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新高度

2018-01-08 13:17鹿文文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学生主体高中数学

鹿文文

摘 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现阶段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占主导地位,而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那么,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点。而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内容多以抽象的知识为主,所以要改变高中数学课堂上的教学形式则需要更多的变形技巧。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生主体;变形技巧

高中的数学内容过于抽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会直接给学生提供公式,然后再用教科书上的例子套用这个公式。更常见的是让学生直接把公式背诵下来,然后这个类型的题就全部会做了。不得不说这种方式的效率确实很高,并且适用全体学生。但是高中数学教学的内容更加抽象,所以单纯地记公式会让整个教学过程异常枯燥,学生不理解也难以应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用教学变形的技巧。

一、学生的理解是学会知识的首要任务

在高中数学的教科书上有着特别多的公式,学生记住这些公式很简单,但应用时会很费力,因为这些知识有很多容易混淆的内容,往往一不留神就会搞乱答题时所对应的公式,并且不同的公式所运用的方式也是不相同的,这就看学生是否理解这些公式。当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肯定是行不通的。因为我说过了,高中教材的公式太多,只是单纯告诉学生每个公式的用法与注意事项学生肯定不能一一掌握。这个时候,很多教师会采用联想法、口诀记忆法与对比记忆法。那么运用这些方法其实也是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两角正弦、余弦二倍角公式的时候,学生记住了我给他们的口诀,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的口诀为“sɑi、kou,kou、sɑi,中间同号”。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的口诀为“kou、kou,sɑi、sɑi,中间异号”。为了教学方便,这个口诀我是用拼音来标注的,因为这样念起来比较顺口,学生掌握起来也比较容易。学生学会口诀后,我发现学生对于两个公式的同号和异号有些混淆。虽然是个小细节,但要是应用起来,如果搞错了那么得出的答案也是不正确的。于是我向大家提问问:“sin是什么?”同学们回答:“正弦。”“正弦是不是有个‘正字?”“是有一个‘正字。”“那么重点来了,在公式中如果看到‘正字,那就代表中间的符号是同号,所以正弦的两角和与差的公式是中间同号,也就是左边是+,右边也是+;左边如果是-,那么右边也是-。而余弦公式正好相反,所以我们只要记住了正弦的是中间同号,那么余弦的就是中间异号了。”这样通过口诀与理解才能使学生牢牢掌握知识。

二、学生的兴趣是学会知识的有效手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趣的事物很容易让人接受,但数学知识却很难掌握,因为高中数学的知识过于枯燥,除此之外,因为生理结构的不同,一些女生掌握数学知识就更加困难。这个时候,学生对数学本身就没有兴趣,所以学习效率也不会太高。当然,我们不能因为学生对数学没兴趣就取消数学课。那么如何让学生对没有兴趣的事物产生兴趣,这就需要老师的指导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开展竞赛活动,巧设数学问题以及理论联系实践。

例如,在给学生复习“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时候,我先给学生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一位汽车司机,而你现在正开着没有装载货物的汽车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行驶,当你刹车时,你将用25米把车完全停住,如果这辆汽车装着等于车重的货物行驶时,突然发现在你车前20米处有个大坑,问汽车最大限制时速为多少,才能不会把车开到坑里去。这样的问题会让学生感受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重要性,同时又能把实际相联系,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能够让他们明白数学不仅仅是简单的运算,它还是以一定的理论作为基础。因此产生兴趣是教学变形的有效手段。

三、学生的主动是学习知识的重要环节

新课改强调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因此,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顺应这个时代的要求。教学应该是让学生发现了什么,而不是让他们单纯地学会什么。现在的教学中,教师是辅助学生的“向导”,而学生才是探索知识的“探险家”。因此,教师应该创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究时间,培养学生主动预习,多感受学生的情感表达,学生能够反思整个学习过程。

例如: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课本找出本课的知识点,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之间发表各自看法。老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与归纳,并及时地进行修改与补充。也许有的学生没有积极性,这里老师可以采取赚积分的方式,刺激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去。而老师一定要肯定学生的成果,认真分析學生学习过程的优缺点。通过保证学生的主体性,才能让教学变形有意义。

总之,高中数学虽然有些难以理解,但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法,也可以变得生动有趣,在教学变形中也应该注意一些对应的技巧,在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也要积极探索。教师对于不同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要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也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关注学生的独立个性,要让学生成为“好之者”甚至是“乐之者”。

参考文献:

[1]郑桂芬.高中数学变形技巧在函数恒成立问题中的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6).

[2]邹晶晶.浅谈高中数学中的变形技巧[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8):41.

编辑 温雪莲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生主体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