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煜
[摘 要]中国作为世界国防支出第二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现阶段经济条件下,国防支出与经济发展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研究中国国防支出的经济效应及影响因素非常有必要。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是分析中国国防支出同经济增长的关系,探讨中国国防支出的区域及国际影响因素,同时提出中国国防支出发展战略及政策建议,以为平衡中国经济发展以及国防支出提供借鉴。
[关键词]国防支出;经济增长;影响因素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24.076
[中图分类号]E25;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24-0-02
0 引 言
国防与经济虽说概念上互不相干,然而二者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简单而言,国防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保障,而经济增长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国防建设同经济建设还需要保持平衡的关系,国防支出如果与经济发展失去平衡,会对国家长远发展构成一定的威胁,因此,国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从相互作用上来看,国防支出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国防支出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通货膨胀。对中国国防支出经济效益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对平衡国防及经济的关系有一定的作用。
1 中国国防支出同经济增长的关系
1.1 中国国防与经济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是有目共睹的,在2001-2010年中国人均GDP增长了5倍左右,即从2010年的人均1 040美元增长到人均1 132美元,在之后的每年都呈现显著增长的趋势。
在人均GDP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国防支出也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1989-2011年,中国人均国防支出增长了10倍,尤其是进入21世纪,中国人均国防支出呈现快步增长的趋势。
1.2 中国国防支出增长的原因
考虑到国内经济发展以及安全环境的需求,中国提出防御型的国防战略,目的是维持国内形式的稳定,抵御外来者的入侵。同时,现代化国防建设也指出,国防支出的增长意在改善军队工资水平及生活条件,增加尖端武器投入,这主要是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应对国家安全挑战以及经济困境。中国国防支出主要由国防战略决定,军队现代化高速发展、尖端军事武器的研发等国防发展战略势必会增加国防支出。
1.3 中国国防支出同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
Feder模型主要用于评估出口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而后续经过Biswas与Ram的扩充,Feder模型可以用作国防支出同经济增长关系的评价。Feder模型将国防支出纳入单方程经济增长回归分析,这也促使国防支出同经济增长有了更为科学的依据。Feder模型最初仅仅应用于两部門模型系统中,后逐渐扩展为3部门甚至4部门的分析中。本文仅对两部门Feder理论模型进行探讨。
基于两部门TR理论模型主要分为军事产出(M)与民用产出(C),两部门均采用同样劳动力(L)与资本(K),同时军事产出同民用产出的关系为:
公式(5)主要说明对于不同生产部门,相互之间的边际要素的生产主要取决于,在评价部门实际产出过程中使用商品均价的大小情况。同时,不同部门间边际要素生产率不同为国防支出外部性根源所在,反应在模型中就是μ比值的大小。
应用Feder模型研究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实际中应用的比较广泛,但Feder模型的缺陷在于在研究结束的有效性及时间滞后性等方面存在一些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
2 中国国防支出的影响因素
国际战略格局自冷战结束后就发生巨大变化,经济全球化及信息化使国家安全遭受新的冲击,出现了各种经济安全问题以及信息安全问题。但军事安全一直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所以各国制定军事战略以及国家发展战略往往都会对国际军事安全形式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国际军事形式领域的研究,主要关注军事大国的战略调整,大国战略关系的变化及调整,往往会影响到国际安全环境,很大程度上主导着军事安全环境的变革。
大国常参与国际事务进程,同时大国之间还常常会受到国家利益、社会制度以及意识形态等各方因素的影响,导致大国之间常常会出现一些矛盾与争端。首先,对抗关系。大国之间为了争夺各自战略利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敌对状态,如冷战时期的美国与苏联的对抗关系就发展到生死攸关的激烈程度。其次,竞争关系。本质上来看,大国往往在政治、经济、科技以及军事上不愿落后他人,如当前西方国家就对中国展现的快速发展现状表示担忧与排挤。最后,合作关系。大国虽然在利益本质上排斥他国,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国之间又因为利益而表现出一定的相融性及依存性,如冷战结束后的俄罗斯与北约就达成了双方妥协的条例。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军事得到快速发展,出口贸易增加、先进战机及航母列装,使各国意识到中国已经逐渐朝着军事大国迈进。大量新型战机及大型航母的列装,意味着需要维持当前国防支出并逐步增加国防预算。中国为了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与军事势力的提升,需要维持国防支出同经济增长的关系,使大量国防支出可以进入到社会生产领域中,维持当前的经济现状,这样中国就能够保持经济发展现状,逐渐成为经济强国而非军事强国。
然而,无论是出于军事战略发展,还是维护内部安全,中国的经济增长也必须为国防支出的增长提供帮助。
3 中国国防支出发展战略及政策
3.1 处理好国防支出同经济增长的关系
毛泽东与邓小平都指出,要想加强国防建设,首先就要加强经济建设。因此,国防建设的前提是做好经济建设,只有经济发展好了,才能使国防发挥最大功效。对于中国国防支出,应充分了解我国教育、卫生、医疗等公共福利支出的困境,考虑将部分国防支出用作军事人才培训、军事医疗设施建设等,通过军事院校以及军事医院的建设,为社会提供人才以及医疗支持,弥补中国社会公共福利的不足。同时将国防支出用于军人体能及知识技能的训练与培养,使军人退伍后凭借其在军队中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以及知识技能,为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
此外,还应不断优化国防支出结构,以促进经济增长,针对大量国防支出用于支付武器进口及大量本土武器生产,而对经济增长造成巨大负担的情况,可以将一些尖端技术或者军事生产设备免费或者以较低价格提供给民用生产部门,使军事高新生产技术能够为社会生产服务,削减武器生产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虽说武器生产技术可能会使部分民用企业产生“学习效应”,但民用工业产出的价值可以很好的抵消缺陷。若民用项目在设计与执行过程利用军事设备及军事技术满足及达到某种民用经济利益,这对经济的增长有很大帮助。中国国防防御型战略主要用于维护国内的安定,所以,大量的军事资源往往被國防部门存储起来,如果可以使用这些存储资源用作暂时的社会利用,不但可以抵消军事资源生产与管理开支,还可以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3.2 推进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
