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宁 新乔 任熙俊
1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中国教育信息化历程应回溯至20世纪80年代初。早在1979年5月,邓小平在谈到从美国购买先进科技产品发展电化教育时就指出,原确立的电化教育的方针不变,购买的电视设备要以彩色电视为主,要覆盖全国。1983年,邓小平为当时的教学改革实验学校——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的提出,表明了他对教育改革的深入思考与战略期望。就学校现代化教学装备与教学手段问题,他还特意提出,不仅大学,中小学也要积极应用现代化装备,“没有先进的教学手段与研究手段,教育、教学是上不去的”。
1984年2月16日,这一天,邓小平来到上海展览馆观看科技展,观看了儿童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及获奖儿童的表演。表演结束后,邓小平兴致很高,对大家说:“计算机教育要从娃娃做起。”当时计算机还是不太熟悉的名词,大家对信息化时代即将到来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晰,紧迫感还不强。这句话引起全民对计算机教育的关注。相同的是,或许出于迟来的同样认识,时隔多年后,2016年,美国也推出向“娃娃”普及计算机教育的计划,拟投入超过42亿美元普及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每周一次的周末广播讲话中说:“在新的经济形态中,计算机科学不是可选技能,因此我制订了一项计划,以确保所有孩子都有机会学习计算机科学。”
1984年5月28日,教育部发出通知:中小学进行计算机教育试点工作。6月,教育部拨款20万元,购置300台计算机及配套设备,装备30所小学作为试验点。也就是在这一年,计算机课程首次进入上海的高中课堂,翌年成为高中阶段的必修课。为解决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电化和信息化教学师资队伍培训工作也在同期展开,至1986年,仅高校通过各种形式脱产进修一年以上的教师就超过10万人。
为了发展信息化教育,教育部制定了“三步走”战略,要在21世纪前十年在全国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教育:2001年前,全国高中开设信息技术课;2005年前,全国初中普及计算机课;2010年前,全国小学普及计算机课。
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初期,就显示出电化教育与教育信息化融合发展的特征。或者说,教育信息化发展带动了电化教育与信息化教育的一体化发展,最终形成了统一的信息化教育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电化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设施数量和覆盖规模有很大增长,但在技术和设施构成、应用形式上未有大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我国电化教育逐步开始向信息化教育转型。1986年6月,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科委等九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利用卫星电视开展教育工作的通知》,教育频道1986年10月1日开播。1987年10月1日,国家教委宣布成立中国教育电视台。1993年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广播电视教育和电化教学,积极推广和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特别是互联网进入中国,推动电化教育迅速向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教育过渡。
1994年,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等组建了我国第一批网上大学。在这一过程中,电化教育设施形式与信息化设施也开始融合,在教学中长期沿用的“三机一幕”逐渐退出大面积使用,逐步被数字化投影、计算机、网络设施取代。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化成为教育发展更为广泛的重点关注领域,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更为明晰。为了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国家进行了提前部署。1999年初,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订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作为主要内容之一”列入在这一计划中。2013年,中国明确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推动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2010年6月5日,国务院召开会议;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7月8日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提出“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并专设教育信息化一章,将教育信息化列为十个重大发展项目之一,新时期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部署初步形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坚持以应用为导向,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为核心理念,形成从顶层设计到重点工作的推进思路[1]。
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之后,教育部于2012年正式颁布第一个《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进行了系统部署,制訂了“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明确了“十二五”时期的基本目标[2]。《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
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教育信息化政策方面的主导性计划。
到2012年,全国高校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在校生规模约为300万,中职学校相关专业在校生超过400万。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校基本普及,100%的高中、95%的初中、50%的小学都已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1]。随着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信息化建设不断取得成效,信息技术方法和手段深入融入、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多个领域。如今中小学已统统配置计算机室,电子阅览室、校园网、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教育信息化设施日益普及,“数字校园”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中小学校的标准形态。数字化移动终端设备,基于网络的数字化学习,信息化硬件设施与软件系统整合,依托网络化形成的教育教学系统与信息化教学方法相结合,信息化以全新的姿态推动着教育教学的现代化进程。信息化深刻改变着教学形态,传统观念正被信息化理念打破,以信息化管理为特征的新的装备管理机制加速形成,建立了一支具有信息化技能的人才队伍,使我国信息化教育处于全球前沿行列。
