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弱势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的探究

2018-01-02 05:50笪如飞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18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策略

笪如飞

【内容摘要】体育弱势生的存在,主要是由学生的遗传因素、心理问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不足、家庭社会等原因造成的,本文紧扣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从提升教师各项能力入手,提出针对体育弱势生的教学策略的探究,从而让每个学生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体育弱势生 形成因素 课堂教学策略

关注学生发展,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关注“体育弱势生”,培养其运动兴趣,激发其锻炼热情,养成其锻炼习惯,形成其终身锻炼的意识是体育教学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与保证,也是每个体育教师的责任。关注他们的心理,探索科学的教学策略,是每一个体育教师都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体育弱势生形成的原因

(一)学生自身层面的问题

1.学生生理遗传因素

有些弱势生受先天遗传基因的影响,身体比同龄人矮小,他们的力量、速度、爆发力、柔韧性及协调能力等素质,和普通学生差异是很显著的。在教学及活动中可能体育弱势生再怎么努力都达不到那么高的水平,这些差异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技能学习、运动表现能力及学生的体育成绩。从这个角度看,体育弱势生的存在是一种必然。

2.学生心理因素

体育弱势生由于先天因素,如体型、肥胖、瘦小、残障等原因,常常会自暴自弃、不求上进。有的弱势生由于焦虑、害怕等原因不能主动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在体育课的学习及运动方面极少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长此以往就会对体育锻炼、甚至对所有体育运动失去兴趣,在运动时就不能全力以赴地去跑去跳。对他们认为有难度的运动项目,就有畏惧,不愿尝试,不去坚持。

(二)教师层面的问题

1.教育、教学能力的不足

在教师教学过程中,体育弱势生对锻炼的不感兴趣,大部分源于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过于繁琐,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不够新颖。从而导致体育弱势生失去运动参与的兴趣与热情。在一些具体技能的教学中,正常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相对于体育弱势生来说还是很难掌握,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当大部分学生都学会的时候,体育弱势生还是一遍遍完成不了技能,也就慢慢的失去的信心与参与的兴趣。而教师的讲解示范能力的不足也是不能激发学生运动参与一个重要因素。

2.教学评价方式的问题

现在的课堂评价虽然实行了多维度,多形式的评价。有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有过程性评价、有结论性评价。但不管哪种评价对于体育弱势生来说都缺乏成功的体验,学生练习与锻炼过程中很多评价都是负面定义。反而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及锻炼热情。

(三)家庭社会方面的问题

现阶段整个社会对于身体健康的认识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对于学生运动参与都有一定的支持。但有些家庭对于小孩管理不到位,任由小孩选择电视、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娱乐,长此以往学生的身体素质持续下降、兴趣转移,就会不愿意参与运动。其次,重智育轻体育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特别是到了初中阶段,随着文化课学习压力加大,家长会认为分数多的更重要,希望自己的小孩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从而忽视了对学生身体锻炼的督促及引导。再次,学校日常教学工作安排中对体育不够重视,一旦文化课紧张,体育课就会“让位”,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产生误导,导致社会、家长、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轻视。

二、课堂教学中对体育弱势生的转化策略

对于体育弱势生,要想学生不掉队,不成为特异性群体,实现学生的不断进步,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体育弱势生的转化:

(一)加强对体育弱势生的关注,提高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体育弱势生一直处于跑不过别人、跳不过别人、学技能比别人慢、人家学会了他还完成不了、别的同学动作做的很优美,他的动作很笨拙的尴尬状态。难免会出现自卑,没有运动兴趣,不愿参与运动的心理状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前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態兴趣爱好,做体育弱势生的朋友,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肯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同时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明白体育锻炼的意义,形成积极的参与意识和持之以恒的锻炼态度。

(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参与锻炼的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影响学生自觉和积极学习的重要因素。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锻炼的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弱势生在课堂学习及体育锻炼过程中很少有自我价值实现的机会,所以在学习过程中锻炼的动机和主观愿望不强。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点的提升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

1.教学设计水平的提升激发体育弱势生的锻炼兴趣

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技能的效果。优秀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把动作难度逐节分解,让技能学习的难度慢慢提升,最终完成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的导入环节上,教师若能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趣味性强的导入情节,让学生一看感觉新鲜,都有跃跃欲试的冲动。那么在接下来学生学习中就会形成积极配合积极参与的态势,也可以很好的激发体育弱势生的锻炼兴趣。

2.教师动作技能及教学语言能力的提升激发体育弱势生的锻炼热情

教师技能展示水平对于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非常重要。当教师在技能教学时,一个优美的动作的示范,得到的是学生们的惊叹声和喝彩声,足以说明学生对教师能力的认可,当学生被教师的优美的动作、高超的技能所折服时,自然在课堂学习时就会积极努力的去学习去锻炼。

总之,体育弱势生是客观存在的,而教师是实施教育的主体,课堂又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体育教师只有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素质,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才能让体育弱势生树立信心,增强锻炼意识,提升运动能力。从而让每个学生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江心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薄弱校物理课堂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审美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任务分析观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职专业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探讨
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探索
“积累小学生基本数学活动经验”课堂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