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蓉
摘 要:解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更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环节。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学生搭建解读的平台,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文本、感受文本、鉴赏文本,这样不仅能够确保语文课程教学目标最大化实现,而且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对学生解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都能产生积极的作用。因此,以教学《祝福》为例对提高解读课的教学质量进行了研讨,确保了课程价值的最大化实现。
关键词:解读;高效;《祝福》;高中语文
《祝福》是鲁迅先生通过对祥林嫂悲惨命运进行描写的一篇文章,目的就是要借此文来揭露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所以,在这篇文章的解读课中,我改变了以往的那种一讲到底的模式,鼓励学生在反复阅读文本后自己进行解读,说一说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同时也能在确保教学目标最大化实现的过程中解读能力以及综合素养都能得到提高。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进行多元语文解读,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进行研讨,以促使学生真正养成自主解读的良好习惯。
一、对“人物”的解读
对于《祝福》这篇文章来说,对“人物”的解读可以说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也是最能反映作者思想感情的部分。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对这篇文章的主人公“祥林嫂”进行了解读,解读的角度不限,随意说一说自己在阅读这篇文章后,认为祥林嫂是一个怎样的人,比如:
有学生说:祥林嫂是那个时代的悲惨代表,丈夫孩子都不在了,还得受主家的气。
有学生说:我认为祥林嫂是一个坚强的人,至少她没有在这样“非人”的命运下选择结束自己的性命,而是坚强地活下去,所以,我说她是坚强的。
有学生说:祥林嫂是一个丧失自我意识,在她反复与人讲她孩子的事情时,感觉她已经魔怔了,她已经不再是她自己。
……
鼓励学生大胆地说一说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说一说祥林嫂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想一想祥林嫂的悲剧是谁造成的等等。之后再组织学生对“鲁四老爷”“柳妈”等人物形象进行鉴赏,说一说自己的认知,这样一来能够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二来也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对学生解读鉴赏能力的培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对“语言”的解读
“语言”的解读也是语文文本解读中的重要部分,是体会作者“炼字”“用词”准确性的关键环节。所以,在语言解读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帮助学生明确哪些语言、句子具有一定的鉴赏性,反之,学生的鉴赏就是浪费时间,没有太大的存在价值。因此,在《祝福》这篇文章的解读中,我组织学生对下面的几个句子进行了解读,如: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婶慌忙地说。
她讪讪地缩了手,又去取烛台。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四婶又慌忙地说。
她转了几个圆圈,终于没有事情做,只得疑惑地走开。她在这一天可做的事不过是坐在灶下烧火。
思考:这几句话中,体会四婶语气的变化;思考:为什么最忙的祭祀的时候祥林嫂“却清闲了”。
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地去了,一面还纷纷地评论着。
思考:这段话刻画了这些女人们什么样的心理?仔细体会“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这句描写?
……
引导学生对这些句子进行体会,说一说自己的认识,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体会这些句子的写作手法以及用词的准确,而且对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提高也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
三、对“情感”的解读
“情感”解读是完成三维教学目标的关键,所以,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为了确保教学目标的最大化实现,在《祝福》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和思考,即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说一说自己的观点,最后总结,明确文本中心思想,进而突破重难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当然,除了对文本中这些进行解读之外,我们还可以对文章中的“我”进行解读,对“作者”进行解读等等,这些活动都是有助于锻炼学生解读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要鼓励学生在自主解读、小组交流中掌握知识,提高语文阅读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小明.有效品鉴 深入解读:高中语文文本解读的三种方法[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11):59-60.
[2]黄建悦.高中语文文本解读的有效途径探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10):12-13.
新课程·教师201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