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通过教育信息化大力促进教育公平[2]。党的十八大以来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所做的重大部署,集中反映了以改革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增强活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总体思路。
2 以教育信息化建设带动教育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有两个突出的、具有开创意义的特征。
党和国家的战略选择 教育信息化建设从一开始就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普及、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战略导向,进而形成了全民共识,成为共同的价值追求。
如同上述,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伴随改革开放大潮起步,一直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三个面向”的提出,拉开了教育信息化改革实践的宏大序幕。邓小平同志强调利用广播电视等手段发展电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亲自批准成立了中央电化教育馆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成为新时期教育信息化的先声。21世纪以来,胡锦涛强调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党中央进一步把教育信息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强调要以远程教育为依托,形成覆盖城乡的开放教育系统,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发布实施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推动下,教育信息化工作力度持续加大。
“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教育信息化提出的新任务。要求在今后一个时期,要坚持以应用驱动为导向,以构建有效机制为引领,大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全面完善“三通两平台”教学环境建设,促进有效应用;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完善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建立起丰富多样的优质数字资源,输送到全国所有学校的所有班级,特别是能让地处偏远、贫困地区的学生也能就近接受良好的数字资源教育,促进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深入研究和挖掘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模式,将空间与课堂教学有机衔接,支持师生、生生、家校间学习互动与交流,深入推动教师的因材施教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建设和应用好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和科学决策水平,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促进更好更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推出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持续推动教育信息化战略实施。2017年初,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战略,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国家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密切配合,协同推进,教育信息化推进机制不断创新,各地各有关部门紧密配合、统筹协调,成立领导机构,形成协同推进的合力。
各地纷纷出台教育信息化规划,建立机制,狠抓落实,积极探索“政府政策支持、企业参与建设、学校持续使用”机制,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2]。针对地方财力有限、投入不足等难题,各地采取多种形式,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教育信息化的积极性,呈现出教育系统全力推进、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初步探索出一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
我国“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工作将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实现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对高素质人才培养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支撑作用,基本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的中国特色发展路子,以赶超世界教育信息化先进水平为目标,强化深度应用、融合创新,大力提升信息化的效能,运用信息技术推进“教改”“课改”,促进教学方法、管理模式以及教育服务供给方式的变革,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现代化目标实现[2]。
2015年,习近平在给在中国召開的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指出[3],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深刻展示了世界发展的前景。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习近平表示,中国将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规划和实施了一批重点工程 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国家有关部门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工程。特别是近年来,教育信息化被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开始从分散建设向整体规划、统筹推进转型,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教育信息化发展步入快车道。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开始规划实施规模宏大的多项教育信息化工程,展开了波澜壮阔的信息化建设。
1)“211”工程。“211”工程,亦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主要任务包括学校整体条件、重点学校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很多方面均涉及信息化建设内容。从1995年12月开始,共有五批112所学校纳入工程范围。
