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文莉
【内容摘要】有人说,写作能力体现着一个人的文化素质。作为升学考试里的较为重要的一个阶段——高中,其作文所占分量更是不言而喻。虽说高中生经过多年的语文学习,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写作能力,但仍有很多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无物,无法激起人们的阅读欲望。如何提高高中生的写作能力以提升高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任重而道远。本文结合高中作文教学的实际,从最重要的素材方面入手,分析素材缺乏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种高中作文素材积累的方法,希望能够为高中作文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高中作文 素材 积累与运用
一、造成作文素材缺乏的主要原因
高中作文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而且对其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然而,当前教师课堂实施教学所取得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作文难教、作文难写成了教师和学生心中一道难以逾越的“沟”。对作文教学张志公先生曾有这样的感叹:“语文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换言之,作文教学是'老大难'的'老大难'。”如何解决这个老大难的问题,首要任务是找出影响作文教学效率低下的不良因素。其中,作文素材的缺乏无疑是导致高中作文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作者结合教学实践,造成作文素材缺乏的主要原因大概有以下三点:
1.囿于單调的生活圈
学业占据着高中生涯的一半。面对繁重的学习压力,很多家长“全力支持”,最常用一句“你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家务活不用你做”,同时很多学生自身是根本无暇顾及除学习以外的事情……如此种种导致他们对生活缺少发现,缺少情趣,更是缺少观察和感悟。教育学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缺少了生活的触动,真情实感无法引发,书写出来的文章必然空洞、俗套,难以抓住细节。例如,写某件事情时,只看到事情的主要经过,至于事件发生的环境、围观人的反应等学生根本注意不到。他们的视线是“直”的,只关注主体,不在意重要的枝节。
2.学生知识面不广
在指导学生写作过程中,作者时常发现这一个现象:在记叙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时,很多学生的作文会关注事情的经过,但内容比较笼统,缺乏细致的描绘。这是因为阅读量过少,找不到更多的合适的语句描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3.缺乏写作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发现自己提笔无从开头时,感觉自己的作文索然无味时,写作的一点兴趣消失殆尽,编作文、抄作文就成了家常便饭。久而久之,课堂上提不起兴致,写作能力越来越差。
二、引导学生对素材积累的对策
阅读一本好书,如同聆听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讲话,令人如沐春风。一篇好的文章,也会让人受益匪浅。提高写作水平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在高中作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对素材的积累相当重要。作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
1.博览群书,感受阅读魅力,激发写作兴趣
阅读是积累作文素材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作文的基础。在日常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将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从而使学生在作文时有言可写、言之有物。
(1)充分利用教材
叶圣陶先生在一次语文教学研讨会上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作为例子的教材具有二次开发的可能,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加以造、取舍、增删,以服务于特定的教学目的。”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课文中某些精彩的故事,引导学生进行仿写、扩写、改写课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对自己较为感兴趣的内容展开合理地想象,并进行细致地描写……
(2)充足的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一个广袤、神奇的世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远古到未来,从国内到国外,任你驰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诗圣的名句让我们切身感受到阅读对于写作的重要。有了充足的阅读,写作资本愈丰富,愈能有“文思泉涌”的机会。反之,没有了阅读,写作就像少了肥料滋养的花朵,无法绽放;没有了阅读,写作就如无源之水,终将枯竭;没有了阅读,写作就如同寒冬腊月之日头,失去了应有的温度。
对此,教师也要做好指导工作。让学生明确既要有阅读量,也要有阅读面。当今社会,很多人读书带有功利性,但是“欲速则不达”告诉我们读书是要有一定的积累,更要讲究方法。高中生课余时间比较紧张,在进行课外阅读是要注意精读和泛读的结合。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精读2-3本经典名著;其他类型的文本可采用泛读的方式。
2.引导学生发现生活、感悟生活
单调、狭小的生活空间让学生缺少生活和情感体验。如何使其在忙碌的高中生活中也能受到生活的丰富和有趣?曾看过这么一句话,说得特别好。“其实,空山鸟鸣, 础润月晕,雨打窗棂,八面来风,一叶,一瓣,一笑,一缕,一思考,一闪念, 都可以入诗入画入文,关键在于有无自我的心意在里头,又无自我的个性在上面,又无自我活生生的思考在深层。”学生可以用心观察校园里的一草一木、楼宇建筑,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人际交往等等,从中发现生活的细节,感悟其简单而朴素的美。
3.指导学生摘录、交流
不管是课内课外阅读的收获,还是对生活的感悟,教师都应引导学生做好简单地摘抄和记录。好的词句、段落、篇章都可以,如此反复,学生养成日积月累的摘抄习惯,积小流以成江海,方便日后翻阅、运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作文素材积累。正如苏东坡所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另外,教师还需指导学生恰当、合理的归纳素材。这一环节不能忽略。因为在给成语、好诗好词、优美语句、名人名言、社会热点等等分类归纳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反复思考、不断琢磨,提炼出观点,后运用到写作当中;教师还可以提供平台,让学生以个体或群体的方式交流最近积累的素材,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万丈高楼平地起。当有了一定的素材积累后,学生在写作时就会有感而发、有话可说,有言可写,文采横溢的作文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郑红丽.谈高中作文素材积累与运用[J].读写算(语文教育研究),2015(5).
(作者单位:福建省平和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