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不仅是教学的主体,更是教学资源,在课堂中可以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方式合理利用学生这种生成性资源,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学者叶澜提出了课堂生成理论,指出教师要从生命的层次运用动态生成观念来进行教学,突破传统教学“特殊认识活动论”的框架,利用学生在互动学习中产生的那些超出课堂预设的情况,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
一、捕捉灵感,顺势而导
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中常常会产生转瞬即逝的灵感,教师要抓住这些稍纵即逝的瞬间,引导学生向文本的更深处探究下去。教师要采取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一闪而逝的灵感来选择更好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达到优化发展。
在自主阅读《雷雨(节选)》的时候,有学生提出问题:“鲁侍萍既然心中很恨周朴园,为什么不离开,而要留在房间里和周朴园相认呢?”教师顺势而导,让学生尝试分析:“大家尝试思考一下,这样的场景是不是作者有意安排的呢?”有学生提出:“鲁侍萍如果不揭露自己的身份,那么戏剧就无法展开,无法形成错综复杂的冲突。”还有学生从人物的心理入手进行分析:“鲁侍萍本来是想要去找女儿,希望女儿不要走当年的老路,但是当时她还没有对现实彻底绝望,直到和周朴园相认之后,她才发现四凤实际上陷入了兄妹乱伦的事件之中,这使得鲁侍萍心中对周朴园更加怨恨。”通过分析,他们不仅解决了自己灵光一闪形成的问题,更在思维碰撞中更好地赏析品味了文本,提高了阅读能力。
以学定教指的是以学生的学情来确定教学策略。这里的学情不光是指学生的知識技能,还指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情绪状态,这自然也包括他们在学习中产生的想法,教师要合理利用,优化教学。
二、肯定创意,鼓励想象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是一种思维过程,教师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产生丰富联想,并提出有创意的见解。高中学生思维能力较强,往往会产生各种有创意的想法,教师要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鼓励学生尝试验证自己的创意想法,进一步探究。
教授《琵琶行》的时候,有学生提问:“既然琵琶女以演奏乐曲为生,为何作者叫她出来的时候她还要‘千呼万唤始出来,问她话的时候她会‘琵琶声停欲语迟呢?”这两处实际上运用了延宕的艺术手法,延宕具体表现为在情节上有意停顿不前,留下大量空白,能给人无穷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肯定学生提出的有创意的问题,并指导他们展开想象,品味诗句潜藏的语义。学生展开了联想,并提出了创意解答:“‘欲语迟和‘千呼万唤始出来写琵琶女停顿之后再回答,因为她心中有很多苦痛,不知道该从何说起,而正是由于她的这种迟疑、犹豫的状态,才导致作者更想了解她的内心情感。”在学生分析后,教师可以对他们的回答进行总结,告诉他们延宕这种表达方式的特点:“‘千呼万唤形成了时间上的延宕,而‘欲语迟则是行为动作方面的延宕,它们都产生了一种张力,营造出欲语还休的状态,制造出心理凝聚的效果。”
教师不可压抑学生看似较为可笑的创意想法,而应该鼓励他们展开想象,发表见解,尝试分析并阐述理由,论证自己的想法,深化学习能力,提高认知水平。
三、尊重差异,呵护个性
华国栋教授在谈到差异教学的时候提出在班集体中要参考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他们个别的需要,促进学生发展。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所以在教学中一部分学生常常会因为理解能力有限而发生错误。教师要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互助解决这些错误。
在教授《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各种问题,包括理解文章内容等方面的初级问题,也可以有深入文本内部的难题,如可以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看看文章中写了哪些美和丑的对比。有的学生提出:“文章中将伽西莫多的丑陋和姑娘的美丽进行对比,体现了美丑。”教师可以继续启发,让能力较强的学生顺着文章的线索继续深入下去:“大家刚刚将不同的人物进行了美丑的对比,那么在同一个人的身上是否也能看到美和丑的对比呢?”学生受到了启发:“伽西莫多是文章的核心人物,他个人身上也体现了美和丑的对比。他的外表十分丑陋,但是内心却十分善良。”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又挖掘出了姑娘和围观群众的对比等。
在教学中教师要合乎学生的个性,添加选择性学习内容,满足不同学生个体的需求,营造自主和谐的交流环境,促使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解决难题。
孔子曾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利用动态生成资源,促使学生高效学习。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会提出一些超出教师预设的问题,产生一些错误,教师要及时捕捉并合理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让课堂变得更加鲜活。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2016年度一般规划课题“高中语文教学生成性资源的运用研究”的研究成果,批准号6A21J2NT238)
作者单位: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2264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