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中生自律能力的四种策略

2018-01-05 21:12黄声普
广西教育·B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自律误区心理健康教育

黄声普

【摘 要】本文在对高中生现状进行思考和个案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从四个方面促进学生自律能力的提高:消除对自律的误解,更新对自律的认知;提高时间管理能力,学会制订弹性时间计划;提高情绪管理能力,避免产生情绪性拖延;塑造良好的班风班纪,让他律成为自律的良好催化剂。

【关键词】自律 心理健康教育 误区 自律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7B-0082-02

自律作为自我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是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于高中生学业表现非常重要。良好的自律可以有效地减少拖延的习惯,很多学生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到学习的后期为了赶上进度不得不去向睡眠要时间,而不是认真思考后向时间要效率,拖延也常常将重要不紧急的事件变为重要紧急事件,给人带来焦虑的体验。

进入高中就意味着要开始自己安排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些学生能够更充分地利用时间,游刃有余地完成学习和安排生活娱乐,而有些孩子却手忙脚乱,疲于奔命,当考试临近时才想起自己还有许多缺漏和不足。拖延情况严重和时间使用质量较差常常与自律能力有着重要的关系,通过学习生活中的一些改变,提升学生的自律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任务,掌握自己的生活。

一、消除对自律的误解,自律不是自我压抑

教师需要更新关于自律的认知,帮助孩子解除对自律的误解。很多时候,我们谈到自律就会想到“压抑”“控制”和“压力”等关联词,但一个能够长期保持良好自律的人,应该是由内而外的,是一种因为良好的自律而让生活井井有条,能够掌控生活的积极体验,而不是由外而内强迫性的自律,总是压迫自己去努力,隔绝所有娱乐,导致自己筋疲力尽。因此,良好的自律通常伴随着一种渴望,心理学上也称之为动机,一般认为涉及行为的方向、强度和持续性。对于某件事情的成就动机的强弱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习惯。我们有着想要为之奋斗的目标和期待,才会去调整自己的行为朝着能够实现目标的方向靠拢。自律是一种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但自律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更好的学习生活的一种辅助手段,自律的养成应该是由内而外的,而不是单纯地进行行为和思想的“围堵”,这样就陷入了“白熊陷阱”,不停地跟自己大脑中的“白熊”做斗争,在人意志力不足时,自律也就随之失守。

二、提高时间管理能力,考虑计划的可操作性

对于高中生而言,自律能力的不足常常在时间管理上显现出来。时间管理上存在自律缺失的孩子,往往不能很好地利用时间,造成恶性循环,难以跟上教学进度,达到学习目标,随之而来的是学业上的挫折,这些表现都将影响自我价值感,而自我价值感与考试焦虑、自我评价、成就动机、幸福感等都有着密切关系。

笔者在对高三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发现,因为无法预知的临时考试和随堂作业,常常有学生因为自己无法按每天制订的计划学习感到非常的焦虑。他们通常制订了非常详细的计划,把所有的时间和事件都罗列出来,详细到起床、吃饭时间,某一科具体的学习时间,但是大部分情况下无法按照理想的计划进行,甚至不能完成列表上的 50%,随之而来的影响就是自己容易陷入无法完成计划的焦虑和压力中。学生制订计划的初衷是好的,希望能够有条理地进行复习并约束自己的行为,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习任务。但是,处于学校的特殊情况下,学生必须考虑每天老师布置的任务,随时加入的新任务、考试等,在制订计划的时候应该考虑到计划没有变化快,计划必须有弹性有方向,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起到一个指导框架的作用,正确地划分事件的重要性和紧急性。例如,在不考虑晚自习后加班的情况下,高三学生每天投入学习的时间从早上七点至晚上十点,大概有 10 个小时左右,那么制订的计划应当要考虑课程进度、作业安排之外剩余的自主学习时间,假如可供自己安排的时间是 5 小时,那么专题计划应以 2 小时左右为标准进行规划,剩下的进行弹性安排,让计划既能够提纲挈领,又不至于脱离现实无法完成而平添焦虑。而自律,并不仅仅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一条一条的计划,而是一种习惯的养成,一种逐渐积累,一步步走向自己的目标的执行力。

许多研究者关注到了该问题,并采用量表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研究表明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与积极情绪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而与消极情绪存在显著负相关。因此,心理课及班会课上应根据课程特点安排以时间管理为主题的课程,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不是向睡眠要时间,养成拖延的习惯,而是向时间要效率,保证时间使用的含金量,避免因时间管理上出现的问题而影响学生的自我价值感,降低成就动机。

