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光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过程与方法的养成,对学生成长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能适应新的教学改革要求,也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要求学生具有初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及环境意識。”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正是这理论的依据。
关键词: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学习能力
一、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关系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课标中,将过程与方法纳入语文课程目标中是极富创意的,对任何一门学科来说,学生的学习部分表现为一连串具体的感知过程,过程说明探索的结果,二者是相互依存的,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关键。当前,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语文教学还普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能充分地参与教学活动,他们所接受的只是教师备课的心得体验,属于现成的结论,很难看出学生怎样学习,以及他们在学习方法上存在的问题,这种现状的确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必须改变。
二、评价学生是关注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一个手段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也即时关注学生成长过程。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一定程度上强调了现在的学生是这一理论的主体。教育学生能适应中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对本国文化有较好领悟的前提下,了解异国文化,培养互相协调与合作精神,具有初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需我们关注学生成长。所以我们评价学生,更要注意评价学生学习过程,而把学生学习成绩看作学生成长过程的一部分。致力抛弃传统注重结果,忽视过程的误区。“教育在培养民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发展能力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有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这一理念从高层次方面指出了以往教育的缺陷,从“创新”的角度提出了教育的历史使命,而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出来的。
三、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和能力的产生
新的课程标准对教材设计降低了知识的坡度,摒弃了“旧、难、窄”。其目的是使课堂教学更能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过程中知识和能力的产生,教科书提供三分之一,教师传授占三分之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产生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如果教师只把书本上的知识授完,学生只把书本上的知识学完,才达到课堂教育的三分之一,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产生的知识(即各能力产生、精神培养等方面)就达不到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文化知识的“建构者”,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教师传授、课堂互动的过程中,把基本知识和技能、思维创造能力、人际沟通表达能力、情感兴趣态度投入等协调有序地建构起来,成为知识的“再发现”者,而不是装知识的箩筐。
四、关注面向全体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新课改的基调,也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题,传统“应试教育”确确实实是选拔了一部分考试成绩好的学生。而在新世纪,我们追求的不仅是拔尖人才,而是“全民族素质提高”。教育不是一定要求人人成为科学家、领导人才,而是人人受到平等的教育待遇,所以我们需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教学过程,尊重个性特长。学习过程中,学生得到的应是激励,强调学生全体参与,个体情感投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其实只要关爱了全体学生,把爱给予每个学生,学生学习的原始冲动就会激发。据问卷调查,选择“你为什么学习”答案时,“父母要我学习”的学生占46%,“老师要我学”的占21%,“我为现实理想”的占7%,“我想得到奖励”的占17%,在选择“你与成绩差的同学坐在一起,你认为怎么样”答案时,认为“好”的学生占15%,“不好”的占47%,“老师怎么编我就怎么坐”的占38%。显而易见,学生学习的动机是多么被动,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又是多么缺乏。
五、关注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过程与方法培训的融合
关注学习过程必须渗透其他学科,结合生活实际。学生在学习各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可以融合其他知识。如语文、数学、美术、音乐、体育、社会等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习知识,也学习技能,只学习知识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冲动。学科知识结合生活实际,即使上不了大学,也培养了学生一定的生活能力、交际能力、创造精神等。这是教育追求的提高素质。
由此可见,新课改下,我们注重的不应只是掌握文化知识多少,考得上多少,更应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成长过程。
参考文献:
[1]李润洲.谁的“过程与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
[2]余爱军.在数学练习中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3).
新课程·教师201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