1991年4月,国家教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有重点地办好一批大学,加强一批重点学科建设,使其在科学技术水平上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同类学科的水平。”7月,国家教委向国务院正式上报《关于重点建设好一批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的报告》。12月31日,根据国务院总理李鹏对国家教委有关文件的指示,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和财政部讨论了《关于落实建设好一批重点大学和国家重点学科的实施方案的报告》,一致同意国家设置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简称“211”计划)。1992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同意“211”工程规划意见。之后,国家教委成立相应的指导和规划实施机构,负责组织实施“211”工程。
2001年7月,“211”工程建设两大公共服务体系“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地区主干网和重点学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体系项目和国内最大的高校图书馆联盟——“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分别通过国家验收。2002年5月,“西部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项目启动,计划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建设西部152所大学校园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一批基于校园网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应用系统。
2002年,“211”工程建设列为国家重点项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其中中央安排资金60亿元。2005年4月,“高等学校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共享系统”建设项目及各子项目陆续启动展开。
2)985工程。“985工程”也称世界一流大学工程,是我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综合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建设工程。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985工程开始实施。截至2013年末,共有39所高校进入“985工程”。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有关高校整体办学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度提升。“985工程”共实施三期:一期主要用于硬件建设;二期主要用于软件即科研平台建设;三期则主要用于学科及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经过前两期工程,有力推动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是“985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以国家和行业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需求为导向,围绕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学科前沿,以大力提高建设学科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能力为目标。工程要求整合、建设一批“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与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创新平台建设计划有机衔接。加快建设公共资源与仪器共享平台,建设配置合理、设施完备的教学科研用房,加强教学科研信息化、数字化环境建设,构建基于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的教学科研环境,使所建高校的图书馆、电子资源库和自动化程度在整体上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8年以来,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共投入“985工程”资金450多亿元,持续改善所建高校的教学科研基础设施。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投入264.9亿元,地方协议配套投入资金186.33亿元。2011年,“985工程”高校承担一大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三大奖的数量占总数的68.9%。
3)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2004—2007年,国家投入110余亿元实施“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通过配备卫星教学收视系统、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设备,初步形成农村教育信息化环境,覆盖中小学生人数增至3000多万,远程教育网络遍及全国农村。
4)“三通两平台”工程。为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我国制订了中国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这个行动计划包括七项重点工作:前五项是“三通两平台”建设工程,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三项工程,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两大平台;第六项是重点实现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促进教育公平;第七项是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计划包括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中开展应用试点,及促进教育均衡的试点,促进教育改革的试点等。此外,为保证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能够持续进行,制定了相关政策和组织保障措施。
①推动“宽带网络校校通”,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1]。“宽带网络校校通”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校园宽带接入“最后一公里”问题,特别是注重为农村中小学接入宽带。到2015年,全国基本实现校校拥有网络教学和学习环境:外部依托国家“三网融合”和部门信息化工程的硬件支撑,利用村村通等专项工程,以地面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卫星网等多种方式接入宽带;在教育系统内部,结合校舍安全工程、薄弱学校改造、职业教育基礎能力建设等重大工程统筹规划,加快宽带网络接入。
②推动“优质资源班班通”,加快内容建设与共享[1]。围绕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重点启动“三个课堂”建设,使全国大部分中小学实现“班班通”,特别要为全国几万个教学点配备视频接收播放设备和优质资源,逐步实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并以县为单位逐步开设同步课堂。创建“名校网络课堂”,主要是以名校开设网络学校、网络选修课等方式,推动优质资源在全国快速共享,帮助更多的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创新资源建设和配置方式,探索“竞争提供、政府准入、自主选择”的新机制,形成企业、学校、社会组织优势互补的格局。重视网络教材的教学方法创新,根据课堂教学的反馈,通过链接互动手段,采用短片、解释等方法,满足学生的互动需求,提高网络教学质量。目标是通过“优质资源班班通“工程建设,初步建立起丰富多样的优质数字资源并输送到全国,让那些地处偏远、贫困地区的学校和学生也能共享共用。
