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阅读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2018-01-02 08:10王从华徐静夏文强
江西教育B 2018年10期
关键词:雾凇小品世纪

王从华 徐静 夏文强

在特定的语文课堂教学时空里,教学活动既有教师“教的活动”,也有学生“学的活动”,而“学的活动”又分为学生个体的学习活动和群体的学习活动。 “活动理论”中“学习共同体”理论,“引进了规则、共同体和分工等三个社会要素,从而把个体与共同体的互动凸现出来,并且强调存在于活动系统中的矛盾对于变化与发展具有的推动作用”[1] ,为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打开了新的天地。课堂教学无疑也是一个复杂的活动系统,语文教师、学生和共同体围绕“教什么”“学什么”“怎么教”“怎么学”等问题展开的互动,也是复杂的、丰富的、多样的。可以说,在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合宜的前提下,教学活动设计和组织是否合理有效,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令人遗憾的是,阅读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并没有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本文以小学四年级的实用文《呼风唤雨的世纪》为例,分析实用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的策略。

一、导入新课,激发思考

師:同学们,当你按动遥控器吹空调的时候,当你躺下按摩椅享受的时候,当你和远方的朋友视频的时候,当你打开网页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感觉到什么?

生:科技越来越发达。

生:要什么就有什么,想去哪里就能去哪里,生活真方便。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现代科技成就的文章——《呼风唤雨的世纪》。(板书课题)这篇课文是一篇科学小品。(PPT展示:科学小品又叫文艺性说明文,它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介绍科学知识,经常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打比方、做比较等说明方法。)我们以前学过这一类文章,大家还记得吗?科学小品应该怎么读呢?

生:读三年级时,学过一篇课文科学小品《太阳》,老师告诉我们,可以根据课题来猜课文写了什么,《太阳》这一课就写了太阳的有关知识。

师:嗯,根据课题来猜科普小品的内容,是一个不错的方法。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老师你刚才说,这是一篇介绍科学成就的课文,那为什么标题用“呼风唤雨”这个词?

生:谁在呼风唤雨?

生:用什么来呼风唤雨?

师:大家真会思考!让我们带着疑问,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评析一]本环节的主要教学活动是师生“问答活动”,活动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在这一环节提了三个问题:(1)列举学生熟悉的四个生活画面后,提问“你感觉到什么”。就问题本身而言,这个问题的指示语很不清晰,所幸的是第一个学生的回答与教师想要的答案比较接近。然而,这时导入课文,时机还不成熟,原因是“科技越来越发达”“生活真方便”与课题的关系没有梳理清楚,因而,教师迫切地引出课题,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影响了下一步教学的开展。(2)教师先介绍“科学小品”的概念,再提问“科学小品应该怎么读”的做法似有不妥。四年级的孩子很难理解“科学小品”这个抽象的概念,对“科学小品应该怎么读”更是不知如何回答。从学生回答的情况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不知“科学小品”为何物,当然也就不知道如何阅读了。(3)“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这个问题提得比较恰当,让学生从标题入手,培养他们“探究”意识,为下面的阅读活动做了很好的铺垫。令人遗憾的是教师“提问”没有促进学生“学”的活动充分展开。江苏小语名师薛法根老师的课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也是从“标题”开始读起的,在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方面非常值得借鉴。薛老师在这个教学环节主要组织了两个教学活动:一是指导学生注意停顿,读准标题;二是指导学生针对标题提问。第二个活动设计尤为精彩,当学生没有问题的时候,教师提示:“你们现在一个问题都没有,就认为这句话是真理了?”“敢于怀疑别人的观点,勇于提出自己的疑问,是诞生真理的先决条件,这叫科学精神。”“这句话本身就是真理,你信吗?”这三句话层层递进,先提出假设,然后教给提问的依据,最后指示提问的角度,很好地激活了学生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先后从自己的经验出发,连续提出了五个问题,达到教会学生提问的目的。

二、初读课文,感知“呼风唤雨”

(PPT出示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评析二]这里为什么用朗读呢?“科学小品的阅读是以理解为目的,阅读的姿态属于解读型的。”[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指出:“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4]因此,这篇课文正确的阅读方式应该是默读,默读的目的是双重的,一是学习默读,二是为筛选、概括课文主要信息做准备。

师: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主要写了科学技术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师:很会概括,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说吗?

