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守松 宋银花 罗永宝 刘伙生 余方辉 赵海龙 国海东
(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推拿科,上海 201800)
柔性筋骨调衡术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视觉模拟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评分的影响※
宣守松 宋银花 罗永宝 刘伙生 余方辉 赵海龙 国海东
(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推拿科,上海 201800)
目的观察柔性筋骨调衡术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评分(NDI)的影响。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柔性筋骨调衡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中医推拿手法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VAS及NDI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90.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VAS、NDI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疗效相当。结论柔性筋骨调衡术能有效缓解颈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症状及改善患者NDI评分,其疗效与传统中医推拿手法疗效相当。
颈椎病;按摩疗法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电脑、手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的普及,长时间的低头伏案工作易引起颈背部肌肉软组织慢性劳损,颈椎病的发病率迅速上升,且发病年龄有低龄化的趋势,受到越来越多医学界人士的关注。颈型颈椎病是颈椎病发病的早期阶段,并可贯穿于各类型颈椎病的始终,因此对于颈型颈椎病的研究并减少其发生更严重的颈椎病意义重大。2016-01—2017-08,我们应用柔性筋骨调衡术治疗颈型颈椎病30例,并与传统中医推拿手法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推拿科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11例,女19例;年龄18~53岁,平均(33.80±11.05)岁;病程6~21 d,平均(13.03±6.23)d。对照组30例,男9例,女21例;年龄19~55岁,平均(36.63±7.30)岁;病程8~22 d,平均(14.13±5.06) d。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参考1992年青岛“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订的关于颈椎病的诊断标准,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对颈型颈椎病的诊断如下:①颈肩部痠痛不适,肌肉痉挛,并且伴有颈部活动不利,颈项强直;②颈肩部肌肉及颈椎棘突间、棘突旁有明显压痛;③椎间孔挤压试验及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均为阴性;④颈椎X线检查示弧度变直或反张,小关节紊乱,骨质增生性改变,椎间隙轻度狭窄;⑤排除颈部急性损伤、肩关节周围炎等疾病造成的颈肩部疼痛[1]。
1.2.2 纳入标准 ①符合颈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②病程不超过1个月;③年龄18~60周岁,性别不限;④患者同意不接受其它相关治疗者;⑤患者同意接受治疗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3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本病纳入标准者;②虽符合本病纳入标准但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等内脏系统疾病者;③有颈椎骨关节结核、骨折、脱位、椎管内占位性病变者;④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或同时接受其他相关治疗者;⑤妊娠期妇女[2]。
1.2.4 脱落病例 ①虽符合纳入标准但因其他特殊原因终止研究的病例;②因无效而自行脱落者应计入疗效统计。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采用“柔性筋骨调衡术”进行治疗,操作时间约30 min。首先根据患者体型、症状、触诊,判断异常张力的来源,然后确定操作的着重面。一般分为前面、侧面、背面。
具体操作:①前面,以右侧为例,患者仰卧位,右下肢屈髋屈膝,医者站立于患者右侧,右手扶住患者右膝,左手按住患者腹部,右手推动患者膝关节做左右摆动的动作带动腰腹部柔缓地摆动,松解患者腹部软组织。然后双手端住患者右上肢,用患者肱骨柔缓带动其肩关节做回旋往复运动,调整右肩部筋骨结构。最后依着患者右上肢做太极推手动作,进一步调整胸部、右肩部及右上肢筋骨结构(左右交替操作)。②侧面,以右侧为例,患者左侧侧卧位,右下肢屈髋屈膝,胸腹部略微向前胸挺起,医者站在患者前面双手扶住患者右上肢做循序渐进地绕肩运动,调整右肩部及侧面筋骨结构(左右交替操作)。③后面,患者俯卧位,医者站立于患者右侧,双手推动患者臀部,使患者躯体来回摆动调整背部筋骨结构,然后扶住患者右上肢以肱骨带动右侧肩部做柔缓地绕圈运动,进一步调整右肩部筋骨结构(左右交替操作)。④最后在患者俯卧位适当舒缓患者颈项部软组织,然后患者仰卧位,梳理颈部筋骨结构,医者坐于患者头部方向,一手托住患者下颌轻用力牵引并左右柔缓带动颈椎,一手顶住患者颈椎,自下而上调整患者颈椎曲度。
