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秀明
摘 要:幼儿园生活是孩子跨入社会的第一步,也是人生中的重要一步。对幼儿入园焦虑现象和原因进行准确把握,找出缓解焦虑的对策,是幼儿教育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幼儿;焦虑;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10B-0032-02
3周岁是幼儿开始幼儿园集体生活的最佳时期,是幼儿社会化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步,这是孩子人生中第一次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离开父母亲人的怀抱,独自一人进入幼儿园大环境,接触老师和小朋友们。这时,孩子要适应陌生环境,要懂得和小朋友相处,要学会和老师交流,要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一时间必然会产生一系列不良情感,如不安、孤独、焦急和悲伤等,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幼儿入园焦虑,也可以称之为幼儿分离焦虑。
一、 幼儿入园焦虑的现象
幼儿入园分离焦虑属于一种情绪障碍,主要表现为幼儿害怕与自己的亲人分离,害怕独自一人与陌生的老师和小伙伴生活。幼儿焦虑表现分为以下几种:
(一)幼儿严重依恋父母亲人或者其他日常养育人员,情绪变化无常、哭闹不止、极度不愿意去幼儿园
有的幼儿得知要去幼儿园或者一接近幼儿园附近就出现不良情绪,表现为哭闹、厮打、喊叫等行为,更有甚者表现出以头撞墙,躺地打滚,撕咬或抓挠老师等激烈的伤害性行为。
(二)幼儿出现生理紊乱、内分泌失调、心理失衡现象
部分幼儿入园前在家里基本掌握了日常生活技能,但是在入园初这些自理能力往往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退化。表现为不能独立进餐,不能及时如厕,午休时间需要老师在身边安慰陪伴才能入睡,情况严重的幼儿甚至拒绝用餐,拒绝上床午睡,甚至因为恐惧胆怯或缺乏安全感而导致吃指甲,产生乱扔玩具、抢玩具、打小朋友等攻击性行为。
案例:在我所带的小班20名幼儿中90%的孩子在家能顺利如厕,可是在入园第一周时能够及时独立如厕的孩子只有30%左右,每天都会有5~6名幼儿发生尿床、尿裤子的现象,甚至会有一两个幼儿大便时不告诉老师也不如厕,直接便在裤子里或便在床上的现象。
(三)幼儿单独活动,拒绝融入集体
这一类型的孩子虽然不哭不闹,但是不愿意与老师和小朋友们进行交流,也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独自一人呆坐或远远观望,甚至表情忧伤、自言自语。这样的幼儿大多是由于家庭原因或父母教育理念的偏颇,导致幼儿生活,交友,游戏圈子很窄,限制了孩子的社交环境。所以入园后不但要面临陌生环境,又要面对如何与同龄孩子交流的问题,因而表现出一时无助焦虑的情绪。
案例:小班幼儿浩泽,因为妈妈经过很多波折才顺利生下这个宝宝,所以全家人一直以来都是謹慎地“保护”着小浩泽,很少让孩子与小伙伴玩耍,即便去了游乐场也是家人围前围后保护,生怕磕着碰着,也怕其他孩子不小心伤到自己的孩子。入园后,小浩泽拒绝融入集体,老师带着小朋友们玩“小鱼游来了”等很多游戏时,他一个人呆呆地坐着,当老师请他加入游戏时,他竟然远远地跑开了。
二、幼儿入园焦虑的原因
产生幼儿分离焦虑的原因除了幼儿自身生理和心理特点之外,还有可能有家庭、幼儿园和教师等方面的因素。
(一)幼儿自身生理和心理的原因
从孩子生理遗传角度看,孩子产生分离焦虑与其自身的气质类型和性格特质有一定的关系。性格内向甚至有自闭倾向的孩子,平时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和其他孩子进行交流,自然也不愿意和老师、同伴们交往,缺乏适应新环境的经验和兴趣。从孩子的心理发展角度看,孩子对新刺激的敏感度很高,面对幼儿园陌生的新环境、新刺激,孩子会产生一种本能的不安全感和恐惧感。
(二)家庭的原因
1.家庭对幼儿生活教育方式不科学会导致幼儿产生分离焦虑。有的家长尤其是祖辈过度溺爱孩子,家庭生活中基本上全家人都是以孩子为中心,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仅基本生活技能一点儿不会,而且霸道横行,产生唯我独尊的思想,这样的孩子极度缺少生活自理能力及同伴交往能力,必然会不适应幼儿园生活,从而产生严重的分离焦虑现象。
2.家长的焦虑情绪感染幼儿。在孩子入园阶段,家长的前期心理准备不充分,特别是当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孩子哭闹时,家长也迟迟不愿离开,甚至会伤心流泪。家长焦虑的表情、担忧的眼神、安慰的动作都会传递给孩子一种负面信息,让孩子觉得上幼儿园是令人担忧甚至可怕的事情,从而强化了幼儿的分离焦虑情绪。