生: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对,这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也是课文的中心句,一起来读一读。(齐读)告诉大家一个常识:一个世纪是100年,20世纪指的是1901-2000年。谁知道我们现在处在哪个世纪吗?

生:21世纪。

师:对。现在大家说说,20世纪,到底是谁在呼风唤雨?

生:人类!

师:靠什么呼风唤雨?

生: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师:在这一问一答中,你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了吗?

生:这是一个设问句。

师:知道什么是设问句吗?

生:自己提出疑问,自己回答的句子叫作设问句。

师:你说得对。设问句能够启发读者思考。现在我们来解决刚才同学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这是一篇介绍科学成就的课文,为什么标题用“呼风唤雨”这个词?

生:因为人类取得了很多的科技成就,要什么就有什么,就像神仙可以呼风唤雨一样。

师:对啊,你是真正理解“呼风唤雨”这个词的意思,也明白了课文的标题的意思。谁能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

生:我找到这两句话: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师:好,大家齐读这两句话,想一想,“发现”“发明”这两个词含义有什么不同。

生:“发现”是本来就有的东西,被人类看到了,“发明”是本来没有的东西,被人类创造出来了。

师:真聪明!你区分得很清楚,“创造”这个词用得特别准确。你能用这两个词分别说一句话吗?

生:探险家发现了一座古墓。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师:这两个词能不能换呢?

生:不能,换了就说不通了。

师:确实是这样,科学小品用词准确,这篇课文有很多这方面的例子,大家读书的时候要留心这一点。

[评析三]本环节主要教学活动是朗读和讨论。教师想要教的内容有两个方面:(1)抓住课文的中心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理解“发明”“发现”两个动词的意思和表达作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在教师“问题” 的“牽引”下,被动地阅读。一问一答的教学活动,表面上非常顺畅,实际上并没有学会教师想教的内容。从问题设计的角度而言,作为学习任务情境的问题设计不恰当。下面以概括课文内容的问题为例,展开分析。在这里,教师连续提出了九个问题是颇值得商榷的:①“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②“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说吗”;③“谁知道我们现在处在哪个世纪吗”;④“到底是谁在呼风唤雨”;⑤“靠什么呼风唤雨”;⑥“你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了吗”;⑦“知道什么是设问句吗”;⑧“为什么标题用‘呼风唤雨这个词”;⑨“谁能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首先,第①问的问法就有问题,这篇课文是科学小品,不是叙事文;其次,②~⑨连续八个问题非常琐碎,答案是相对确定的,缺少“可知的、可理解的”多种方法、途径的选择,缺失通过群体互动来求解的过程;第三,对中心句的理解有问题,教师在这里混淆了“中心句”和“中心段”。从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的角度来看,存在的问题是“学”的活动受到限制。学习过程是一个通过试误求解的过程,这一环节学生要准确概括课文内容需要以下步骤:(1)任务定向。即学生要明确学习任务,提取重要信息,概括课文内容。(2)信息筛选。学生需要正确理解“中心句”,并根据理解找出文中的中心句。这个阶段学生是最容易出错的,需要教师的引导、同伴的帮助才能完成。(3)信息加工。学生用自己的话转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转述过程中,语言表达会有错误,需要教师、同学的参与发现并纠正。(4)小结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通过四个步骤,学生不仅概括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学会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三、深入研读,理解“呼风唤雨”

1.研读第3自然段

师:大家浏览一下第3自然段,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生:以前是农耕社会,科技不发达,什么都没有,现在什么都有了。