③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为师生建立个人网络学习空间,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1]。目标是使所有教师和初中以上学生都拥有实名的网络学习空间,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努力在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工程按照“三个率先”原则启动实施:一是教师率先使用,重点是推动中小学与中职教师教研空间建设,让教师先用会用;二是职业教育率先部署,加快建设步伐,创新仿真实训模式,增强实践教学能力;三是发达地区率先示范,利用发达地区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先行先试,在大学和初高中探索新的学习方式。
④建设教育资源和管理两大“公共服务平台”[1]。
一是建设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作为最重要的载体,直接影响教育资源的汇聚共享、建设与应用的衔接。平台建设旨在建设教育网络资源中心,充分利用大型电信企业提供的计算与存储服务,形成面向师生、面向社会的资源服务云模式。利用云计算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实现集约共享,推动资源建设与使用良性互动。全面建设开放大学数字化课程体系,开展网络学分银行试点,形成每年为3000万人次提供继续教育的能力。
二是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在2009年实施“教育服务与监管体系信息化建设项目”,初步建立起中央级学生资助、校舍安全、经费监管等业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解决系统和数据分散、采集困难、信息交换不畅等问题,重点建设国家和省两级数据中心,逐步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资产等信息入库,强化系统建设和实际应用,把重点业务管理系统从已有的10个增加到20个以上,建立统一标准,整合学籍、教师、校舍、营养餐等方面管理系统,促进加快教育管理现代化。实现互联互通,网络运行安全,使用维护方便,系统效率适应发展需要。
“三通两平台”工程是“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任务,工程的顺利实施,提升了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基本实现学校宽带网络全覆盖,提升了出口带宽,完善了网络教学环境,加强了无线校园建设和应用,实现具备条件的城镇学校无线网络全覆盖。“优质资源班班通”工程推进基本建成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工程使网络信息资源更加普及,保障了为学习者提供方便快捷的资源服务,基本形成与学习型社会相适应的信息化服务体系。2011年,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不足25%,2015年则上升到85%,多媒体教室拥有率达77%。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大幅改善,信息化应用基础条件进一步夯实;“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有力推进,提高了教学点音乐、美术、英语等国家规定课程的开课率,惠及400多万偏远地区的孩子。“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开展,调动全国500多万名教师参与、晒课300多万堂。这种“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使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促进了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2]。2015年,全国超过30%的学校开通网络学习空间,数量从2012年的60万个增长到4200万个,应用范围从职业教育扩展到各级各类教育。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推动了教学资源共享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更加积极主动,教学管理更加开放透明,家校互动更加迅捷畅通[2]。
到2015年,2012年底上线运行的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已与26个地方平台互联互通,国家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建设迈出重要步伐;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两级(国
家、省)建设、五级(国家、省、市、县、校)应用格局基本形成,全国学生、教职工、教育机构等管理信息系统和国家级数据中心基本建成,全国学校“一校一码”、学生电子学籍“一人一号”基本实现[2]。
3 持续扩大信息化覆盖范围,提升应用能力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举措,在大力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为确保信息化建设落地生根,高度重视信息化应用建设。教育部门积极促进配套实施应用端网络化平台建设、数字校园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化资源开发与共享平台建设,带动教育管理数据库和信息化系统建设;鼓励新媒体的开发和应用。应用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效果,促进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到教学全过程和所有学科,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初具规模[1] 高校校园网全面普及,不少中小学建有数字校园,大多数农村中小学装备了信息终端设施,学校网络条件下的教学环境逐步改善。我国城市学校基本实现互联网全覆盖,绝大部分农村学校基本覆盖。中国教育科研网、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部分省区市教育网互为补充,与公共网络互联互通,覆盖全国、“天地合一”的教育信息骨干网络基本形成(“天网”是教育卫星数字专用频道;“地网”主要依托互联网和有线电视
网)。其中,中国教育科研网成为世界最大的国家级学术互联网,连接2000多所教育科研机构,用户超过2000万人。百所高校承担建设的国家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纯IPv6试验网,突破了网络地址资源瓶颈,为教育信息化长远发展开辟了广闊空间。
加强了数字资源建设,初步形成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1] “十二五”期间,国家建设开通了“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网站”,陆续提供75门、541集的国家级视频公开课上线供全社会免费学习。各地各学校纷纷制作视频公开课上线服务。远程网络教育应用于农民工培训、干部培训和企业在职培训,已有数千万人通过网络形式接受了学历及非学历教育。在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成立了国家开放大学和北京、上海开放大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撑学习型社会建设。
数字资源建设极大提升了教育发展水平[1] 义务教育领域,国家层面建设了近15 000学时的视频教育资源库,向所有农村中小学校免费提供,覆盖1.6亿农村学生。职业教育领域,开通信息资源网,促进了资源汇聚与共享。高等教育领域,绝大多数高校建立了教学资源库,1800家图书馆共享服务,建成3800多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全国农村偏远地区6.4万个教学点的400多万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全国33%的中小学建有校本资源;职业教育建设了56个专业教学资源库;高等教育上线视频公开课931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700门。
