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创新教育模式构建

2018-01-03 10:41唐铭培
科教导刊 2018年29期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

唐铭培

摘 要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国家任务和时代要求下,技工院校肩负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高技能人才的伟大使命。作者以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创新教育模式为例,从课题/项目、竞赛、工作室、创新团队四大策略阐述“PCST”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形式与初步成效。

关键词 创新 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10.017

Abstract Under the national mission and era requirements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technical colleges shoulder the great mission of cultivating highly skilled personnel with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innovative spirit, innovative ability and innovative personality. Taking the innovative education model of Guangzhou Public Utilities Technician College as an example, the author expounds the construction form and initial results of the "PCST" innovative education model from the four strategies of the project/project, competition, studio and innovation team.

Keywords innovation; innovation education; innovation education mode

1 创新的背景与定义

1.1 创新的背景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历次重要讲话中,提的最多的是“创新”,指出“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

1.2 创新的定义

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从经济学角度提出“创新理论”这一概念,瞄准的是原材料、工艺、产品、市场及管理方式5个维度。随后,创新理念或具有创新元素的理念渗透在科技、文化、心理、教育等各个领域。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创新”的释义为:①动词,抛开旧的,创造新的;②名词,创造性、新意。目前,国内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创造性行为,包括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范畴。

2 創新教育的内涵与必要性

2.1 创新教育的定义与内涵

创新教育以“创新”、“人才”为关键词展开,于20世纪末在中国兴起,最初多用于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施中,它包括教育观念与制度、教育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模式等。

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中,创新意识,是人们对创新及其价值与作用的认识水平及态度,并形成的稳定的精神态势,包括创造的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等。创新精神,是人们提出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等的思维能力和相关心理特征,包括好奇心、自信心,对新异事物的敏感度等。创新能力,是指在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中提供具有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包括创造性的计划、组织与实施的能力等。创新人格,是指具有创新活动倾向的心理品质的综合,包括创新的使命感、顽强的意志力、坚韧的抗挫力和坦然的心态等。

2.2 技工院校开展创新教育的必要性

当前,中国正全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与技工教育发展和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密切相关。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供给侧改革的重点要素既有劳动力也有创新。可见,创新型人才培养尤为重要。一方面,高技能人才是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关乎创新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技工院校是高技能人才的重要输出地,具有贴近企业需求的育人模式,具有直面技术的实训机会,有先行先试的条件和传统。

3 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创新教育模式的探索与构建

3.1 创新教育成果

近年来,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创新教育成果累累:一是师生成功申报国家新型实用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共15项;二是吴秋燕等6名教师荣获“广州市技术创新能手”称号;三是师生在各类创新创业、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比赛中摘得佳绩。特别是在2016年广州市技工院校师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学院共获奖项42项,获奖数量和一等奖数量均名列广州市属技工院校第一。

3.2 “PCST”创新教育模式的探索

3.2.1 “PCST”创新教育模式的内涵

创新教育模式是指人们对创新教育进行有效实践而采取的教育策略的集合体系。

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将创新教育前置、贯穿、融合,制定《教师指导学生竞赛、创业指导项目书制度》、《创新班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格与专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同步推进,构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品格的研发设计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出“PCST”创新教育模式,即以课题/项目(Project)、竞赛(Competition)、工作室(Studio)、创新团队(Team)为四大要素的创新教育策略体系。

3.2.2 “PCST”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

(1)课题/项目策略。课题/项目策略,通常以一个学期或项目运行期为周期,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磨炼其创新意识、独立探索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的课题/项目策略运行有两大平台:一是专业成果研发课题,一是创业运营实体。

专业成果研发课题以精英班学生为主体,经“班级推荐—系部选拔—学院审核”三级选拔而成,以学生自由组队、自主选题、自行研发为主线,以专业教师团队一对一全程指导为辅线,以选题引导、开题评估、课题检查、成果展示为环节。近年师生共有创新设计作品100多项。

创业运营实体包括学院创业坊和校企合作运营项目。创业坊涉及汽车美容、园林盆栽艺术、电子商务、手机维修等领域。采取学生自主竞投、自主设计产品、自主邀请专业指导老师、自主实践及自主管理的方式运行,成为学生创业实战、创意转化的孵化平台。校企合作运营项目包括菜鸟驿站等,由校企共同投资,学生自主管理、自主经营,利用企业优势配合学院创新教育理念,打造了集项目运营与创新创业教育于一体的校园双创孵化基地。

(2)竞赛策略。竞赛策略,通常以竞赛项目为平台,鼓励师生大胆动手,以师生专业技能与前沿技术的改进与创新为重点,注重磨练学生的专注力、意志力等创新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形成以教务处为主导、产业系为支撑、技能竞赛团队为主体的三级备战机制。

竞赛项目一方面以校外各级各类竞赛为重点,如世界技能大赛、省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比赛、市技工院校师生创新创业大赛、“赢在广州” 大学生创业大赛、广州市职工发明创新大赛等。另一方面,以校内专业技能类载体和活动等为重点,如专业社团、第二课堂、毕业设计作品展和校园文化技能艺术节等。2016年,学院师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得市级及以上奖励总计40项,学生曾开敬、胡涛代表广东省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园艺项目全国选拔赛获得季军,入选国家集训队。

(3)工作室策略。工作室策略,通常以大师工作室和专业工作室为平台推进,以国家级技能大师和行业资深专家为主导,实施新型学徒制,注重磨练学生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适应行业、企业发展的能力,深入工作现场调研,积累真实的数据与需求,以科研项目和研发适合行业技术改进的创新成果为重点,接受第三方专家和真实市场的检验。

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結合特色专业发展和实训优势,建有筑路工程机械、土木工程、园林技术3个大师工作室,其中,筑路工程大师工作室的《公路基层边部压实工艺实践研究》科研项目获国家发明专利。此外,建有系级工作室,由产业系和企业共同指导其建设进程。如传媒产业系的匠子工作室,由企业知名专家开展系列培训,学生直面市场,接收企业真实业务,将课程学习转化为产出过程,将创意转化为产品。

(4)创新团队策略。创新团队战略,通常以创新师资团队和创新学生团队为两大重点,注重磨练其创新人格、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不断学习、敢于奉献的精神。

创新师资团队建设,以双创课程开发和教学方法革新为重点,通过专项培训、创新研发经验交流会、创业实体项目运营等方式,更新双创师资理念,转换思维,磨砺核心能力,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与教学、技能竞赛等方面渗透创新教育理念,提高指导师生双创的技巧和水平。

创新学生团队建设,以专业技能整体水平提升、创新品质萃取和团队文化建设为重点,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欣赏学生、指导学生,唤醒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成果的品质与独立创新的能力,在课题/项目、竞赛、工作室三个策略的推进中成长、定型。

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命题下,技工院校应努力为师生创新技术、创意点子的实现与发展搭建稳固的阶梯式平台,广泛挖掘创新在思维、学习、艺术等领域的相互正向作用力,共建研发中心、创客空间、创新学院等载体,探索创新型、创业型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和实体模拟运行模式。

参考文献

[1]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邹建平,译.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2.

[2] 陈玉和.创新的概念、创新的发生与创新教育模式[J].煤炭高等教育,2001(2).

[3] 赵雅波,姜云.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J].黑龙江科学,2017(9).

[4] 杨勇,余晓雅.多元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J].职教论坛,2017(20).

[5] 马小辉.创业型大学的创业教育目标、特性及实践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3(7).

猜你喜欢
创新教育创新
试析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