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摘 要:随着当今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很多幼儿园都不提倡在美术教学中出示范画,基于此,在教学中尝试开展一系列的美术教育,做一做“加法”,给幼儿创设观察的机会,给幼儿提供自主绘画的权利,给幼儿提供自由交流表达的见解;做一做“减法”,减少机械的模仿,减少过多的干预,减少负面的评价。让幼儿在这些“加加减减”中,释放孩子无所羁绊的富有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体验;艺术;情感体验
一、美术活动中的“加法”
(一)增加观察的机会,创造自己作画的方式
刚进入小班的孩子年龄很小,如果直接安排他们创作,不仅不能完成作品,还会影响孩子们对绘画的兴趣,因此小班幼儿的作画内容一定要与孩子的生活有直接的联系。例如,开展小班美术《可爱的鸭子》这一活动的时候,我们首先带领小朋友们观察真实的小鸭子,在了解鸭子一定的特征后(如:鸭的体型相对较小,颈短,一些属的嘴要大些,腿位于身体后方,步态摇摇摆摆等),利用让幼儿自主创造作画的方式(或者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创造),使幼儿对绘画活动更加感兴趣。
(二)增加自主绘画的权利,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创作。为此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增加幼儿自主绘画的权利。如在区域活动时,可以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写生的位置,自由选择使用的材料,增加幼儿自主绘画权利。
(三)增加交流表达的见解,提升幼儿审美的情趣
我们成人有些时候面对幼儿的绘画作品会看不懂,为此,就要加入交流表达的环节,让幼儿说一说自己的作品。尤其是小班幼儿,他们画画的技能还有所欠缺,就更需要他们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画中的情感和体验了。
【情景回放】在一次“漂亮的兔子”涂色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我说:“今天兔宝宝忘了穿衣服,现在请小朋友帮兔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在作画的过程中,我引导提醒幼儿不要将颜料涂到外面,要涂得均匀。最后木×的作品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它的兔子涂的是黑色的。我没有理解其含义。于是我就请木×小朋友说一说:为什么你的兔子涂的颜色是黑色?老师,今天兔子不是忘记穿衣服了吗?它这样出去玩,肯定玩脏了,所以变成黑色了,木×这样说到。听后,我会心地笑了,多么有想法的小姑娘呀。
在上述案例中,通过木木的交流表达后,我不仅读懂了她的画,也读懂了她的心。在每次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给幼儿“加”上交流表达的机会,那么他们的作品才将会更加“完美”。
二、美术活动中的“减法”
(一)减少机械的模仿,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幼儿画出来的作品充满童真、童趣、童心,跟成人作品有很大的区别。而在平常的美术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教给幼儿“事物形象的学习”。比如,动物怎么画,颜色怎么涂,这种机械性的模仿,虽然让他们画的“形”相似了,但整个作品就少了“灵性”,变得“形似而神不似”。
例如,让孩子画四幅画,一幅是临摹,一幅是命题画,一幅是意愿画,一幅是写生画。过了四天后,让幼儿去认自己的作品,结果显示临摹被认出的概率是60%。因此我们应“减”少让幼儿机械地模仿绘画,而是让幼儿自发自愿地表达,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
(二)减少过多的干预,预留给幼儿更多的空间
在平常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对幼儿的作品进行指导,如你要画得大幅一点,你怎么涂成黑色,你涂快一些,甚至看到幼儿画的事物不相似时,教师进行“帮忙画”的干预,等等。最后幼儿呈现的作品确实符合老师“所谓”的“标准”,但是缺少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自由绘画的乐趣。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减少过多的干预,让幼儿有充分的空间画自己想画的画,在绘画中体会到应有的快乐。
(三)减少负面的评价,杜绝将“美”狭隘化
美术活动是一种内涵式学习,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的时候,我们应谨记:不要用成人的标准来评价,如,“像不像”“好不好”,等等。我们应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及时发现他们创新、独特的想法和丰富的情感。
【情景回放】一次一个实习老师来给幼儿上《漂亮的衣服》一课,随着实习老师的简单讲解,幼儿们就开始绘画漂亮的衣服了。当幼儿完成作品后,实习老师专门挑了几个“好”“坏”作品进行了评价。我记得她当时拿着大×的作品这样说道:大×的作品画得很漂亮,画面画得非常饱满。小朋友我们再来看看这幅画(小×),你们看,这幅作品就不是很饱满,你要把白点点都赶跑了,就会很好看了。听到老师这样说,我发现小×低着头,有些许的不高兴。
艺术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与表现。作为教师,不能将“美”狭隘化,应该重视培养幼儿情感和想法的显现,“减”少负面的评价,多给予鼓励,让幼儿自由地表达他们的原意,实现美术创作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季湄.《3-6歲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03.
[2]常燕玲.艺术,幼儿的另外一种语言[J].幼儿教育导读,2011(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