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1] 信息化促进了教育公平和资源均衡配置,不仅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而且明显提升了教育管理与服务水平。信息化在教学、管理、科研等多个环节得以应用,改进了教育管理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服务水平。随着世界上服务人数最多、结构最复杂的国家教育考试招生与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的建成,每年可为涉及数千万人的高招、中招录取提供服务,成为招生“阳光工程”的关键支撑。校舍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了近41万所学校和教学点、212万栋建筑的抗震与加固信息。全国联网的校舍信息管理系统,有效服务了校舍安全工程实施与管理。高校学籍管理和学历认证信息化平台,为学生和社会提供便利,遏制了伪造学历的不良现象。高校学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为所有毕业生建立就业档案,成为学生就业工作不可或缺的支持平台。利用信息技术探索家校互动,为教师与家长及时交流和中小学生安全提供服务。
强化应用能力和队伍建设,保障教育信息化可持續发展[1]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新生事物,初期懂行会用的不多。为有效推动信息化应用,2004年,教育部出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2010年在国培计划中设立远程培训项目,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270万名中小学教师进行学科培训,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普遍增强。各级教育部门把信息化应用能力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以中小学和职业院校教师为重点,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培养信息化教学的习惯和素养;同时制定相关标准,将教育技术能力纳入教师资格认证体系,保证新任教师具备相应的信息技术能力。许多地方和学校制定了教育信息化专业人员评聘办法,提高岗位待遇,加大对相关学科支持力度,鼓励相关专业毕业生到基层和学校从事教育信息化工作。信息化应用技术培训和管理素养、能力提升持续双向推进,使教育管理人员的信息化规划、统筹、协调和执行能力大为增强,对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起到保障作用。
至2015年,全国1200万名教师中的50%即600多万名中小学教师已完成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教育部对全国县区以上教育厅局长进行全员轮训,各地举办管理人员、教师及校长培训,教育战线信息化管理能力和执行力普遍提高。五万多名校长参加培训,提升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4 教育信息化建设极大促进了教育改革发展
中国地域广、差异大,既有上万学生的“超级中学”,也有仅几个学生的“乡村教学点”,推动教育信息化既是紧迫需求,也是宏大工程。在党和国家的持续推动下,“三通两平台”工程建设完成,实现教、学、管理者在社交空间的连接,有350万教师使用学习空间进行教研活动,基础教育40多万所中小学已有15多万所连接到中央电教平台。各地还建设了区域云平台,与国家云平台实现连接。建立了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采用中央和省两级建设、五级应用(学校、县、地、市、省、国家)模式进行建设,基本实现全国范围的教育管理和服务。
中国现有各级各类学校51万所、在校生2.6亿、教师1500多万。到2014年,6.4万个教学点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偏远农村地区的400多万学生由此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到“十二五”末,全国中小学多媒体教室拥有率达到80%,42%的学校已经实现全部应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课堂教学;超过36%的学校开通网络学习空间超过5800万个。如图1所示[4],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从25%上升到94%,多媒体教室比例从40%提高到83%,“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吸引超过1000万名教师参加,网上晒课730万堂,数字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和充实;农村薄弱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全国有6.4万个教学点实现设备配备、资源配送和教学应用的三到位;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使教育优质资源的面不断扩大;600多万名中小学教师、10万多名中小学校长、20多万名职业院校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在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平台建设方面,通过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使1.93亿学生的信息全部入库,实现学籍管理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成就充分证明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理念、思路和措施符合国情和教情,表明在世界最大规模教育体系里,我国初步构建起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信息化系统,使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缩小了教育差距和数字鸿沟,推进了教育公平;使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广大师生,提升了教育质量[2]。
教育信息化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学生的“数字差距”,促进了教育公平[1] 公平与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两大重点,也是社会关切的民生问题之一。我国城乡、区域和学校之间在师资水平、办学条件上存在明显差距。如果按照常规途径解决,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而教育信息化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将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并依托互联网、卫星网、广播电视网、移动通信网等公共信息基础设施,便捷高效地向农村和边远地区扩散,较快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信息化建设扩大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覆盖面,推动教育与信息化的融合,让更多人分享教育现代化的成果,也为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创造了便利条件,广大教师通过网上培训、视频课堂、互动观摩,随时按需主动学习。尤其是边远地区教师能够零距离接触先进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能力。通过“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一校带多校”等教学教研组织模式,提高了教学点和薄弱学校的开课率,充分发挥了名师的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提升了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鼓励名校带动薄弱学校,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共享[2]。