师:嗯,差不多是这个意思,科学小品要求语言准确。我们一起来看看,农耕社会是怎样的。

生:农耕社会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PPT出示农耕社会的图片)

师:农耕社会确实不发达,我们也来列举一下。(PPT出示句式:那时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

生:那时没有电风扇,没有电饭煲,没有电冰箱,也没有空调。

生:那时没有汽车,没有火车,没有轮船,也没有飞机。

师:确实,农耕社会没有的东西太多了,说也说不尽,所以课文就列举了今天看来很平常的几种,这就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我们再来看看,这一段是怎么说明20世纪的成就的。

生:(读)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师:嗯,这里有两句诗——

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师:这两句诗写得很美,谁能说说它的意思?

生:应该是,就像春风吹了一夜,吹开了千万树梨花。

师:你真聪明,就是这个意思。读着诗句,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20世纪的科学成就很多。

师:你从哪看出来的?

生:我从“千树万树梨花开”看出来的。

生:我从“忽如一夜春风来”这句诗感觉到社会发展很快。

师:你真会学习。作者引用古诗,形象地介绍了20世纪科学成就之多、社会变化之快,这也是一种说明方法,叫作引用法(板书)。

师:老师想考考大家,这篇课文是说明20世纪的科技成就的,这一段却先写了农耕社会。为什么要这样写?能不能把写农耕社会的部分去掉?

生:不能去掉,这是在比较。先说农耕社会怎么样,再说20世纪怎么样,我读了就知道20世纪的成就真的很多。

生:这样一比较,我觉得现在科学真发达,太方便了。

生:我记得《太阳》那一课,把太阳和地球做比较,说是太阳有好多个地球那么大,我就觉得,太阳竟然这么大啊。

师:是啊,做比较是一种常用的说明方法,能够突出事物的特点,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2.研读第4自然段

……

3.研读第5自然段

……

[评析四]本环节是关键环节,教学的主要任务应该是“把‘课文内容和‘作者的表达结合起来,让学生完整而恰当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观点” [5]。从教师的提问可以看出,实际在教的内容是:(1)提取、概括信息;(2)辨识举例子、引用和做比较的说明方法。主要教学活动仍然是问答活动,教师依据课文的顺序,依次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讨论:每一段写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如第三自然段的研读,先后提出问题:①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②这一段是怎么说明20世纪的成就的;③读着诗句,你感受到了什么;④你从哪看出来的;⑤为什么要这样写?能不能把写农耕社会的部分去掉?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最终有没有让学生完整而恰当地理解这一段话的观点?答案恐怕是否定的。这段话的中心句是最后一句话“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重在理解,用“雪大的场景”来形容“20世纪的成就”之大。这段话前四句分为两层:第一层是一到三句,第二、三句是对第一句的具体说明,即“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第二层是“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这两层按时间顺序,通过正反对比,得出“中心句”这一结论。因此,理清句子之间的关系,理解作者在这一段话表达的观点以及如何表达这一观点的,是这一环节的核心教学内容。

薛法根老师《雾凇》课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活动设计方面提供了很好的示范[6]。他在“板块二,理解雾凇的形成过程”设计的教学活动有:(1)前排同学每人朗读一句,如果你读到的不是最重要、最核心的一句话请坐下,熟读并背诵这句话;(2)朗读其余七句话,讨论你读的这一句写的是水汽、雾气,还是霜花、雾凇,朗读并背诵写雾凇的句子;(3)讨论“雾凇的形成是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薛老师设计的三个教学活动没有满堂问,而是采用层层递进学习活动:确定关键句—理解每句话的内容—理解语言表达的特点,呈现科学小品的教学内容,无论是任务情境创设,还是学习提示、支架的搭设,都指向学生“学”的活动,教学目标顺利达成。

四、总结阅读方法,迁移学习经验

师: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不但学到了科学知识,还学习了科学小品的读法。大家回忆一下刚才我们的学习经过,说一说,科學小品应该怎么读?