首先,进行国防战略思想的现代化建设。对于中国而言,战略思想的现代化就是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同时反映时代特征的现代化国防建设道路。为了有效地实现国防建设的宏伟目标,需要充分结合我国当前的政策及经济环境,抓准目前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机遇,以一种战略的眼光审视世界,逐渐开创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国防现代化基本道路。
其次,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通过不断改革现有兵役制度以及兵员征募制度,创新及优化军队人事管理,以达到提升兵员素质水平的目的,同时实行公正、公开的军官考核及轮换制度,创造有助于提高军官素质的环境及条件。进一步优化军队总体结构及军种结构,依照我国国情优化官兵结构,以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需求。
最后,加快推进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建设。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建设主要是提升军队作战能力及作战效率,虽然中国长期以来都坚持防御型国防战略,但仅仅是官方宣布战略防御并不能完全抵消世界其他各国对我国的担忧,很多国家依旧认为中国大量增加国防支出必然会用于战略进攻,因此考虑到国家安全需求,一旦产生军事行动,中国军事变革可能具有进攻性倾向。为此,中国目前的武器建设集中于尖端技术的研发,目的是一旦受到军事冲突威胁,中国能够以快速、有效的还击来保证中国和平发展。
3.3 摆正我国国防工业的战略发展地位
第一,国防工业水平应适应当前我国国防现代化发展需求。李克强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应仅仅围绕新形势下党提出的强军目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原则,全面加强现代后勤建设,大力发展国防科技工业,以提高国防与军队建设的法治化水平。国家每年都将一定比例的财政预算投入国防领域,以此来促进国防工业发展,提升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水平,进而提升我国国防战斗力。为此,在财政支持下,国防工业应积极引进先进的国际军工技术,引进国外技术主要是指直接获取先进的国防工业领先技术,通过技术转移进行创新与创造,以形成适合我国基本国情及军情的新技术。此外,在今后还应加大国防工业人才的专业化培养力度,相关的军事院校需进一步加大国防工业人才专业培养力度,丰富课程设置,培养出专业化的国防工业人才。同时,相关院校的军事专业也应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以便为国防工业储备大量先进人才,使人才培养满足国家军事发展的需求,同军事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及国防工业现代化发展保持统一。
第二,国防工业规模需符合我国国际地位。改革开放至今已经有30多年,在此期间我国政治、军事、文化及教育等各个领域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也使我国的国际地位在不断提升。在我国经济快速崛起的时代,国防工业也应不断发展、壮大。为此,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期,我国国防工业发展规模应保证有增无减,发展方向也应始终朝着更加科学化及专业化的方向前进。
第三,国防工业发展应与国民经济水平发展相协调。国防工业同国民经济存在紧密的联系,两者相互支撑、相互促进。为此,需要协调好国防工业建设同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不能偏向于发展的某一方,而应该根据国防现代化建设以及军队现代化建设,设定国防支出的比重,应根据国家国防需求、国防军队现代化发展需求以及军队建设需求,科学合理地安排国防工业的比重,关注国防工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同时,国防工业也应明确自身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通过充分发挥国防工业本身辐射及产业集聚效应,带动地方产业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增长,调整地方产业结构及资源配置。
国防工业对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防建设有重要意义,所以应不断调整方针及政策,支持国防工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使国防工业能够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及国防现代建设贡献力量。
4 结 语
本文研究了中国国防支出的经济效应及影响因素,从国防支出及经济增长、支出增长原因以及国家化军事形式等方面,研究国防支出同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明确国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因此,我国需要进一步调整国防支出结构,以经济发展为实际导向,利用国防战略思想的现代化建设、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以及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建设,协调国防支出同经济增长的关系。
主要参考文献
[1]夏庆,孙兆斌,刘思琦.中国国防支出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1978-2010[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2]孙兆斌,蔡常青.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中国国防支出考察[J].军事经济研究,2012(2).
[3]宣锦栋.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经济论坛,2012(4).
[4]朱翔.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与增长战略分析——基于扩展的Feder模型的实证研究[J].金融理论探索,2012(4).
[5]韩丽君,孙辉.国防支出与国民经济增长动态分析——基于1978-2010年数据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34).
[6]陈炳福.中国国防支出的增长、波动及影响因素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7]宣锦栋,高礼彦.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中国、日本、韩国的实证分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1(3).
[8]刘思琦,胡冰.中国国防支出与教育支出关系——基于VAR模型的检验[J].军事经济研究,2011(6).
[9]计萌,孙辉.中国国防支出与其它公共支出——基于VAR模型的分析框架[J].商,2014(4).
[10]赵亮.中国国防支出的经济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