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2016-11-11 01:37陈雯
考试周刊 2016年85期
关键词:创新教育英语教学课堂教学

陈雯

摘 要: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素质教育观念下的英语教学应该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随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变革学习方式,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目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创新教育 课堂教学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法的影响,现实教育中存在大量陈旧的、片面的、急功近利的因素,课程完全依从教师决定,以成绩为主,忽视新发现。课堂上,教师按预设的教学程序,将教材的知识点力求讲深讲透,把学生当做接受知识的容器,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这种教育思想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发挥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如何使教学内容通过教学过程转化为教学成果?如何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自主构建认知结构,积极参与,确定目标,自我调整,自由发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进而实现知识的迁移呢?

一、转变教育思想,培养创新型人才

传统的教学过于注重“教”,忽略“学”,而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在更多时候,教学效果好坏取决于学生的接受与否。评价教学质量的高低不应只看传递知识数量的多少,更重要的要看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以及活跃的思维和想象力。美国的著名心理教育学家布鲁纳说:“教学生任何科目,绝不是对学生心灵中灌输些固定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和组织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动书橱,而是教学生如何思维。”所以,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像挖掘宝藏一样,将藏在每个学生心底的想象力、创造力及美好的心灵挖掘出来,并通过激发学生的创新情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比如学习新课时,教师可对课文作简单介绍,设置悬念,启发学生主动探索。问题提出,让学生想出各种各样的答案,老师可将学生的答案板书写在黑板上。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读完全文,找出答案。这时老师可引导学生对照黑板上的答案,并对学生丰富的想象加以鼓励,学生一定会兴趣大增。学生既要联系实际,又要回想课文内容。通过思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学习不再是一种精神负担,学生的求知欲会越来越强烈,同时他们的知识面会越来越广。

二、英语教学中实施创新思维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1.设疑启智,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提供创新环境。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状态下,大脑皮层形成兴奋中心,创新思维也容易被激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层层递进,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

当学生对这类讨论性问题感兴趣时,他们会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的刺激,营造创新教学氛围。让学生自己产生问题,自己获得结果,教师与学生始终是共同探讨各种可能变化与发展的合作者。即使是那些一时不能得到正确结果的问题,教师也应与学生共同思考,留待进一步研究。

2.培养自立探究,寓创新思维于英语教学中。

素质教育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教育,学生需要获得能够继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科学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天赋能力。学生应该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让他们更多地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的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想象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是创造的基础。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词汇、句型、语篇教学等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有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

三、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为创新教育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创设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最佳状态,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在教学中应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呢?

要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对学生情感的表露要给予尊重,避免使用讽刺挖苦等不良语言形式或以冷漠的态度伤害学生的情感。学生在情感上对教师具有依附性,也就是学生把教师当做自己追随和效仿的对象。“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从教师方面所得到的赞许、认可和关爱中获得一种满足,这种满足又将促使他产生自我提高的渴求和欲望;这样的学生会有意识地使自己的学习行为符合师长的标准和期望,从而主动、积极地学习。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体验,对学生表现出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持发展的眼光看待,多鼓励,多支持。教师还可针对教学中的难点、疑点,有意识地创设争论情境,让学生参与讨论,既给学生创设参与学习的机会,又给学生充分表现自我的空间。注意呵护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善于引导他们去质疑、去探索未知领域。作为学生,他们会从自己的创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不断地发展创造力。

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减少对学生的统一要求,对学生约束过多,事事要求整齐划一,必然限制学生的思维,造成心理障碍,形成严肃的课堂气氛,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对学生要有耐心和宽容心。学生在课堂上回答老师提问时,也许因受到心理、知识、语言、思维、情绪方面的障碍,很难准确回答问题。这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谅解和宽容,并适时启发引导,理顺学生的思路,给学生圆满表达自己的机会。即使学生做得不好,只要有可取之处,有进步,应先予以肯定和表扬,再指出需改进之处,避免学生产生受挫感。这既可使学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受到锻炼,得到提高,又可使学生因自己终于回答出问题而感到心满意足,良好的课堂气氛自然形成。

四、教师要不断自我完善

素质教育要求“因人施教”,提高全体师生的素质。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主要实践者,他们对教育现代化和教学改革的认识和理解,将直接影响这场变革的成败。在新的条件下,教师的职责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激发者、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当演员、导演、观众和裁判等多重角色,提出任务,监督指导,反馈纠正。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善于吸收最新的教研成果并将其积极地运用到教学中;要不断丰富和发现新的教学方法;要端正教育思想,把教授教材为主的教学目标变为增长经验、发展能力为主的教学目标,变严格纪律、遵守常规的课堂气氛为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气氛。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最大的挖掘;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以平等、宽容的态度积极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要重视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自感受具体而丰富的世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大纲为本,活化教材,把握重、难点,把复杂内容条理化、枯燥问题趣味化、抽象问题形象化、困难句子浅显化,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加入课堂活动中,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又是一种探究过程。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英语课堂教学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其求异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国杨,黄子龙.素质教育与外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1998(1).

[2]胡鉴明.素质教育与外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999(5).

[3]何文琴.高中英语课堂提问艺术初探.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0(2).

[4]张正东,编著.外语教育学.重庆出版社,1987.

[5]李庭芗,主编.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猜你喜欢
创新教育英语教学课堂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