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柱兰
摘 要:诵读是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欣赏品味的渠道,学生在诵读中可以感受、领悟、鉴赏文本之美,让他们在审美视野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诵读进行审美教育,在潜移默化的诵读中学生的能力会得到提升。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诵读教学的现状,从以情生情、移情想象、还原比较、深层对话等角度,阐述了审美视野下小学语文诵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诵读教学;审美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10B-0088-02
诵读是累积知识、培养语感、形成能力、提高素养的重要渠道,学生在诵读的同时,能把握节奏、丰富情感、加深感悟、丰富想象,提高审美情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然而在许多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无视声调、节奏、情感,使诵读变得“寡然无味”,丧失了美感,扼杀了学生的审美创造力,或“越俎代庖”,以教师的思维替代学生的思考,忽视了心灵思维的培植,学生的审美体验被架空,没有情感的投入。久而久之,学生的诵读体验、理解能力变得日益弱化,审美能力被遏制、钝化。
一、小学语文诵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过于崇尚工具性
语文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如果教师只关注机械地理解词句,放逐了诵读这样一个对文字生发感悟、丰富情感的渠道,就会使文本的人性之美、情趣之美变得黯然失色,没有生命活力。文学作品被人为肢解,审美“缺位”,再美的人、事、物也会变得毫无情感。
(二)忽视了审美的能动性
大自然为我们呈现出丰富的感性材料,但我们却很少带领学生亲近自然,进行美感体验的活动。教师可以借助情感的创设、语言的描绘、文字的咀嚼引领学生在诵读中勾勒文本的形象,衍生文本的意义。部分教师机械地将教学过程变为背景介绍、词句讲解、主题分析,忽视了学生的审美能动性,忽视了学生的感悟、想象。
(三)忽视了诵读的审美性
文本中情感的流露都借助于语言去实现,从而能“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以美的规律指导诵读能提升言语智慧,获得审美体验,但部分教师的诵读缺乏审美,缺少灵动的美学意味,用单调的语气、技巧、方法诵读,无法激起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
二、小学语文诵读审美教学的生成策略
审美是学生对文本感知、欣赏的过程,也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过程,教师要引领学生开展与文本的对话,要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充分感受文本之美。
(一)以情生情,产生审美情境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充盈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学生诵读的过程,也是体验文本情感内涵的过程,是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文本之中,实现互相敞开、彼此交融、产生共鸣的过程。学生在诵读文本时,通过对文字的品读、音乐的渲染、画面的再现,来调动视觉、听觉等感官参与,让语文之美与音乐、美术、戏剧等艺术充分融合,构建诗意的语文诵读教学,让学生进入作品获得审美感知。教者以问题引导学生“生情”,融入文本之中,产生积极的审美体验。如在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露珠》的教学中,教者播放配乐图片,让学生诵读并感知“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小露珠?”(可爱的、漂亮的、晶莹透亮的……)教者让学生趴在桌子上,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天快黑的情景,边听讲、边想象,再说说看到了什么?又大又亮的小露珠把谁吸引来了?它们是怎样和小露珠打招呼的?你读出了什么样的小露珠?(闪亮、透明、圆润)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吧。阳光下的小露珠给万物带来了哪些美丽?你觉得小露珠美吗?美在哪里?教者带领学生诵读文本,感受小露珠外形之美,体会其牺牲自己,把美丽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二)移情想象,深化审美意蕴
“一切景语皆情语”,文学作品皆以具体的艺术形象打动人心,教师要引领学生透过语言表象,将文本、生活、作者、自己联系在一起,勾勒出丰富鲜明的表象。基于审美视野下的小学语文诵读教学,要从文本的形象出发,引领学生对作品进行审美与鉴赏,教师要为他们提供激发想象力的环境,增强他们对艺术形象的感受能力。如在《望洞庭》的教学中,教者先让学生收集洞庭湖的资料,再以多媒体呈现洞庭湖的画面,让学生看到了洞庭湖的天空、明月、湖水等景物,并用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学生会结合图片和自己的理解,说出月明星稀、皓月当空、风清月朗等词,教师用PowerPoint呈现“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朦朦胧胧、水天一色、宁静和谐”等词,增加学生的积累。教者让学生诵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的理解,学生对“潭面无风镜未磨”不太理解,教者适时讲解“镜未磨”是什么意思,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学生可以想象湖面上没有一点风,朦朦胧胧,如同一面没有磨拭的铜镜。通过想象,学生也不难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了,自然会感受到月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一件精美绝倫的工艺品的景象。
(三)还原比较,丰富审美途径
比较,也是一种品尝言语的行为。教师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引领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咀嚼文字,对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置换,精心品味,以还原文本、唤醒人物等手段,在文本的细微处领略语言表达的精妙。如在《天游峰的扫路人》的教学中,教者呈现天游峰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其特点,接着让学生品读“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学生从中读出高、险。为了让学生深入感悟其“险”,教者让学生尝试用“扔”“挂”“垂”等词置换,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认为用“扔”字欠妥,与后面的“银丝”搭配不当。教者适时引导,“垂”“挂”也能给人以陡峭之感,但结合后文的“飘飘悠悠”这个词,用“抛”字就会更贴切,更能让学生感觉到九百多级石梯在空中摇摇晃晃的感觉。学生通过对比,从而感受用“抛”字的精准,感受到天游峰特有的陡峭、窄小、轻飘,让人望字而生畏。
(四)深层对话,提升审美感悟
对话是诵读审美教学方式之一,是基于学生对诵读内容感悟、诵读情感体验、诵读技巧运用的基础上的讨论与交流,是一种经验的共享,是一种视域的融合。教师在预设时深度解读文本,挖掘文本内涵,反复咀嚼,深入鉴赏,沉淀对诵读文本的深度理解。教师在提升学生的诵读感悟时,可以建立有价值、有意义的深度对话。如在《九寨沟》的教学中,教者抓住词语进行赏析:
师:如何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文本内容,你会用哪四个词语?
生: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
师:如果用一个词概括课文内容,你觉得用哪个词语?
生:人间仙境。
师:哪段文字写了“雪峰插云”?
生: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
师:哪段文字写了“古木参天”?
生:……
师:作者如何写“平湖飞瀑”?你喜欢哪些句子?
生:我喜欢“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作者将“湖泊”比作“宝石”,美丽极了。
生:我喜欢“……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令人读来朗朗上口。
生:我喜欢“……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写出湖水的清澈透明,令人神往。
教者通过追问,引导学生去读、去赏、去想象、去旅行,让学生从“抽象”走向“具象”,也将对话引向深入,让学生感受“九寨归来不看山”,感受作者写作的奥妙。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语感、提升素养的过程。教师要以读为本,将诵读教学与审美结合起来,激活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想象,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在感悟、体验、沉思、涵咏中熏陶人文情怀,提升审美趣味。
参考文献:
[1]陆华山.走向生本的言语实践[J].辽宁教育,2010,(5).
[2]夏峥嵘.于语言细微处见语文精神[J].中学语文,2010,(10).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