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以重庆市长寿区为例,分析了当前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的主要难题,探讨了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相应对策: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推进劳务输出;完善政策和破除体制障碍。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劳动力;就业困境;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导向和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的问题导向,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改革开放40年来,重庆市各区县农村发展虽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大城市及大农村的发展现状使重庆全市的城乡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乡村振兴战略对于仍存在着城乡发展差距、城乡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地处不同区域的乡村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的重庆市各区县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的主要难题
1、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难度加大
改革开放之初,由于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化发展进程较快,并且其第三产业也较为发达,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且用工量较大。然而,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增速的不断萎缩,受经济大环境影响,沿海发达地区部分企业面临生存危机。这突出表现在:外部需求日益萎缩减少,但企业的用工成本却逐渐上升,利润率呈逐年下降趋势,钢铁、化工及房地产企业裁员增加,同时农民工技能水平与产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稳定就业难度增大,导致诸多因素严重挤压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存空间。正是由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吸收农村劳动力的空间收窄,对农民工及农村劳动力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从重庆市长寿区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回流情况来看,农村劳动力回流情况仍比较突出。
2、本地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较弱
据重庆市长寿区就业局统计,截至2017年12月,该区城乡农村劳动力就业最集中的行业是建筑业,其就业人数占全区总就业人数的33.8%。占据农村劳动力就业第二位的是制造业,占14.1%。但在第三产业亦即商业、流通及服务行业,其就业的劳动力仅占比为8.4%。再加上农村劳动力游走在城乡的边缘,他们融入城市的难度较大。尤其是一些新生代农民工,他们虽然生长在城市并长期在城市工作,也亦然脱离了其先辈离不开的农村,但他们却不能或难以融入城市。农村劳动力不仅在户籍及住房、 教育等层面,受到较大的局限,而且他们始终感到自己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另外的一类,并且始终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
3、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存在著缺陷
随着重庆市长寿区新型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但这些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并且从事体力型劳动力较多,而技能型劳动力较少;从事生产型的较多,而从事经营管理型的较少。再加上其所受教育文化程度偏低,缺乏或没有掌握现代化的就业技能,就业观念又较为老套,很难适应新时代新兴行业或现代企业的用工需求。尤其是“80、90后”成长起来的农村劳动力,由于其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根本不愿意到机械加工行业就业,就业稳定性较差。
二、重庆市长寿区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的深层次问题分析
1、就业扶持政策及其对应的就业服务不到位
一是针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扶持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我们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农村中一些想自己创业的劳动力,除了受到自有资本金及经营场地的局限外,其缺乏职业技术技能及审批程序繁多影响了他们创业的积极性。现行的农村劳动力扶持政策中,虽然小额贷款能够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但相关部门也对其贷款总量进行了一定限制,导致农村劳动力难以自筹资金创办规模型企业。二是就业服务工作不到位。由于缺乏较为详尽及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农村劳动力所获取的就业服务信息渠道也较为有限,再加上农村劳动力就业市场发展较为滞后,一些相关职能部门的组织引导不力,使得农村劳动力就业输出的几率较低,其就业转移方式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2、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供需错位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重庆市长寿区针对农村劳动力开展了相关的职业技术与技能培训。但由于这些相关的技能技术教育培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或者是培训经费投入不足,拟或是参加培训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再加上农村劳动力作为受训人员,其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等因素影响,使得这些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效益比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凸显出有供给但却没有需求,或者有的行业有需求,但却没有供给这样较为尴尬的局面。以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为例。目前,劳动部门面向各镇村免费开设了计算机、缝纫、电焊、汽车驾驶、汽车维修、家政服务等多个方面的培训课程,但是对参训人员的年龄设置了限制条件。于是就出现了:要么是有参训资格和意愿的人群因为时间不合适而无法参加;要么是有参训资格、但缺乏参训意愿的人群“不得不”参加;要么是没有参训资格、但有参训意愿的人群不能参加等种种“错位”现象。
3、相关职能部门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保护乏力
一是农村劳动力与就业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不够稳定。农村劳动力大多文化程度较低,法律知识缺乏,合同意识差,一些用工单位往往不与农村劳动力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从而使得农村劳动力被不公正、不公平辞退的现象多有发生。二是农村劳动力收入不稳定。由于企业追求效益和利润最大化,个别企业随意、单方面确定劳动者的工资,有的甚至以非正式职工为由,单方变更农民工的工资报酬。三是就业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由于没有劳动合同,用工单位往往在工作时间、劳动强度、报酬和工伤处理等方面存在不合法规的地方,一旦出现工伤事故,农村劳动力很难得到公平对待。
三、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举措
1、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切实为农村劳动力就业提供机遇
首先要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融资提供便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为这些企业出台配套的相关优惠政策。其次可以通过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补贴力度,鼓励这些企业多吸收当地农村劳动力人口数。再次围绕旅游资源和地方优势资源,开发有市场前景的成长型项目,鼓励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具有比较优势的中小企业或乡村旅游业。第四,要帮助企业争取国家政策,进入国家重点项目范围,获得财政贴息扶持。
2、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领域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了第三产业发展的标志。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不仅会制约一个地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也必然导致包括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整个社会层面的就业面狭小。有统计显示,区域内企业增加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能够创造出大约2000多个非农就业岗位。因此,首先,要鼓励发展具有一定科技含量、产品有市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拓宽就业渠道,提高现代服务业对农村劳动力吸纳能力。其次,针对新型城鎮化发展起来的新建居住小区,可以发展现代物业管理、为社区居民提供家政服务、快捷的物流配送及安全便利的餐饮保洁等社区现代服务业。再次,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通过向城市居民开拓乡村生态旅游市场,也可使旅游业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一大亮点。
3、积极推进劳务输出,实现农村劳动力多元化就业
作为仍处于欠发达阶段和欠发达地区的重庆市长寿区来说,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需要相关就业职能部门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关注经济发达地区用工需求变化,做好农村劳动力就业分析预测工作,积极推进实施富有成效劳务输出,切实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可以通过围绕农村劳动力的劳务输出问题,构建相关职能部门、用工企业及社会团体组织共同参与的多渠道并存的就业服务体系。这既需要做好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也需要通过发展劳务经济,树立起劳务品牌意识。通过培育口碑较好的劳务输出品牌,充分利用劳务公司及社会组织的中介作用,强化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劳务输出的组织化和全过程服务。
4、完善政策和破除体制障碍,促进弱势劳动力群体充分就业
一是加强区域发展、产业优化与就业促进之间的制度和政策衔接。建立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就业工作联动机制,确保就业工作经费足额纳入财政预算,并适当向贫困地区倾斜。二是整合各系统的教育培训资源,结合区域产业发展需要与劳动力供需预测状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规划并充分付诸施行。三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农村劳动力就业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机会。可以通过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有效普查,构建起农村劳动力数据资源库。并通过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登记制度,为农村劳动力就业提供必要的就业咨询、信息查询与推荐就业等一系列就业服务项目。同时,通过积极完善农民工激励机制,拓展农村劳动力职业发展空间,从多层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稳定性,为广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简介】
李长春,男,中共重庆市长寿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高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