三、提升情绪管理水平,避免情绪性拖延

学生的情绪管理水平也将直接影响其自律程度。在高中心理辅导中,情绪管理能力较差而导致情绪性拖延,个体随之产生的焦虑个案较为典型,来访学生会跟笔者说:“老师,我最近特别焦虑,一想到马上又是月考,就发现还有好多要刷的题,可是晚自习又没办法静下心来学习,马上就要考试了,特别担心又像上一次一样考砸”。在询问后了解到,学生上一次大考中没有考好,成绩退步较大,因此打击很大,在找相关学科老师面批后,整理了自己的缺漏,知道自己应该从哪里入手,可是就是控制不了花了很长的时间来消化上一次考试的失败带来的苦闷。在辅导中,这样的学生并不是个例,该类学生比较容易因为生活和学习上的琐事而发生情绪波动,可能是跟同学意见不合,可能是跟父母发生分歧,可能是被老师批评了,一旦产生消极情绪,自律程度就会降到很低,无法集中注意力去完成手头的事情,常常寄希望于顺境才能够好好学习。这样的自律能力是极不稳定的,随之而来的是拖延情况的发生,也就是我们说的情绪性拖延,而这又多伴随着自责懊悔的后期体验,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因此,为了减少因为情绪性拖延而影响自律的情况,应当积极地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改变学生的错误归因模式,帮助学生改变不良的认知习惯,在处理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时,能够更平稳地过渡。除了课堂上的讲授和活动体验,家长的教育和引导也非常重要。家长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先入为主和忽视体验的方式。例如,当孩子周末回到家中,谈到考试不如意或者是人际纠纷时,不應只关注问题解决的方法,生硬地打断孩子的情绪表达,而应该给予适当的共情,避免因为长期情绪表达受挫而影响情绪调控的能力。endprint

四、塑造良好班风班纪,利用他律促进自律

作为社会人,个体生活和学习都无法脱离情境,对于未成年而言,仅仅只关注提高其自身自律能力是不够的,总是寄希望于有意的自我控制,强迫性的自律会过度消耗我们的精力和意志力,反而使个体缺乏生命力。因此,在学习和娱乐之间找到平衡之外,良好的环境产生的他律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情境对于个体的行为塑造有着强大的影响力,这在许多著名的社会学实验中都得到了印证,情境有时候比个人的品质和个性等更能够影响预测个体的行为。社会比较理论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了解自己的需求倾向,都需要知道自己在所处的社会和团体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从而评估自己的价值。

个人会在集体环境中进行观察和学习,改变个人不良的行为习惯。例如,宿舍集体行为就能够看出环境对于个体的塑造和影响,一个懒散拖延的宿舍,大家都习惯回到宿舍后先聊天再慢吞吞地处理个人私事,最后熄灯后开始打开小夜灯备战,这种情况下的学习效率通常难以保证而又影响睡眠。处于这样的环境中,个人也会按照所处的环境去要求自己的行为,潜意识里降低自己的行为标准,正如破窗效应所揭示的道理,当一扇窗户被打破了,一定要及时修复,否则街区会有更多的窗户被打破。而如果宿舍里,大家的作息都相对统一,回到宿舍后优先处理自己的生活琐事,或者前往自习室自习,那么处于这个环境中的个体,也极有可能按照这个默认的规则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习。正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说的,个人对于自己的价值是通过与他人能力和条件的比较而实现的,我们也时刻评估者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教师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和班级文化创造的形式,从高一起就形成全体同学都能认可的班级公约,大到班级的整体目标,小到手机管理、早午读、自习纪律、请假制度都需要在一开始就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规则意识。减少诱惑因素在学习场所出现,使得学生不必花费额外的精力去抵制诱惑和控制自己。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氛围,学生间能够互为榜样,如我们常常在学校时能够高效地学习,而在假日回到溫暖舒适的家中,却常常慵懒地度过一整个假期。

罗伊·鲍迈斯特在《意志力》中说:“自我的活动能力是有限的,努力进行自我控制的人——强迫自己吃胡萝卜而不是巧克力,或压抑被禁止的思想——随后在遇到难题时会更快放弃”。教师应通过改变学生对于自律的认识,从内而外地培养自律,通过良好的环境形成他律,让高中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

【参考文献】

[1]罗伊·鲍迈斯特.意志力:关于专注、自控与效率的心理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2]索尔所,麦克林.认知心理学[M].邵志芳,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郭 婧,杨 薇,邵宝健.高中生自我管理的构成要素与原则[J].教学与管理,2010(24 )

[4]孙晓敏,薛 刚.自我管理研究回顾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8(1)

[5]张 锋.高中生的时间管理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4)

[6]张志杰,黄希庭,凤四海,等.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相关因素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1(6)

(责编 江月阳)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律误区心理健康教育
坚持自律 赢得的是整个人生
新语
自律的力量
知耻自律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