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职普融通”办学模式探究

2018-01-05 19:26韦文添覃媛梅
广西教育·B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高中阶段专业技能

韦文添 覃媛梅

【摘 要】本文分析高中阶段职普双轨制教育的特点,论述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这种双轨制的教育模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在高中阶段采取职普融合贯通的办学模式,并就此从指导思想、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理论和实践结合开展教学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阶段 职普融通 双轨制模式 专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7B-0004-02

我国高中阶段的教育长期以来采用双轨制,其一是普通高中,以升学预备教育为主,为大学输送学生;其二是职业学校,以就业预备教育为主,为企业提供员工,为技术学院提供学生。两条轨道,两种教育模式,其指導思想、培养目标、培训方式、评价标准等都大不相同。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双轨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较难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每年高考过后,都有一部分毕业生高考落榜。他们虽然有较扎实的文化理论知识,但缺乏专业技能训练,无法胜任具体的技术岗位,不能满足用工市场的要求,这与社会急需大量的掌握专业技能的劳动者的要求不一致。从年龄上来说,他们正在走进就业的黄金时段,却因缺乏专业的技能训练而错失良机。从这一点来看,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方面的低效和浪费。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都是中考失利者,起点低、文化知识基础薄,这种不足使得他们大部分在技能目标的追求上止步于中级工。反观我国制造业,由于一线高级工短缺,使得产品质量和产品提升等受到很大影响,使得企业竞争力难以提高。这反映出双轨制教育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要求,因此,高中阶段教育改革就是要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把培养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其中就强调了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性,由此,高中阶段职普融合贯通的办学模式应运而生。

一、课程渗透,各有所重

职普融合贯通,简单地说就是在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之间搭建互通立交桥,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在升学和就业中找到自己发展的空间,走自己的成功之路。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在兼顾升学、就业两方面的教育上,都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如互相承认学分、自由转换学籍、资源共享,等等,学生根据能力、兴趣爱好或升学或就业,有充分自由的选择和发展空间。我国职普融合贯通的办学模式,还处在试点阶段,目前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有综合高中模式、资源共享模式、学科渗透模式等。

我们学校,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及学校的资源配备,采用学科渗透模式,于 2014 年秋季开办了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两个专业共两个班的“职普融通”班。

在探索这一新的办学模式中,我们的指导思想是,通过普职的知识与技能的联动对接,对学生进行升学、就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升学有实力、就业有技能。

以这一思想为指导,明确教学目的,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求在三年课程中渗透高中(理科)课程,但是每一学年有所侧重。第一学年侧重普通高中课程,加强文化基础知识教育,为下一步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同时,在这一学年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优势,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更加成熟的选择。第二学年,进行职普分流,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选择普高或中职对口班,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提高学习效果。第三学年,职普各自按照已有的体系进行学习、考核,或为升入高等学校学习做准备,或为就业而参加技能等级、上岗证的考试做准备。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喜欢动手的特点,采用任务法、项目法等,结合实践开展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利用假期时间,组织学生到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零距离接触企业,培养岗位技能和工作能力。

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学校遵守“普职的知识与技能的联动对接”指导思想,这两个“职普融通”班的学生有三分之一多的学生在第一学年结束后自愿转到普通班学习,这些学生部分参加2017 年的高考,约有 20% 人达到二本录取分数线,其余的全部参加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并被录取。中职班的学生大部分参加了对口专业的考试,并被相关院校录取。余下的学生参加相关工种的技能等级、上岗证考试,并获得通过。总的来看,选择升学深造的学生基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而即将就业的学生也掌握了相关工种的专业技能,“职普融通”达到了办学的目的,获得了好的社会效应,得到学生家长的认可。

二、立足现实,学做合一

每一个学生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良好愿望,在绝大多数家长的意识里,所谓成龙成凤,首选当然是考上大学,如果实现不了大学梦,起码也要掌握一门技术,能够靠一技之长挣钱养活自己。特别是广大农村家长,他们亲身体会到没有知识、没有技术带来的生活艰辛,迫切希望儿女不再重复自己的老路而陷入困境。这一要求很朴素,很现实。但是,在双轨制的办学模式中,普高、职校两条轨道壁垒森严,有相当多的家长面临着子女读普高还是职校的艰难选择。读普高如果考不上大学,没有技术就业困难;读职校又顾虑重重,担心影响发展前途,提升的空间有限。“职普融通”这一模式帮助家长解决了选择的难题,家长不用再去为是选读普高还是职校操心了。更为重要的是,无论升学还是就业都能在同一所学校、在同一学习时段里自由选择、学籍自由转换,通过学习,学生既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又掌握了就业需要的专业技能。家长放心、学生满意,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当然,要在“职普融通”办学模式中取得好的效果,除了指导思想要符合国家战略政策和顺应时代潮流、明确教育目的、合理计划以外,还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习和借鉴成功的经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否则,“职普融通”有可能吃力不讨好,反而加重学生学习的负担。我们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经验,有三点感想,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课程互补,相得益彰。根据教学目的选择适当的教材,进行内容互补。普高的课程内容侧重于为升学做准备,知识系统性、逻辑性强;职校课程的内容侧重于跟相关专业联系,知识专业性强。例如《实用汽车与电子技术》与《物理》《普通话》与《语文》等,针对其中相同的知识点,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以帮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在程度深浅上做不同的要求使学生由此及彼地互相联系又全面掌握。同时要注意两者的内容差异,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比较,互相补充、借鉴,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二)学做合一,全面发展。普高侧重于基础文化知识,学习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理解、记忆,知识面广、记忆点多;而职校侧重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依靠大量的实操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理论讲解与实践指导相结合,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加深理解、巩固,使实践的体会能通过理论总结得到升华,使学生不但会做而且了解其中的原理和规律。例如采用任务法、项目法的学习形式,使学生既学会运用专业知识解决技术问题,在动手操作过程中逐渐形成技能,又能够学习如何事先策划、组织实施、协调合作关系等,获得全面发展。

(三)职普融通,惠及农门。“职普融通”的办学模式能否成功,关键是看其能否得到社会承认,其中学生家长的态度至关重要。学生家长的满意度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家长满意了,就能够促进学生顺利成长、发展。本校开办的这两个试点班,学生基本上来自农村,中考分数达不到本地普通高中分数线,文化基础较差。他们的前途在哪里?如何帮助他们成长、让他们走上健康的人生之路?家长们忧心忡忡。经过三年的学习,这些学生都能完成自己的学业,即将迈上人生新的旅程,或继续入学深造,或凭着在校练就的一身技能走上工作岗位。家长们的难题得到了解决,“职普融通”的办学模式也得到了相应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刘丽群,刘家伟.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普职融通困难的原因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2)

(责编 卢建龙)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阶段专业技能
课堂若无经典,语文何以立人
声乐小组课训练方式初探
教育改革对高校文秘人员的素质要求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用班级文化打造有灵魂的班级团队
成才视域下高中生体育精神培养的研究
有感高职院校的专业技能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