柔性筋骨调衡术操作要点:精神放松、力度适中、节律均匀。
1.3.2 对照组 采用传统中医推拿治疗,手法参照《推拿学》[3],由松解手法、调整手法和整理手法3部分组成。操作时间约30 min。
具体操作:①松解手法适合在放松的情况下用轻柔的手法,如一指禅推法、扌衮法、拇指按揉法在颈项肩背部操作,刺激相关穴位及部位,手法操作的同时小幅度被动活动头颈部;②调整手法适合在患者局部肌肉放松之后,在颈椎拔伸牵引的状态下作小幅度旋转颈椎,从而调整颈椎微小错位;③整理手法适合用拿法刺激双侧风池穴、双侧颈椎夹脊穴及双侧肩井穴,最后用拇、掌从肩井穴向两侧分推。
传统推拿手法操作要点:以松解颈肩部肌群和调整错位的颈椎小关节为关键,配合相应的功能锻炼。
1.3.3 疗程及其他 2组均治疗4周,均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12次。
1.4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4]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评分(NDI)[5]变化。
1.5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功能恢复正常,疗效指数≥7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功能基本恢复正常,50%≤疗效指数<75%;有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减轻,功能部分恢复,25%≤疗效指数<50%;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加重,疗效指数<25%。疗效指数=(治疗前NDI评分-治疗后NDI评分)/治疗前NDI评分×100%[6]。
2.1 2组治疗前后VAS、NDI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VAS、NDI评分比较 分,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由表1可见,2组治疗后VAS、NDI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疗效相当。
2.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由表2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疗效相当。
颈型颈椎病多见于各类型颈椎病发病的早期并伴随于各型颈椎病的发病过程中,以青壮年患者居多。随着人们低头伏案工作等生活方式的改变,颈型颈椎病有发病年龄低龄化、发病率逐年上升的趋势[7-10]。多地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发病率为7%~17%[11-12],临床症状常以颈部不适及运动障碍为主,患者发病主要表现为枕颈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肌肉僵硬[13]。颈型颈椎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主因外感风寒湿邪,邪入经络,气机受阻,经气瘀滞而发病[14]。推拿是治疗颈型颈椎病常用和有效的方法之一,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15]。一指禅、扌衮法、拇指按揉法等松解类手法能够有效缓解斜方肌、肩胛提肌等颈项部肌肉的痉挛,改善局部的血供,促进炎症因子的吸收,从而恢复颈椎的动力平衡[16]。在颈椎牵引拔伸的状态下行颈椎调整手法有利于扩大颈椎椎间隙及椎间孔间距,改善颈椎的失稳状态,进而恢复颈椎的静力平衡[17]。中医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确切,从临床疗效上看,中医临床疗效与现代医学疗效相当[18],且中医副作用更小,方便易行,广大患者易接受。
从解剖生理学角度分析,颈椎较胸腰椎薄弱,因传统推拿手法不当反而加重损伤的情况并不少见。故在颈型颈椎病的手法治疗过程中如何做到更加安全有效,使患者乐于接受,是临床医生追求的目标。民间中医喻兴军习练太极拳,从事点穴推拿、正骨理筋多年,专研神经解剖学、运动解剖学、生物力学等医学专著,结合中医理论博采众长,认识到良好的身体结构是人体气血循环的基础,维持良好的体态是人体健康的基石。提出以太极拳特有的“听”劲、“柔”劲调整人体筋骨结构的柔性筋骨调衡术。以节段微调代替解剖复位,使颈椎的被动运动幅度减至最小,以手法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消失或减轻为判断手法成功的客观依据,而不以手法过程由颈椎发出的弹响声及棘突偏歪是否消失作为判断手法成功的依据。喻兴军认为结构决定功能,本法使人体筋出槽骨错缝得以顺势归位,维护人体正常体型,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为人体气血循环提供良好的空间基础,为颈椎疾病的康复创造最佳条件,手法不仅要注重脊柱的局部病变,更要注重脊柱的整体理念,主张应用安全有效的柔性筋骨调衡术手法治疗。
