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针对农村高中德育工作中对德育不够重视、缺乏科学的德育目标和内容、德育工作方式过于单一、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提出通过树立对德育工作的正确认识、确立科学的德育目标和内容、丰富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打造高素质的德育教师队伍等途径,积极改进创新德育方法,提高农村高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农村高中 德育工作 实效性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7B-0025-02
德育工作一直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高中生的人格完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农村高中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德育工作也一直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农村高中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教育资源、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等的特殊性,德育工作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不利于农村高中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創新德育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当前农村高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农村高中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对德育不够重视。虽然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一直强调德育的重要性,但是在农村高中仍然存在重智力教育轻德育工作的现象,对德育工作重视不足。首先,农村高中德育课程的设置过少。按照国家规定,高中思想政治课每周应不少于两节,但由于农村高中升学压力较大,大多数思想政治课被占用或取消。其次,德育管理部门工作不到位。虽然大多数农村高中都按照国家规定设置了德育工作的管理部门,如政教处,但这些部门通常只管理学校日常事务,如纪律、食堂、宿舍管理等,很少开展德育相关的工作或活动,德育工作甚至处于无管理状态。
(二)缺乏科学的德育目标和内容。缺乏科学的德育目标和内容是农村高中德育工作实效性低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也导致德育工作难以有效开展。首先,农村高中的德育目标设定过高过空,缺乏实践性,导致德育工作过于理论化。其次,德育内容过于陈旧,缺乏适应时代的新内容。同时内容笼统,与现实脱节,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可操作性较差。
(三)德育工作方式过于单一。目前农村高中德育工作采取的方式过于单一,如都是通过思想政治课进行理论教育,每周一次升旗仪式。除此之外,农村高中几乎不开展德育课外活动或校外实践,学生所接受的德育内容几乎全部来自课本理论,缺乏与实践的结合,学生理解和领悟不够透彻,因此德育工作实效性不高。
(四)德育工作的师资力量不足。当前农村高中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队伍力量较弱,不能满足德育工作开展的需求。一方面,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思想政治课程由于不属于高考理科的必考科目,在很多农村高中不受重视,教师数量较少。另一方面,德育教师的队伍结构不完善,除班主任和思政教师外,其他学科教师的参与性较差,未能保证教育工作者的全员参与。
二、提高农村高中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
(一)树立对德育工作的正确认识。农村高中要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从思想上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在课程设置上,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安排足够数量的思想政治课时,学校要制定思想政治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对完成情况严格考核,其他科目不得以任何理由来占用思想政治课,从时间上保证德育工作的开展。同时,学校应当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来管理德育工作,任命专门的领导来负责各项事务,细化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具体责任,解决农村高中德育工作的理念、方式、资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升德育工作的成效,最终形成农村高中德育工作的“合力”,保证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在一个班级中,除了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占有中心地位,思政教师、语文教师、历史教师、数学教师等都应当承担一定的德育工作任务,实现学科教学与德育的有机结合,共同完成学校的德育工作。
(二)确立科学的德育目标和内容。德育目标和内容是德育工作开展的根本依据,其科学性直接影响到德育工作的成效。在制定德育目标和内容时要注意贴近实际,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意义,避免德育工作目标的设定脱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德育工作效果表面化,从而使德育工作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首先,德育目标要避免多高、过远,坚决杜绝“假、大、空”的目标设定,在制定目标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德育水平,确立切合实际的德育目标。其次,德育目标的设定要注重与时代相结合,顺应时代潮流,根据时代的不同需求作适当调整,以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再次,德育内容应该尽量的具体化、实际化,学生较容易操作执行。例如,学校可以结合德育教学内容,组织开展孝敬父母、帮助他人、遵纪守法等社会实践活动,从一些小的角度入手开展德育工作,既能保证德育工作的具体化和可操作性,又能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三)丰富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农村高中德育工作方式的单一化是导致德育工作实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学校要努力开发德育资源,创新工作方式,保证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首先,除了思想政治课程外,重视其他课程的德育功能。例如,通过语文课的名家名作来开阔眼界、感悟为人处世哲理;通过历史课了解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和现代发展,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其次,在对学生德育素质的综合评价上,要减少机械性的管理和硬性的评价,避免德育工作方式的简单粗暴,要更多地通过教育引导措施和人性化的评价策略来提升德育工作成效。再次,丰富德育工作的开展方式,除了课堂理论教学外,还可以通过看相关课外书、看电影、搜索网络资料等接受德育熏陶。另外,学校要定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四)打造高素质的德育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决定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保证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增加德育教师数量,每个教师所带班级不宜过多,避免教师压力过大、精力分散。其次,教师加强自身德育建设,规范自己的言行,坚决杜绝不良习惯和风气,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再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或者组织德育教师到名校参观交流,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最后,引进高学历、高素质、高水平的优秀人才来为教师队伍补充新鲜血液,提高教师整体水平,并有针对性地提高其他学科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在农村高中形成一个“德育工作共同体”,共同致力于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总之,德育工作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学校的长远发展,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农村高中来说,德育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其实效性,因此,学校和教师要加强重视、更新观念、开发资源、改进教学方式,以此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1]黄红渠.开展高中生德育工作创新策略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7(2)
[2]刘吉勇.谈农村中学德育工作之探索[J].华夏教师,2017(1)
[3]郑思坚.新时期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1)
[4]柯昌赋,柯尊府.浅析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3)
[5]张 云.让德育滋润孩子的心灵——新型德育模式探索[J].考试周刊,2012(78)
[6]李 蓉.新农村建设中的德育转型[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作者简介】詹锋盛(1966— ),男,广东惠来人,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前詹中学教师,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数学教学工作及德育教学工作。
(责编 江月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