(三)幼儿园的原因
有些幼儿园对缓解幼儿分离焦虑没有做好前期准备和采取积极措施,客观上对家长指导不足。
(四)幼儿教师的原因
首先,教师自身人格因素影响着幼儿焦虑感的产生,严肃刻板的教师不容易使幼儿亲近,活泼友爱的教师容易使幼儿产生依赖感。其次,教师前期对幼儿的了解和熟悉很重要,幼儿入园前对教师的熟悉程度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心理适应程度。再次,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很重要,取得家长的信任和配合更有利于消除幼儿的焦虑情绪。最后,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专业知识是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关键。
三、消除幼儿入园焦虑的对策
幼儿焦虑得不到及时关注且持续时间过长,将极大地影响幼儿对集体生活的适应,从而影响到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甚至会影响其将来的创新能力和社会性发展。所以,家长要与教师相互配合、共同协作,找到解除或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有效对策,这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及终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幼儿家长引导幼儿入园前进行心理准备、生理准备和规则准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发展影响深远。从心理上,家长需要在孩子入园前多带孩子参观幼儿园,多给孩子提供参加集体生活的机会和环境,促进幼儿与同伴间的沟通交流,讲解幼儿园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从而使孩子向往并渴望加入幼儿园。在生理和日常规则方面,家长要训练孩子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例如,脱穿衣物鞋子、洗手如厕、用餐入睡等,教育孩子听从老师指挥,自觉遵守集体规则。孩子的一日作息时间也应尽量调整,使其接近幼儿园日常作息规律,促使孩子顺利适应幼儿园生活。
(二)幼儿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幼儿的个体特点采取有效方法缓解分离焦虑
在缓解或消除幼儿入园分离焦虑中,幼儿教师发挥着关键作用。首先,幼儿更喜欢接近性格温和、活泼开朗的老师,老师的微笑和自信,特别是一个温暖的拥抱和亲吻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和归属感。其次,老师要运用专业知识组织幼儿开展适合的游戏活动,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融入到同伴玩耍的快乐氛围中。每一个孩子都有自身的特殊性,教师要善于观察,抓住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游戏活动方案,有效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第三,老师要同家长建立信任关系,减少家长的焦虑情绪,得到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家园配合双管齐下,消除孩子的分离焦虑。
(三)幼儿园要合理进行环境创设和活动安排
温馨舒适而又符合幼儿心理特点的幼儿园环境,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增加幼儿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减轻孩子的焦虑情绪。同时,合理的作息活动安排有利于新入园幼儿从家庭向幼儿园生活的平稳过渡,丰富多彩的教育游戏活动可以分散孩子的焦虑情绪,培养孩子对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兴趣。
教师与家长要同心协力,透过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现象,分析焦虑产生的原因,从而运用积极有效的对策达到缓解幼儿焦虑的目的,使孩子更快更好地过渡到幼儿园生活中,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罗增让.儿童分离焦虑的发展变化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4]杨丽珠,吴文菊.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