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创新“跨文化交际”课的教学方法

2018-01-05 11:03李翼明程鹏
校园英语·下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创新跨文化交际

李翼明 程鹏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程的不断扩大,社会对高校毕业生外语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已经不能只停留在要求学生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的层面上,教育部在《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提出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也要“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当下全国许多高职高专院校的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专业相继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程,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调动起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创新教学方法,改变“重学轻用”的弊端,针对学生所关注的文化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提高进行讲解,通过进行案例教学,开展模拟场景等活动,让学生理解文化差异、掌握交际方法,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高职学生特点;跨文化交际;教学方法创新

【作者简介】李翼明(1990.10-),女,汉族,河南登封人,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教育学硕士, 研究方向:英语、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程鹏(1993.01-),男,汉族,河南郑州人,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学科教学(英语)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二语习得、英语教育、职业教育。

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方针指引下,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国家亟待大批优秀的涉外人才服务社会发展。高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将对我国的社会发展产生积极性影响,因此在高职院校的商務英语、旅游英语等专业学生中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而高职学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又决定了“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方式不能等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要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行创新。

一、了解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是教好“跨文化交际”的前提

“跨文化交际”课程一般是在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专业的第二学年开设,商务英语、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经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对于语音、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打下了相对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如何让学生实现在“文化层面”上的理解,从而让学生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是授课老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了解高职学生的特点。作为教育的主体,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语言知识基础较差,尤其是背景知识薄弱。高职院校的生源复杂,这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接受存在一定的困难,迫切符合自身特点的知识学习方法。在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对于文化差异性的理解会对整体学生的接受造成难度。2.思想比较活跃,专业能力突出,但是集体意识、自我约束力不强。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高职学生对自我要求不严,学习主动性不强、并且逆反心理较重。跨文化交际课程中,概念性知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识记,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很难完成。3.学习目的和任务明确,高职学生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更好地实现就业。学生要成为合格的涉外商务或旅游人员,就是要提高自身外语交流能力、掌握丰富而又实用的涉外交流技巧。

上述特点表明:高职院校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跨文化交际”的学习中会有新的接受目标,对于授课教师而言,上好这门课各种因素有很多,针对高职学生特点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必将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目的的实现产生积极地影响。

二、根据高职生的特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1.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所讲内容,进行案例教学,多采用归纳方法。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尤其是对于初期的交际者来说,会遇到很多需要注意的交际规则。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交际规则是教师的授课重点。

2.制造模拟场景,鼓励小组活动,实现知识的“输入——输出”过程。在课堂上,教师针对涉外商务和旅游中会遇到的场景,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场景的创设,学生通过模拟场景进行对话的编写。

3.坚持文化差异性比较。在授课过程中突出教学内容的文化性,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文化渗透,尽最大可能地丰富学生的背景知识。

三、教学方法创新对“跨文化交际”课教学产生的效果

1.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跨文化交际这门课的特点决定了高职学生的接受程度相比普通高校的学生会产生较大的不同。如果依然使用传统的授课模式,把课堂的时间理论的灌输上,学生容易对该课程产生抗拒心理。学生就会产生学而无用的想法,从而失去了对跨文化交际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将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鲜活的案例呈现出来,尝试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自身的发展结合起来,更加关注学生的就业发展,让学生觉得学而有用,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跨文化交际的落脚点还是在“文化”,基础的语言知识是学习文化、理解文化、掌握文化的“奠基”,培养学生如何有效的进行涉外交流。

3.提高了教学质量,推动了教学目的的发展,创新了教学方法。在课堂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跨文化交际”中,教师很容易把重心放到理论知识的灌输上,而忽略了知识内容和学生的需求相结合。教学目的不仅仅停留在对于概念的识记和理解,更要推动教学目的对于实用性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J].外语界,2013 (06):2-8.

[2]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 (4):547-558.

[3]陈庆合,郭立昌,王静芳,张聪.高职院校学生智能结构特点与学习能力提高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05):95-97.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创新跨文化交际
浅谈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初中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方法研究
谈制冷专业教师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
绘本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