生:可以先读课题,猜一猜文章会说明什么事情。

生:浏览课文,找出重要的句子,了解课文说明了什么,再看看是用什么方法说明的。

生:还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来读。

师:大家说得很有道理。科学小品能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同学们应该多读点科学小品,通过阅读,你会发现一个神奇的科学世界。

[评析五]应该说,教师带着学生总结本节课阅读方法的意图是很好的,但总结的内容不够全面,忽略了对这篇课文劝说的立场、语言表达的特点和作者科学严谨的态度的总结。在这里,老师带着学生梳理课文阅读的方法后,可以联系课文最后一段“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的推断是否合理,训练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科幻童话或小说,看看人们是如何思考“现代科学技术将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问题的。

[总评]改善的策略

一、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应指向教学目标并承载着合宜的教学内容

阅读教学目标也叫教学点,指的是这一篇课文中学生应该理解、体验和欣赏的关键词语。教学内容是帮助学生理解、体验和欣赏关键词语的知识、材料,主要以师生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呈现。因此,有效的教学活动应承载合宜的教学内容并指向教学目标。由此可确定如下教学点:(1)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蕴含的知识:中心段、点明题旨);(2)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蕴含的知识:中心句、引用说明和比较说明);(3)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蕴含的知识:中心句、举例说明、比较说明);(4)标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蕴含的知识:概括第一段、拟人的修辞)。这几个教学点的把握还是比较准的,抓住这些句子,正确理解这些句子,就能够“理解文章所表达的观点”。因而,这篇课文阅读教学内容就是让学生正确理解这些句子(包括这些句子本身的理解、语篇结构中的作用、表达的特点)所需要的知识和材料,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该课例是有缺陷的,前文已作评析,这里不再赘述。

二、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应促进“学”的活动充分展开

(一)教学活动要丰富

教学活动构成语文课程教学过程的基本形态,活动的主体、活动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有教师、学生个体和学生群体,教学活动有听、说、读、写、演等各种形式。这方面,《呼风唤雨的世纪》课例和《雾凇》课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的教学活动基本上是一问一答的形式,而后者则有听写活动、朗读活动、讨论活动、写作活动等等,而且后者教师“教”的活动都指向了学生“学”的活动。

(二)教学活动要有层次

教学活动要根据教学点的排列,按照一定的层次的排列,即教学活动的安排在纵向上促使学生的学习经验有阶梯的递升或方面的扩展,在横向上有助于形成共同的学习经验。《呼风唤雨的世纪》课例教学活动排列的层次是需要商榷的,在纵向上,如课题的理解活动应安排在理解课文表达的观点之后,可能比较适宜;在横向上,一问一答的形式很难让学生形成共同的学习经验。

(三)教学活动要在互动中指向“学”的活动

教学活动的互动,指的是活动主体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教师的活动如提问、讲授、朗读、提示和课堂评价,都应指向学生“学”的活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学习的核心,教师的提问、讲授、朗读和学生之间的质疑、讨论都是帮助学生在纵向上展开深入的学习的,并促进学的活动的充分展开。《呼风唤雨的世纪》课例中,教师的活动如提问、解释只让少数人明确了问题的答案,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横向和纵向上都没能充分展开。薛法根老师的《雾凇》课例“第二板块”的提问、朗读、讲解、反馈活动,则有效促进了学生对“雾凇形成过程及其表达特点”的理解,学生新的阅读的经验得以生成。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教学活动理论的考察[J].教育研究,2005(5):36-42.

[2][3][5]王荣生.实用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88-190,53,5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

[6]薛法根.《雾凇》教学实录[M].语文知识,2017(1):4-7.

猜你喜欢
雾凇小品世纪
命题小品——覆雨翻云
世纪赞歌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1999,世纪大阅兵
雾凇奇观
(小品)《加班饭》
(小品)《一年又一年》
雾凇岛
美哉,兴凯湖雾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