信息化建设把农村和边远地区作为重点优先保障,通过资源倾斜等方式,坚持应用驱动,构建广覆盖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推动课程资源建设和共享,重视开发制作有特色、高水平的精品课程,让名师名课开放共享,促进内涵发展和内容建设,形成硬件、软件相互支持的良好局面,使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各级教学和管理,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带动教育理念发生深刻变革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一次深层次变革,也是事关亿万学生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教育信息化与其他领域的信息化有本质不同,最终目的是服从和服务于培养人这一根本使命。
教育信息化推动了教学理念、方式和内容改革。信息化鼓励创新教育理念和模式,提供多样学习选择,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促进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信息化设施建设、内容建设、运行方式都要求符合学生特点和育人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平等、有效、健康地运用信息技术。理念的转变推动了科学实践发展,教育信息化正在从服务教育教学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服务育人全过程转变。信息技术在创业大学、创客教育、微课堂等方面的应用,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信息化推动教与学的“双重革命”,是共享优质资源、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条件下,师生可以平等获取信息,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进一步彰显。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等新型学习模式,微课程、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了教育的理念创新、管理创新和质量提升[2]。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级教育机構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着重发挥好师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协调好传统理念与现代技术的关系,着重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持续推进应用环境建设,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教育信息化是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是建设学习型社会,实现泛在学习的有效手段。“十二五”期间,我国以“三通两平台”为标志和核心目标的各项工作都取得突破性进展,逐步形成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引领教育变革、促进教育公平的核心理念,对提高教育质量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信息化建设支持网络化的泛在学习,倡导积极利用成熟技术和平台,集成教学、学习、管理等功能,统筹推进实名制、组织化、可管可控的网络学习空间拓展。在支持提升课堂学习效率的同时,促进传统教育与信息化教育优势互补,引导教师应用网络空间开展备课授课、学习指导等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倡导学校利用网络空间开展学生综合评价、教学综合分析,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效率。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日渐常态化,推进了课堂信息化教学全面普及,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提高[2]。
5 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信息化是构建信息时代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促进科技创新和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的地位。
教育信息化是现代世界教育发展重要趋势 20世纪以来,教育信息技术开始在全球产生广泛影响。美国在1996年就提出教育信息发展计划,提出让100%的学校与互联网连通;2010年发布意在“变革美国教育:以技术增强学习”的《国家教育技术规划》,推动学习方式、评估方式和教学方式变革,以巩固和保持美国在全球的教育优势。英国近年来在科教预算中增加了用于信息基础设施的专项经费,帮助大学更简便地共享海量研究数据。日本于2010年发布《教育信息化指南》,从学习、使用、提高教师指导能力等九个方面推进信息化运用。韩国近年也推出“智慧教育战略”,投资20亿美元开发电子教科书、教师再培训、建立云网络,宣布到2015年所有学校的纸质课本将被电子课本取代。
在教学方式上,通过构建网络化的教学体系,使学习方式由被动式向主动式、互动式学习转变,使泛在学习、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逐渐成为现实;在教学资源上,通过构建智能化的平台,提升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更低成本、更广范围共享,大大提升学习质量和教育投入效率;在教育管理上,通过构建教学、管理、科研等信息化系统,实现扁平化管理,使教育管理更加科学精准[1]。
教育信息化建设深刻改变了教育事业面貌 面对教育变革和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不断提升推进教育信息化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重点优先部署,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进信息化与教育改革融合发展,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力度,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学模式变革,补短板、上水平、广覆盖,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国教育信息化水平、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服务供给能力显著提升,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得到完善,基本建立起丰富多样的优质数字资源建设和有效应用体系,将空间与课堂教学有机衔接,支持师生、生生、家校间学习互动与交流,实现多种方式信息化教学应用服务,能让所有学校,特别是地处偏远、贫困地区的学生也就近接受良好的数字资源教育;为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学校提供免费服务,帮助这些地区会用、用好信息化资源,消弭区域、城乡、校际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特别是大力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加快构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与测评、培训体系,深入推动教师的因材施教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推进深刻改变了我国教育事业面貌,使我国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并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2015年5月,在中国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国际社会高度评价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展与成就。
