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文新
摘 要:在传统高中古诗词教学中,老师偏重讲授答题技巧,学生以听、记为主,在这种缺少直观的载体的模式下,教学效果差。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信息时代,语文老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充分、合理使用可视化技术,利用网络的信息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就可视化技术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古诗词;可视化技术;网络;多媒体;教学效率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在改变,网络广泛应用于教育事业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教育事业需要创新,需要新的教学模式,需要引进信息技术,需要使用网络多媒体教学。其中可视化的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教学策略。教师通过网络多媒体手段将可视化技术运用于高中古诗词教学中,能使学生认为枯燥难懂的知识转化为可视化的文字、图片、视频,使课堂内容更加直观形象,更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对古诗词知识进行消化和理解。
古诗词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并且适应高考考纲要求的教学模式。但这种教学模式花了教师很多时间和精力,而且教学效果并不显著。在现今高中古诗词鉴赏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只强调诗词鉴赏的技巧性,而且所强调的内容更加偏重于答题技巧,没有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深入領会以及细致的鉴赏,导致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基本忽视了其中的深厚文化内涵,古诗词鉴赏的意义被功利化扭曲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也渐渐丧失。
笔者对任教学校的高二年级的8个班级做了一项调查,其结果显示:喜欢上古诗词课的学生仅占22%;认为现阶段学古诗词课堂教学效果较差和很差的各占36%和12%;希望老师改进教学方法,使古诗词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的学生占85%;觉得古诗词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效果很好的占100%。从这些数据的反馈,我们发现针对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教学枯燥、淡化意境、忽视想象等问题,将可视化技术大力度运用于古诗词教学势在必行,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古诗词教学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一、可视化技术的特点与现状
知识可视化指所有可以用来建构和传达复杂知识的图解手段,它是在科学计算可视化、数据可视化、信息可视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它应用视觉表征手段促进群体知识的传播和创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可视化的必要手段是运用多媒体。多媒体作为一个新的教学手段,以其丰富的信息、生动的界面,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可视化技术可以改变我们汲取古诗词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可以改变我们对古诗词的理解和加工信息。在可视化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可以更有效地进行古诗词教学。
随着科技快速发展和时代不断进步,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近几年,我国的教育改革也一直在进行着。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视觉化的时代,我们的学生接触的是手机网络、网络视频以及各种社交网站,视觉化信息无处不在。年轻一代尤其喜欢使用网络来获取信息,并且使用图片、视频等方式交流信息。可视化技术正日益成为人们必要的生存手段和生活方式,它也将成为教师讲课不可缺少的教学辅助的工具,所以我们有必要重视可视化技术的学习及加大将可视化技术运用于教学的力度。
二、可视化技术运用于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具体策略
(一)借助多媒体创设可视的古诗情境,为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音像、图像资料,将形、声、色与古诗词表达的意境结合起来,把学生置于审美情境之中,使他们的感官得到有效的刺激,从而激起他们审美欲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教师可播放一些和古诗词有关的典雅柔美的音乐视频,通过音乐来渲染氛围,烘托古诗意境,使学生进一步领悟诗歌情怀。如在白居易《琵琶行》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播放名家演奏琵琶曲《十面埋伏》,在音乐的氛围和演奏者娴熟的手法中,学生更加真切感受诗词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所表达的境界。如学习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时,可播放热门电视剧《甄嬛传》的插曲,该插曲的歌词就是采用温庭筠的原词,通过演唱者迷离柔媚的唱腔去体会宋词婉约派的风格。看着音乐视频,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诗词的意境中,对诗词女子“自矜自恋”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