柔性筋骨调衡术是一种极具中医特色,同时又是一种简便易行、便于推广、重复性强的治疗手段,对提高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有积极地推动作用。柔性筋骨调衡术减轻了颈肩部前、后、侧面筋膜的高张力,缓解了颈部肌肉痉挛,改善了局部的微循环,从而为颈椎恢复新的动静力平衡创造了条件。VAS是国际公认的评判疼痛强度的方法,能够客观评价治疗前后颈型颈椎病的疼痛程度的变化情况[4]。NDI是美国物理治疗学会骨科分会于2008年在颈痛临床指南中推荐的量表,用于评定颈椎功能障碍情况,包括疼痛强度、个人护理、提起重物、阅读、头痛、注意力、日常工作、睡眠、驾驶、娱乐等情况[5]。因此,VAS和NDI能够作为颈型颈椎病的观察指标,并可作为判断疗效的客观依据。观察结果表明,2组治疗后VAS评分、N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NDI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柔性筋骨调衡术与传统推拿手法疗效相当,且该疗法安全无副作用,具有推广价值。
[1] 孙宇,陈琪福.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72-476.
[2] 王建国,周斌,闫洪涛,等.针刺和超短波联合正骨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19(4):14-16.
[3] 严隽陶.推拿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93-194.
[4] PriceDD,Bush FM,Long S,et al.A comparison of pain measur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mechanical visualanalogueand simple numericalrating scales[J].Pain,1994,56(2):217-226.
[5] Evans R,Bronfort G,Schulz C,et al.Supervised exercise with and without spinal manipulation performs similarly and better than home exercise for chronic neck pai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Spine(Phila Pa 1976),2012,37(11):903-914.
[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188.
[7] 李丰军,衣华强,姚朋华.不同配穴方法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90例疗效评价[J].中医杂志,2008,49(11):998-1000.
[8] 郑秀华,张挺,庞国军,等.仰卧拔伸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10):1130-1131.
[9] 卢山,范小刚,朱丹阳.推拿手法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7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5,37(11):1694-1704.
[10] 白艺琪.针刺为主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福建医药杂志,2012,34(2):139-140.
[11] 胡亚明,廖祥洲,叶立汉,等.肇庆市居民颈椎病流行病学调查[J].现代康复,2000,4(3):378-379.
[12] 张雅萍,李康秀,张志英,等.兰州市22个职业从业人员颈椎病的流行病学调查[J].临床荟萃,2008,23(12):868-870.
[13]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1974.
[14] 龙迪和,时宗庭,徐铭康,等.传统针刺配合平衡针治疗青少年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7,39(5):747-750.
[15] 赵立军,刘长喜,赵立波,等.易筋经功法配合通贴膏对颈型颈椎病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7,39(6):830-834.
[16] 徐明.舒筋通络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28例临床观察[J].长春大学学报,2015,25(6):57-61.
[17] 徐凌哲,吴超,王刚.内功推拿手法联合颈椎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3,35(4):563-564.
[18] 王峻良,顾非.近十年颈型颈椎病研究综述[J].颈腰痛杂志,2014,35(3):2l1-213.
10.3969/j.issn.1002-2619.2017.11.029
R274.05
A
1002-2619(2017)11-1719-04
※ 项目来源:上海市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评价中心民间技术临床验证项目(编号:ZY3JSFC-3-1001-11)
△ 通讯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上海 201203
宣守松(1981—),男,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在读。从事颈肩腰腿痛及脊柱相关疾病的手法临床研究。
2017-09-07)
董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