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奇 周江怀
人生而平等,又生而不平等,平等的是天赋人权,不平等的是天赋。有人从小就好动,比别人跑得快。有人从小就安静,比别人爱思考。有人从小就喜欢音律,比别人懂音乐。有人从小就喜欢图书,比别人爱阅读。也有人胆子大,在各种场合都不怕生,喜欢和各类人交朋友。也有人胆子小,喜欢自己的小世界,内向沉默很腼腆……每一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掌印手纹,代表每一个不同的人都值得我们区别对待。而传统的教育实践在人们眼中成为不断打磨不同,批量生产的车间,学生悲哀,老师悲哀,圣人隐市贤者不出。这些责任都落在了学校,落在了普通的教师身上,我们肩膀不宽,难以承担!
但针对传统教育落伍的问题,各路人马进行着风风火火的课堂改革,关于课堂的改革早已飞上了天,各种榜样模版层出不穷,支配着老师不断的打破自己,不断的重建理念,大家都在引用圣人朱熹的话“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强调着“因材施教”这一教育教学理念,提出要全面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出因材施教的思想。晃晃大论的目标却和之前出奇的一致,概述起来就是不管用什么手段培养出成绩优秀的人来。就像一些人在宣扬自己的教学理念时总会举些例子,大体就是某某后进学生进过这番理念的改造后,乌鸡变凤凰。在听到这样的事例时总会让人感叹这股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例子是否具有普遍性,是否可以成为教师竞相模仿的范例。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中国建设做出卓越贡献的大家们哪一个是高效课堂培养出来?甚至早期很多人更是摇头晃脑背着四书五经成长起来的,难道几千年的教育经验一朝就沦为糟粕,可以任人评价,任人践踏了吗?改革开放后,西方的快餐文化蚕食着中国人本该具有的踏实,刻苦,亲善的传统美德,急于求成的功利观对教育缺乏耐性,哄然指责,不知道他们是要培养12岁拜相的甘罗,还是5岁作诗的伤仲永?没有沉淀的文化的虚浮的,没有沉淀的教育是悲哀的。没有人知道长大以后的甘罗干了什么,但大家都知道长大后的伤仲永一事无成。
有一个词“智商”我们很熟悉,但总不愿意在教育的过程中关注它,因为它敏感,稍不注意就会惹来非议,家长可能说“我家孩子体质不行,老是爱感冒,体育运动没个擅长的”,也可能说“我家孩子没有艺术细胞,五音不全,就不是搞艺术的料”,也可能会说“我家孩子太贪玩了,学习不认真不踏实,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但可能不会有几个家长会说自己孩子的智商不如别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但谁会甘心做个“臭皮匠”呢?每一个学生由于其性格特点、家庭环境、思维方式以及智力水平的不同,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对于知识的获取能力和掌握能力也会是千差万别的。对于评价教育成果的人,必须正确看待这些差异。单纯寄希望于教学过程的改变从而达到改变教育结果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朱子话里因材施教的结果是“小以小成,大以大成”,那么“大成”、“小成”标准是什么?中学设置的数门功课究竟是教育的目的还是教育的载体?有没有什么是必教,什么是选教呢?对于落后地区的我们深感乏力,不知道学生究竟想要什么,老师又能给予什么。社会在发展,作为教师我们愿意改变但不愿意盲目改变。现在强调的所谓“因材施教”好像是承认茶壶里可以煮饺子,但是出来的时候却要让饺子适合壶嘴。
2013年6月,教育部下发了名为《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的文件。
《意见》或许离真正落实扭转教育评价的现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新的评价标准为课程改革提供了落脚点。没有合理的評价机制会失去方向,对于是否适合本地区教育的发展失去了判断的标准,只会在媒体的导向下,时而顶礼膜拜,竞相模仿,时而口诛笔伐,人人喊打。
对评价标准的研究是为了和本地落后的教育现状相结合,找到出路,改变评价目的,丰富评价方式,让评价变得多样,从出口想问题,让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能有一个有效的分流,满足社会不同的需要,为每一个孩子找到一个真正的归宿。
【参考文献】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教基二〔2013〕2号)及附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2013年6月3日.
【天水师范学院教育硕士导师基础教育研究项目资助】
(作者单位:甘肃省成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