如李白的《蜀道难》中对艰险的蜀道的描述:“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攀缘”“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可以将蜀道险峻风光图片制作成简短幻灯片进行播放,引领学生加深对诗句的理解,让学生用心感受充满奇幻诡异色彩的蜀道景观。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也会感叹作者简单几句便能营造出如此强烈的视觉效果,从而增强文字对学生的吸引力。将古诗词以画面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体会到文字的魅力所在,让学生能从画面中捕捉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在思想。
通过情境教学加深学生对诗词的感受,开拓学生的想象力,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生有兴趣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施教,从而轻松地将学生引导至作者想表达的情感中去,进而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思想,使语文古诗词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选择播放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视频,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风格,作品的背景,对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有极大的帮助。例如,教师在讲解白居易的《长恨歌》时,可节选一段范冰冰版的电影《杨贵妃》中马嵬之变这一情节供学生观看。电影中皇帝带着兵马仓皇逃入西南,在马嵬坡,“六军不发”愤于唐玄宗迷恋女色,祸国殃民,要求处死杨贵妃。唐玄宗和杨贵妃悲痛万分,生离死别,他们爱情终归毁灭。“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写的就是这一场景。学生在看了电影片段后,对诗中讽刺李隆基贪色误国和同情李、杨两人的爱情悲剧的主旨有了深刻的了解。
如,在讲解唐代名家作品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文学教育片《唐之韵》,这部系列片制作非常精致,它不是单纯解析唐诗文字,而是经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拍摄,力图通过人物的背景、事迹来介绍其有代表性的诗篇。纪录片极其关注那些唐代名家——他们自身的命运,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对自然景物及国家社会的观察,他们对人生的态度,它分集介绍了边塞诗人、山水诗人、一代诗仙、千秋诗圣等主题。如果只是由教师口头讲授或给予文字资料供自行阅读,那是不具备感染力和冲击力的。优质的视频极大地帮助了学生“知人论世”,了解唐代诗歌发展的过程,各个阶段的特点以及唐代名家的创作特点。要正确理解古代诗词,就应当要了解写诗作词的人,要了解写诗作词的人,又离不开研究他们所处的社会、时代。高水准的网络视频资源为学生了解诗人和其所处的时代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三)巧妙使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组织思维,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记忆、思考的能力。将“文本”放入“方框”或“圆圈”,再用线条将它们之间关系表示出来,同时配合一些色彩、数字的使用,有助于信息系统地获取和知识合理地建构。教师在讲授古诗词时,可借助思维导图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知识之间的关系,脉络清晰。运用可视化技术来处理学习内容,不仅可以生动呈现信息,更重要的是通过使用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等思维技巧将古诗词篇章结构的理解、主题思想的提炼体现出来,这有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形成。如用图表方式对李白的《蜀道难》和杜甫的《登高》的结构、内容进行梳理:
通过“思维导图”学生能很快地实现“知识可视化”,将各个关键知识点连接起来,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整合,形成看起来很明朗的知识网络。在预习的时候,学生顺着导图,按点逐一思考问题,查找资料,解决问题;在复习的时候,学生顺着导图,按点逐一评估掌握程度,这样目标明确、火力集中,效果自然好。
(四)建立教学资料库,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教师可将课堂上使用过的课件音频、视频资料、微课上传到面向学生的网络平台,例如建立微博,供学生自由选择阅读内容,可在课余时间登录平台浏览、下载、使用。课堂教学内容延伸的部分,如果在课堂展现时间不够,也可以上传到平台,让感兴趣的同学在课堂之外学到更多,拓展视野,充分感受古诗词的丰富。
教学资料库的建设,可视化技术的应用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语文古诗词的学习中来,他们在平台可以学习和提升搜索、选择、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也可以评论留言,发表自己对古诗词的感受;也可以留下疑问,老师针对疑问及时回答;还可以推荐喜欢的资料等。这样就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阅读和讨论中来,碰撞出更多思考的火花。
通过上述举措,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在可视化技术的帮助下会引起更多学生的兴趣。变得生动的古诗词课堂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很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需要抓住这一有效手段,与时俱进,提高对可视化技术的操作能力,不斷摸索出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道路。
参考文献:
[1]刘笑霜.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6(8):153,155.
[2]钱爱萍.高中语文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知识可视化技术的应用[J].语文天地,2015(6):44-45.
新课程·教师201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