教育信息化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教育现代化要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完善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构建起符合时代要求、满足群众需要的现代教育体系。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引擎,促进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更加便捷高效地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推送优质教育资源。教育现代化不仅仅是教育技术手段和装备现代化,它涉及教育理念和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式和内容等多个方面,要求充分发挥信息化的革命性影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丰富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内涵,满足现代学习型社会的发展需求[2]。
1)教育信息化为创造泛在学习环境、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了重要途径。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的学习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方式越来越成为自主选择。而传统的学校教育受时间、空间和教学模式所限,无法满足“终身性、全民性、泛在性、灵活性”等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教育信息化具有突破时空限制、快速复制传播的独特优势,一方面可以创造无所不在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和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使所有学习者都能随时、随地、随需开展学习;另一方面可以将学习主体由在校学生向全体国民扩展,学习阶段由在校期间向人的一生延伸,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打通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渠道,形成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为构建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提供有力支撑[1]。
教育信息化突破了“时空限制”,有利于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信息技术的应用,能以较低成本把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农村和边远地区,大大缩小了教育差距和数字鸿沟,可使每一个人的“读书梦”触手可及。以“三通二平台”为例,这一工程不仅使宽带网络连接到每个学校,而且可以连接到家庭、博物馆、图书馆、政府机构等;优质资源进入学校,可以通过同步课堂实现各教学点资源共享,支持在线学与教。
教育信息化汇聚了“海量知識资源”,是人类文明传承创新的重要平台。今天的人们只要轻点鼠标,就有机会接触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还能在多样文明交流互鉴中,培养开放包容的精神,汲取创新的智慧和力量。
推进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是手段,发展教育是目的,关键是融合创新,促进传统教育与信息化教育的优势互补。统筹部署,加大投入,发展教育信息化,对解决教育发展不均衡、供给不足问题,尤其是解决贫困、边远地区的教育教学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以及有效方法和措施。
2)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技术装备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导引和促进作用。我国教育信息化设备设施的生产多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积极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批教育信息化设施生产企业快速成长,大量信息化建设所需的装备设施由开始的大部分进口到后期基本实现自主生产,形成较为完整的教育信息化设施生产体系,包括软硬件设施及软件系统,涌现出一批高技术研发、生产、经营骨干企业,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大部分产品,几近可以覆盖教育信息化大部需要。
参考文献
[1]刘延东.把握机遇 加快推进 开创教育信息化工作新局面: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42/201211/144240.html.
[2]刘延东.巩固成果 开拓创新 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刘延东副总理在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newmedia/2015-11/21/c_134839826.htm.
[3]习近平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5/23/c_1115383959.htm.
[4]数据看变化!晒一晒教育这5年的成绩单[EB/OL].http://www.sohu.com/a/195280922_199754.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论教育[M].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7]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8]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2[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9]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3[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10]全面深化综合改革 全面加强依法治教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袁贵仁部长在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15-01-22(1).
[11]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N].中国教育报,2014-03-21(1).
[12]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教育扶贫,“十三五”期间实现“精准资助”[N].中国教育报,2016-0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