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与突围

2018-01-06 09:37沈秋娜
考试周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院校

摘 要:新时期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教育分工的日趋明确,高职院校如何培养更加技能化、专业型的人才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在此背景下,工学结合模式也就显得尤其重要,一方面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学习要求,另一方面也对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保障将来更好成长成才的关键,创新提高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深远。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新时期职业教育要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受到国际和国内各种形式思潮的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挑战,高职院校如何打造一支适应工学结合需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思政课教师怎样适应社会发展转型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就显得非常关键。所谓工学结合,就是要求学生把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促使学生工学相长,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此工学结合模式下开展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对培养更多更优秀的职业化人才、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价值。

一、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价值

传统的思政课教师教学大多采取“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很少有关于二者的教学互动或者教学实践,这一方面影响思政课程的理论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还会导致思政教育与实践脱节的情况,最终导致很多学生虽然知道思政教育的相关理论,但是自身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水平等还是不够高。

开展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渗透到高职学生工学结合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突破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束缚,重新设计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与此同时,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思政课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和人格魅力的提升也都意义重大。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以前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机会比较少,很难打成一片,除了课堂课程教学,其它时候很少会产生关联性。由于高职院校教学普遍存在着职业化、技能化的特点,平时需要更多的参与实践教学和实训实习教学,思政课教师完全可以在专业指导等各个环节直接或间接的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提升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二、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困境

(一)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数量有限,结构安排不科学

当前高职院校虽然按照国家要求配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但形式主义严重、专任教师不足的问题一直尚未彻底解决。本质上来说是因为思政教师的待遇偏低,职业理论地位与实际情况存在这较大的差异,这导致投入该专业学习的人数逐年递减,高职院校思政课骨干教师也存在一定的流失。从根本上看是因为高职院校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思政课的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堪忧。

从目前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来看,普遍存在结构不科学不合理的情况。大多数骨干教师年龄偏高,思政教师老龄化严重。此外,青年教师难以得到职务的晋升,其专业潜能难以得到发挥。因为思政课专职教师供应不足,兼职教师的出现也让教师队伍结构失衡。当前因为专职教师有限,思政课绝大多数都是大班教学,很多思政课教师还需要承担授课以外的其它任务,导致时间和精力无法集中于更好地教学,这也对思政课的教学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不足,总体有待提升

思政课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政治性、思想性,授课教师需要具备专业的基础知识,但目前部分教師的理论功底有限,甚至少数教师从未进行系统的思政理论学习,授课内容也是照本宣科,难以针对当前发生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这难以对学生的思想产生积极有效的引导。从教学情况来看,部分教师不能把握思政教学的重点,难以将书面上的理论进行通俗化的讲解,同时对最新的学术成功知之甚少。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也非常单一,缺乏互动性,导致高职学院思政课学生的缺勤率一直居高不下。

(三)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整体科研能力不足

在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对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角色定位,依旧是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思政课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在课堂上讲授思想政治理论,思政课教师绝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在道德的说教、政治理论的灌输和口号式的宣传上,对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炼、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要么无暇顾及,要么无能为力。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科研水平与普通本科院校教师相比,相差甚远,每年省级、国家级课题立项数目寥寥无几,对外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为数不多,核心论文更是屈指可数。只有认真钻研才能得出新知,才能用新知更好地指导前行。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整体科研水平不足,严重制约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评价不完善,缺乏考评激励

高职院校总体上建立了相应的教师考评、激励机制。但针对思政课的教学、授课情况来看,考评制度还是局限在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的情况。思政课教师的职务评价存在评聘合一的情况,这导致大部分思政教师将职称评定作为工作的主要目的,很多评上职称的教师对基本教学任务态度十分懈怠。此外,高职院校尚未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思政课教学满足于有教师在上课、有学生在听课即可,并未对教学情况进行区别划分,这也导致很多付出额外努力的教师心理不平衡。

三、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围措施endprint

(一) 优化高职思政课教师师资结构

高职院校需要配备与学生数量相当的思政教师,构建完善的準入退出制度,保证高职院校思政教师的活力。针对教师难以胜任工作岗位的情况需要予以坚决退出,同时需要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待遇与地位,从根本上提升本岗位的吸引力。思政课教师在职称评定与培训进修能够获得与其它学科教师同样的地位,选聘过程中注意教师的年龄、职称、学历,从而优化本校的师资结构。吸引优质的青年教师补充到教师队伍的同时,还可以返聘一些优秀的退休思政教师承担部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此外,高职院校逐渐建设稳定的客座教师队伍,引进专业学者来校进行交流,其创新的学术观念、独特的教学模式与授课风格,不仅能够解决聘任教师有限的问题,还能够促进教师队伍能力、知识结构的改善,推动本校思政课师资退伍当中青年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二) 提高高职思政课教师专业能力

基于高职院校校内培训为核心,添加相应的岗前培训,提升思政课新任课教师的工作能力,还可以实行教师引导制度,每个新教师配一个老教师,发挥骨干教师的引导作用。鼓励优秀教师开展公共课、主题讲座,从而解决思政课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如何备课、写作教案、课件制作等等。教师还可以通过半脱产的形式进行学术交流进修、培训。高校需要加强本校的思政精品课程建设,从而提升教学团队的凝聚力,提升思政教育的整体水平。

(三) 提升思政课教师科研能力

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科研是教学的支撑,搞好科研是教学的需要。高职院校要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整体科研水平。一方面,从学校人事制度上对思政课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学科理论学习培训、暑期调研等提供经费保障;另一方面,把思政课教师从单纯的“教书匠”角色中解脱出来,鼓励思政课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指导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逐步形成理论研究,凝练科研成果,积极打造一支教学水平过硬又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

(四) 完善高职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

不管在哪个学习阶段,思政教育几乎都是不可缺少的,它会保障学生端正的思想态度,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来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也不例外,思政课教师需要围绕工学结合模式来开展思政教学工作,通过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考评和激励,将会保障思政教育质量的提升,也会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养。

首先,丰富高职思政课教师的考评激励内容。对思政课教师进行考评和激励,应该包括理论教学评价和实践教学评价两个方面,理论教学评价主要是指常规的思政课堂教学评价,实践教学评价包含实习实训过程中的思政教育评价、思政教学实践活动评价等。其次,拓展高职思政课教师的考评激励形式。对高职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行评价时,考评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进行,激励可以采取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两种形式。

总体而言,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虽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只要通过科学的理论分析和实践优化,积极对高职思政教育活动进行调整,必然会提高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综合教育水平,进而保障高职学生更好成才。

参考文献:

[1] 徐进.基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高职学生管理[J].教育与职业,2013(35).

[2] 刘丹,凌燕,张世明.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研究——以广西公办高职院校为例[J].世纪桥,2013(10).

[3] 张翠花.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探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2).

[4] 唐智.对高职思政课建设中三个问题的思考——以思政课教师为视角[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3).

[5] 李媛.刍议高职思政课教师的职业素养——基于“工学结合”的背景[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07)

作者简介:沈秋娜,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学结合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模式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