可压缩基础课课时,让学生尽早接触专业知识,摆脱自身基础太差的困扰,这样学生各取所需,目标明确,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有所提高。
4. 在课程设置上,積极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人文课程相结合的课程框架。建立不同类型课程之间统一的、内在的逻辑关系,从劳动力市场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开发新的综合课程,教材内容密切联系实际,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尤其是要凸显行业、企业生产中的主流技术。
5. 在教学安排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职业技能训练,体现专业实践的全过程、全方位性,将学生在校专业学习过程与职业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在职业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在专业教学过程管理中,邀请行业专业人员参与学校专业过程管理,指导专业教学。
6. 在实验实训上,借鉴职教实训模式,实施分层次、分阶段的专业技能训练活动。学校应进一步配齐骨干专业的实训教学设施,并加强与职业培训机构及行业、企业的联系和合作,建立专业实训基地,发挥行业的指导作用,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7.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言行举止得当,语言幽默风趣,学生就会慢慢接近教师,并逐渐接受教师所讲的知识。
编辑:孟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