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
摘 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主阵地。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励,激发学生创新学习的兴趣,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数学课堂;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是各种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产生具有一定价值的新理论、新方法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批判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造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各个方面。对于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由于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想象能力还不是特别成熟,应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将生活实际与学生的知識学习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在课堂教学中搭建起具有多样性、跨越性、综合性的教学平台,全面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结合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谈几点具体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黑格尔曾说过:“一个深广的心灵总是把兴趣的领域推广到无数事物上去。”学习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原动力。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深入思考,而只有赋予每一个问题足够的思考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才会得到长足的锻炼和提高,同时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适当的教学情景,对于数学教学要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除了传统的概念化灌输,更应该强调引入具有一定吸引力和内生动力的具体问题情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根据学生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
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在学生居于学习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但同时既不能忽视“导”的作用,也不能用老师的“导”取代学生的“学”,那么如何处理好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问题,根本上就是如何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问题,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关键是要摆正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具体的做法是:观念上正确认识学生,行动上合理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平等人格和独立精神,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生活、学习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越俎代庖”。要努力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用探讨商量式的口吻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使学生乐于参与探讨与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体,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三、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和根本途径。中学生正处在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在认识过程中对于一些较抽象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还缺乏精准的感知。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加强实践操作的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解决问题,推导结论,无形中加深了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动手实践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形式,也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习惯,通过建模等一系列生动、多样化的形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经典的数学思想,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四、坚守课堂阵地,加大创新力度
1.进行教材的再创造
教材是教师日常教学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指南。教师的教学既要忠于教材,又不能拘于教材。在课堂教学讲解知识点时,要学会“把书讲薄”,简明扼要,深入浅出,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在知识点结合实际运用时,要学会“把书用厚”,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能力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学会举一反三,类比苏东坡的“八面受敌”读书法,鼓励学生养成批判性的思维,从多角度对一个数学问题进行思考,给学生制造悬念,让他们去探究,让他们去发展、去竞争、去创造,提出不同的思路和方法。
2.进行教法的再改革
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不仅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教学创新的一个永恒的课题。创新课堂教学的方法和形式:重视几何画板、投影展示等多媒体工具的运用;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引导;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分享自己的见解等。作为教师少一点“匠气”,多一点“灵气”,就能用教的创新火种引燃学的创新火焰。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推进教学模式改革,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和课堂教学,着力在课堂教学中搭建起具有多样性、跨越性、综合性的教学平台,引导广大中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叶泉宏.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4(2).
[2]雷东林.论中学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5).
新课程·教师201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