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养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数学应用意识五种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理解、数学交流、解决问题四种数学能力以及数学价值观的发展。
一、低年级之实践操作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没操作过学具,很陌生,在操作前先让学生看看学具,数一数学具盒的小棒、小圆片……这样可避免学生对学具产生好奇,分散精力。操作时,应说明学具摆放的位置,怎样取学具,怎样操作等,还要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桌面不放与上课无关的东西,学具放在固定的位置;爱惜学具,操作前听要求;操作时有条有理;老师讲解时,操作暂停认真听;收学具,迅速分类收齐。
【案例】
一年级《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
在本节课中,我有意设计了独立思考、小组交流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环节。
师:45-30可以怎样计算?先自己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有困难可以请小棒来帮忙。
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想法。
【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索,从而获得新知,体验学习的乐趣。】
生1:摆小棒。先摆4捆小棒,再摆5根小棒,从4捆中拿走3捆,还剩1捆和5根,也就是15根,所以45-30=15。
生2:拨计数器。先拨好45,减去30,从十位上拨去3个珠,十位上还剩1个珠,连同个位上的5个珠,就得15。所以45-30=15。
生3:直接口算。先算40-30=10,再算10+5=15,所以45-30=15。
【在这一环节中,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索算法,再组织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分析】
在这样的独立思考、小组交流中,孩子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善听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对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我在教学中提出一个问题后,都给孩子留一定时间,让他们想一想,在心中组织好語言,然后再发表意见。这样,留给孩子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孩子们都会静静想一想,在交流中才能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逐步完善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实效。
对于善听习惯的培养,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培养一年级学生倾听的习惯,因为听是对上课老师和发言人的尊重,是一个人有素养的表现。同时会听是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对于别人的发言,有时我会让学生复述,有时会让学生说一说别人的意见是否如你所想?是对还是错?为什么?经过一学期的训练,我觉得我们班的孩子大部分都有了善于听的好习惯。
对于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我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在操作中运用,在操作中解决问题。
我认为,在低年级注重数学素养的培养,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有好的学习习惯,还可以有好的品质、好的能力。
二、高年级之应用意识
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数学素养的培养更多在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
五年级《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课前,每个学生都有一张长18 cm、宽12 cm的长方形纸,每4人小组里有一份材料袋,材料袋内装有边长为1 cm~6 cm的小正方形若干个。
师:地面的长是18 dm,宽是12 dm。如果用边长整分米的地砖来铺地,所用地砖都是整块的,正方形地砖的边长可以是几分米的?
生:边长6 dm的正方形地砖。
生:边长2 dm或3 dm的正方形地砖都可以。
师:正方形地砖的边长是7 dm或8 dm行吗?
生:不行。
师:用什么办法来解释你的想法和观点?你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用材料来证明。
学生同桌交流后全班讨论。
师:你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1:用边长6 cm的小正方形在长方形里刚好摆满。
生2:在大长方形纸中可以画6个边长6 cm的正方形。
生3:算式:18÷6=3,长可以摆3块地砖;12÷6=2,宽可以摆2块。
师:边长是3 dm的地砖为什么也可以刚好铺满整个地面呢?
……
师:那1、2、3、6与18和12有什么关系呢?
生1:18和12分别除以1、2、3、6都没有余数。
生2:1、2、3、6是18和12的公因数。
【分析】
在这个案例中,创设了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真实情境,用正方形地砖铺设房间的地面,而且所用地砖都是整块的,让学生思考地砖的边长可以是几dm。学生面对新问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一部分学生很快有了答案,教师并不急着肯定或否定,而是提出探究要求:“用什么办法来解释你的想法和观点?你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用材料来证明。”
本节课充分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和活动经验,让学生选择方法进行探究或验证。探究过程中,教师并不是旁观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正是由于教师独特而开放的教学理念,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丰富多彩。从反馈的情况看,不同的方法折射出学生思维水平的差异,这恰好是课堂生成的有效资源。
通过交流,引发了学生思维的有效碰撞,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变得鲜活而灵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对“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理念的最好诠释。
我在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学会数学的思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能。每个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持续的过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