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向存
在课堂上,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会全情投入,还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使学生快乐的学习语文,达到学习的自主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激发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他是学生的“内燃机”,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会主动探究,深入研究。因此,强化学生的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强烈“饥渴感”。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进行主动探索的条件,也是激发兴趣的前提。我们应让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自由呼吸。教师首先要创设民主、宽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一种“心理安全感”,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敢想敢说,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时地会有他们新颖、奇特、有创造的见解。因而,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学生主体观念,确立“服务意识”,把学生视为自主的人、发展的人、有潜能的人;热爱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把激励带進课堂,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一种轻松愉快、思维活跃的创新氛围。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一些简短而有激励性的语言:“你说呢?”“你认为怎么办?”“你怎么知道的?”“你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说得真好!”“这个见解很新颖”“能不能仔细想想?”等。这些尊重、期盼性的语言,不仅是对学生情感的激发,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索、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引发情感共鸣。要让学生受到课文的感染、熏陶,首先要求教师全身心投入,以情激情,使教学双方产生情感共鸣。如导学冰心的《谈生命》时,在引入课文时我是这样说的:“当我读到这篇文章时,我的心里总有一种激动……”正是这种激动的心情,让我饱含深情地投入到教学之中,从而拨动了学生的情感琴弦。自豪感、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学生自会受到感染,沉浸于情感的共鸣之中,教学效果自是不言而喻了。
二、创设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
“以生为本,师生互动”是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表现,它对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构建乐学的语文课堂尤其有着重要的意义。他不仅可以克服当前语文课堂上普遍存在的沉闷、呆板现象,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还能扩大视野,全面提升自己的知识面,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流的主体,教学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对教师的知识认同和情感认同程度,“亲其师,信其道”。民主平等的师生观,是学生主动学习、生动活泼发展的重要条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把自己看成是教学的主宰,而只是把自己作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和领路人,疑难问题的解答人,课堂讨论的平等参与者,启发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参与者。只有良好的民主参与氛围,建立起真正的民主平等的师生观,才能使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时时创造冲突环境,设置疑念,在情境冲突中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与众不同的疑问、见解以及异想天开的设想,对学生挑战书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的勇气,要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宽容和尊重,并投以赞许的目光和微笑,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创设出良好的民主参与氛围,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快乐的学习环境中努力学习。
三、由情入理,寻文悟道的思维迁移升华情感
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的情感得到一定的激发时,要顺势引人课文深层次的学习,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自主思维的动力,提高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此时教学的重点落到学生对作品意境如何理解和让学生如何介入并创新思辨的层面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或以解词析句为手段,或以剖析结构为依据,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丰富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从深刻领会作品创造的艺术意境,完成由情入理,寻文悟道的思维迁移。从而激起一种热烈的积极的审美愿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比如《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忧”“乐”情;《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悲”“恨”情;《背影》中的父子情;《羚羊木雕》中的朋友情;《紫藤萝瀑布》中作者的手足情和生死迷等等,都是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来领悟深刻的哲理。这样不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而且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例如,教完《故乡》一文后,针对作者文后抒情,我布置一道题目:《中年以后的“水生”和“宏儿”》。让学生深刻理解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起到了“课”尽而“情”未了的效果。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提高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教师只有运用多种合理的形式,建构使学生主动学习的语文课堂,才能有效地提升他们语文实践能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第四中学)
学子·上半月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