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的开展及教学策略研究

2018-01-02 01:39高志英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4期
关键词:生物教学合作学习

高志英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过程中提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当前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是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通过采用有效的策略开展合作教学,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能力学习,同时也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促进高中生物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关键词:高中 生物教学 “合作”学习 应用策略

在高中教学体系中,生物是其中重点的基础科目之一,其中包含了物理、数学、化学等学科的知识,并且生物学科本身也富含了大量的知识点,具有较强的理科性质,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难度[1]。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采用知识灌输式进行教学,并安排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通过反复的训练掌握相应知识点,这种教学方式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同时也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疲劳感,进而对学习生物失去兴趣。然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合作探究学习,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留下更深的印象,当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遇到相似问题时,可以更加灵活的解决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与此同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在小组中共同探讨问题,面对问题一起想办法解决,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促进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新课改的进程不断加快,全面对学生实行了素质教育,促使高中生物教学的模式和理念发生巨大改变。目前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受到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所应用的教学方法依旧过于传统,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常常十分详细的讲解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做好学习笔记,导致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被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个人能力发挥和综合能力培养,进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对学生未来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3]。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这种情况,教育工作者急需采用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尝试将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渗透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这样一来,便能够使教师的教学目标顺利达成,同时也可以有效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形成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在活跃、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并且学生也能够通过合作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促进学生成为新时期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生物是高中教学体系中的基础课程之一,其中包含的知识点十分广泛,并且高中生物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和理论性,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教学内容变得生活化,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使学生对生物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去学习生物知识。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真正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4]。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自我价值的体现和个性发展,利用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展开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和讨论中,从而有效的将知识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众所周知合作探究学习需要通过团队协作来实现,仅凭单人的力量无法完成,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交际能力,利用团队协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和目标。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基础

由多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并且所有人有共同的目标即构成了一个团队。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教师首先应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也可以让学生自行组成小组,每组人员在3-5人之间最为适宜,这样合作学习的基础工作便完成了[5]。接下来教师可以设置学习任务,并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学习,例如,在教学《生态因素》这一节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设置学习任务,探究水稻的生长与发育会受到自然界中哪些因素的影响。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便会在小组中进行激烈的讨论,之后每组派出代表发表,并安排学生记录、汇总结果,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自然界中影响水稻生长与发育的因素有哪些,教师随即导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了解到影响生物体成长与发育的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种因素组成共同对其造成影响,但是只有这样才能使生物成长的生态环境更加完整。

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很容易便完成了教学目标,同时学生也在自主探究当中掌握了知识,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际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起到很大作用,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也有所提高,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转换了角色,将课堂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出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也因此增强了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合作”教学的策略

1.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合作”教学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如何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的话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可以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并能够在不断的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将学生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再现和链接,提高学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这样一来,学生便可以从原有的知识点中自然生成新知识,产生全新的思路和观念,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采用科学的方式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和发展、变化的过程有更直接的理解和感受,从而使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和自主组织能力得到提高,形成新观念、新知识,同时对于所学的知识也可以起到巩固、重组、完善的作用。

例如,教师在教学《种群的特征》这节课程时,给学生设置学习任务:“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利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首先准备一张图纸,将图纸看作是草地,设定图纸的面积为100平方米,并在图中用不同的颜色和形状表示出不同植物,比如用粉色三角形代替其他植物,藍色正方形代替四叶草,接下来让学生在小组中估算出草地上四叶草的数量。通过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之后,安排每组各指派一名学生说出四叶草的数量,并分享估算方法,通过分享得之有的小组采用直接查数的方式,有的小组采用估算方式,然而直接查数的方式很浪费时间,运用估算方法虽然快一些,但是结论又不够准确,因此,学生们再一次进行激烈的讨论,最终采用抽样调查方式发现得出的结论很准确,并且也不费时费力。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方式,可以快速完成教学目标,并且也能够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同时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加强生物教学的互动性,全面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水平。

2.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开展“合作”教学

生物实验是高中生物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生物实验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验证实验结论,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对学生学习生物有很大帮助。例如,在学习实验“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进行预习,并整理实验流程和注意事项,在课上让学生进行分享并讨论,最终总结出该实验的相关要点。学生发现在动植物中都可以提取到蛋白质,而在植物中更容易提取到还原性糖和脂肪;在选取实验材料时,不可盲目选择,比如说在鉴定还原糖的过程中,虽然单子叶植物叶片中的可溶性单糖含量较高,可是叶片中还有叶绿素,并且颜色偏深,如果用来做实验材料将会影响实验效果,得到的實验现象会被叶绿素颜色所掩盖,因此在鉴定还原糖实验中,实验材料不选用单子叶植物的叶片;在处理实验材料时,应该做到细无巨细,保持材料的清洁,鉴定脂肪和蛋白质所需用到的花生种子和大豆需要提前浸泡,保证切片要薄等等。通过让学生在实验之前整理注意事项,可以为实验做好基础,这样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便能够正确操作实验,并体验到生物实验的乐趣,同时在合作探究学习中收获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3.在复习课中开展“合作”教学

在高中生物复习课中开展“合作”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例如,教师给出一个关键词“细胞”,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这个关键词,回忆所学的知识中哪部分与细胞有关,通过讨论之后构成“细胞”知识结构图,有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同时也能够将知识进行链接,达到有效的复习效果。

结语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不但有助于学生完成学习目标,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高中生物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黄小立.分析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9):63-63.

[2]宋飞.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3).

[3]郑川鄂.探析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22).

[4]邓竞赛.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5(10):180-180.

[5]刘晓波.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的应用[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5(4):142-142.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合作学习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