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电力企业的发展,生产各领域的工程采购业务逐年增多,招标已成为主要的采购方式。如何提高招标采购的监督管理水平,加大监管力度?如何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规范招标?这是招标采购工作的参与者应当迁思回虑的问题。
关键词 招标 采购 企业管理
一、采购工作中常见的“不良”情形
招标是目前国际上普遍运用的、有组织的市场交易行为。企业内广泛采用招标对工程、物资、基建等项目进行采购,更凸显节约成本、防范风险、促进提效增盈效果。但是,通过解读各类企业招标活动中出现的大量典型案例发现,在当前企业内部小环境影响下,招标工作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还存在许多不规范的现象,这些“不良”情形甚至与采购工作所倡导的“公开、公平、公正”显得如此格格不入,从而致使招标工作流于形式。
第一,招标方的“不良”情形。一是对招标方式干预。自主招标受人为因素影响,往往会采取“公开+邀请”的方式,名义上采取公开公告,实际依然采取邀请方式让潜在投标商参与报名,以获取投标资格。二是对投标商入围干预。通过量身定制投标入围条件,让关系密切或“比较听话”的几家投标商参与投标,并采用轮流中标方式,预先内定中标单位。三是对中标结果“暗处理”。一些工程项目在技术规范等内容编制上迷离惝恍、模棱两可,促使某投标商低价中标,中标后再通过对项目设计更改、工程量变更等方式对中标价进行补增,从而间接对投标商进行“补偿”。
第二,投标商的“不良”情形。一是自演“独角戏”行为。一些投标商选择私下与招标方沟通运作,打通与项目有直接利益关系人员的关系,获取最优化工程方案、标底等资料,从而使自己得到最有利筹码。二是相互“唱双簧”行为。投标商们相互事先沟通,利用串通投标来促成在投标中的主动权。招标中往往会出现同一标段中个别投标商的标书总有些“似曾相识”,标书制作出现雷同。投标商们相互事先沟通,利用串通投标来促成彼此在投标项目中的主动权。三是充当“护花使者”行为。某些投标商以对方中标获得返利或瓜分工程项目为约定,作为这些项目的弱势竞标单位进行陪标,促成某一投标商在投标过程中获得优势而中标。
第三,评标专家的“不良”情形。一是专家不专。一些评标专家存在评标专业不明确、跨专业评标等情况。二是评审素质不高。一些业务水平相对不高、不能完全胜任评标工作的人员也被抽取到评审队伍中。三是缺乏责任心。其主要表现在:在评标过程中对招标文件审查不认真,对投标单位的资质、业绩等入围资格审核把关不严,对待评审工作走马观花,敷衍了事;不能坚持原则、公正评判,扮演“听话”“听招呼”的那一类人,以听取项目所在单位或项目管理部门意见为主,迎合招标方心理评定,暗中受制,评标走过场。四是不遵守评标纪律。极个别评标专家与投标商存在“不正常”往来,经不住利益的诱惑,在评标过程中出现透露评标信息等商业秘密、混乱打分、倾向性打分等较为严重的违反评标纪律的问题,产生不廉洁风险。
二、如何加强自主招标的有效监管
通过一些成功的招标采购管理经验和企业自身实践,验证了加强招标工作的有效监管是依法管理招投标活动、推进招投标工作规范化运行的必要手段。
第一,投标商的“理”和“用”。要想做到对投标商资源的有效管控,提高投标有效率,加强招投标工作效率,应当优先做好对投标商的“理”和“用”两个关键环节。所谓“理”,是为梳理,通过建立资信信息库体系,完善准入和评价机制,形成积极的动态管理态势,对投标商进行有效梳理。有了“理”这个前提,便可给“用”奠定良好基础。企业在项目招标中“用”好信息库,对投标商情况有初步了解,评审过程中也能提供直接有效的参考,对提高工作效率也很有帮助。
第二,评标专家的“聚”和“精”。所谓“聚”,是指对评标专家的有效聚合。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和业务需求,制定研究科学的评标专家评审机制,建立统一的评标专家库。所谓“精”,是要建立动态的专家库评价体系。针对专家库的建立,配套制定相应的制度、程序、分类和分级,选拔推荐合格的评审人员,完善考评规则,制定奖惩激励措施,实现优入劣出,以提高评审的权威性。另外,企业应该积极强化对招投标从业人员的系统培训,关注廉洁意识、大局意识和综合素质,消除本位主义思想,真正做好评标专家“聚”和“精”的工作,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起到关键作用。
第三,完善招标管理“软”“硬”兼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友好的招评标环境,有利于招标工作的顺利组织和开展。招投标工作不仅需要从人员层面进行加强,更应该从招标软硬件设施建设层面上进行完善。“硬”方面,企业应该建立能满足日常开展评标需求的专用场所,功能上应该相对独立和封闭,使招评标各环节能最大限度地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进行。同时,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加强对招标现场的实时监控,有效进行全程跟踪,使后续追溯有依据、责任有落实。“软”方面,应该在如何强化招评标会务组织、评标组织管理上下功夫,制定配套的工作规范和操作流程,保证招标各环节良好衔接,体现招标工作的严肃性,营造良性招评标氛围。
三、强化招标监督作用
招标工作涉及利益关系,有利益关系自然就会产生参与者对权力的行使。因此,要规范管理,就要将权力运行置于有效监督之下,在参与者行使权力的同时,监督责任更加任重道远。
第一,紧盯招标前期。监督部门应该紧盯招标前期,参与项目调研、踏勘,参与投标商考评,对招标前期暗箱操作等一些违规行为严防死守,从源头上防止招投标过程中不规范行为的发生。
第二,督促信息公开。运用好公开这个“防腐剂”,让招标流程在大众的监督下进行,是对权力的有效分解,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因人情关系、经验主义等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其是监督工作的横向延伸。招标工作中可以利用信息化工具实现信息公开,让利益双方能够更透明地了解实质,收敛各种“小动作”,实现以公开促廉洁、促效益、促公平。
第三,跟踪项目履约。监督部门应该定期通过开展效能监察和专项检查的形式,形成常态机制,依托具体的工程项目重点对招投标工作管理流程和履职尽责情况进行摸排,发现问题及时纠偏,对发生的违规现象应该严肃追责,倒推责任,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第四,强化自身监督能力。作为招标监督人员,首先应该加强自身政治素质和职业修养,做到心胸坦荡、刚正不阿。其次,要用理论武装头脑,对招标业务相关的各类法律、制度、流程和监督重点等巩固强化。同时,还要对工程、合同、法律事务等方面进行学习和了解,正确履行监督职责,做到不缺位、不越位,对招标中各种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手里有招、工作有效。
四、结语
企业招标采购管理要从明确职责、完善制度、健全机构、强化过程管理和监督等途徑入手,切实加强对招投标活动细节的管理,做到严明纪律、多措并举、素质提高、依法监管、责任到人,从而真正实现招标采购工作的阳光、规范、有序。
(作者单位为华电国际十里泉发电厂)
[作者简介:丁明钰(1982—),男,山东枣庄人,从事企业纪检监察管理和企业招标领域监督管理工作3年,研究方向:纪检监察工作,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企业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单海涛.加强招标采购管理杜绝腐败现象[J].黑龙江史志,2007(5).
[2] 万爱国.招标投标制度在建筑市场中的应用及对策研究[J].科技世界,2014 (23).
[3] 张莹.我国招标投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浙江大学,2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