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心理契约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2018-01-02 17:32张浩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契约管理者阶段

张浩

心理契约是一种无形的、不断变更和修订的一种契约关系,反映出契约各方内心所期待的一种微妙而含蕴的心理期望,在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管理活动中,可以引入这种心理契约的管理模式和理念,使管理者与学生彼此之间产生同感或共鸣,在积极主动的交流和互通之下,达到彼此悦纳对方、心理相守的效果,从而更好地完善学生的人格,达到高效的学生管理应用效果。

一、心理契约内容综述

心理契约最初产生于组织关系之中,用于体现组织领导者与普通员工之间的一种管理关系,在心理契约应用于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管理之中,主要体现为学校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与互动,当彼此之间的交往和互动达到能够相互影响的程度之时,可以说在学校管理者与学生之间就构成了某种程度的心理契约关系。具体来说,在学生管理中的心理契约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自身的期望、学校管理者的期望两种,其中:学生自身的期望主要是学生对于学校管理者的责任的认知,包括学校应当提供的良好学习环境、教学基础设施及设备、师资力量的提供、后勤保障及安全等。学校管理者的期望主要是学校管理者对于自身责任的认知、学生遵守校纪校规的认知、学生为校争光获得荣誉的认知、学生毕业回报社会的认知等。

心理契约的特征主要显现于以下方面:(1)主观性。心理契约是个体可以感受到自身在组织中存在的特定关系,形成组织与个体之间的主动性理解的契约内容。(2)动态性。心理契约区别于书面契约,它并没有正式的书面承诺,而是存在于彼此之间的内心期望和隐含的责任,会由于不同环境或其他因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3)差异性。心理契约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个体与组织之间对于责任及义务的差异性理解和认知,由于在实际履行过程中产生未达到对方期望的情况,则会导致对方的不满情绪。

二、心理契约在学生管理中应用的不同阶段分析

1、心理相遇阶段

在这个心理契约的学生管理阶段之中,使学校管理者与学生通过交际和互动,产生彼此心理上的相互认同和接纳,获得彼此之间的情感共鸣体验。这一阶段通常开始于学生收到学校录取通知书的时刻,学生通过学校录取通知书的时刻获取相关的信息,初步建立对于学校的印象,并形成内心初步的心理期待,在踏入学校校门的一刹那,会不自觉地将预先的心理预期与现场的亲身体验相比对,当学生通过比对产生积极、愉悦的情感时,则会对学校管理者产生极大的亲近感和认同感,在学校管理者与学生相遇的阶段,为日后的有效互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相反,如果学生将预先的心理预期与现场的亲身体验相比对时,產生消极而失落的感受,则会对学校管理者产生疏远的感受和情绪,不利于后续的人际交流和互动管理。

为此,学校管理者要充分重视学生入学报到这一阶段,要创设良好的迎新氛围,开通迎新生专题广播、悬挂迎新生横幅、制作展板,并且还可以由迎新生志愿者为新生指引道路、介绍学校情况、帮助新生缴费、注册、领卡等,使学生感受到如家般的温馨和愉悦,进而对学校管理者产生良好的印象,消除对学校管理者的陌生感,初步形成信任感和认同感。

2、心理相约阶段

在这个阶段之中,学生个体与学校管理者会在人际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积极的沟通,通过主动邀约的方式会谈,产生双方情感上的共鸣体验,这是由于学生对于学校管理者的心理契约可能存在与学校的规章制度不相一致,同时还包括有对责任和义务的承诺与互惠。因而,在这个入学前期的阶段之中,学校管理者要加强对学生的认知和了解,要通过邀约会谈等方式,增进对学生的心理特点、特长兴趣等方面的了解和把握,并考虑不同学生的生活经历、家庭背景的因素,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心理需要和心理期望,通过适时的引导和启迪教育,可以使学生在这个心理相约的阶段,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彼此相通接纳,为后续的学习和生活教育奠定了基础。

3、心理相融阶段

在心理契约应用于学生管理的第三个阶段——心理相融阶段,主要是学生和学校管理者在互动的心理相约基础下的彼此心理悦纳,它在前两个阶段的精心经营之下,可以使双方达到彼此悦纳的境界。

在这个阶段之中,学校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能,学校管理者与学生由初期的试探性的交流转化为深度、积极的交流,学校管理者也加强了对学生的实习、初衷等教学环节的监督,为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建构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表现出学校管理者对学生的成才期望。在这个阶段之中,学校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心理契约的重要性,努力塑造自己的道德品质,增强和加深学生对于学校管理者的信任指数,还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心理品质,通过学校管理者良好的志向、情绪、兴趣和气质,较好地感染学生,形成让学生无法抵抗的魅力和教学风格。另外,学校管理者还要重视自我形象的维护,要在与学生的互动交往中保持良好、整洁的服饰打扮,用大方的言谈举止打动学生,将双方的心理契约推向最高的层次,从而较好地展现出心理契约与人本管理理念的相融性,实现学校管理手段和模式的突破。

4、心理相守阶段

在这个心理契约应用于学生管理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学校管理者与学生双方在自由、自愿的前提下,以对方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对自我意志的限制和约束,在双方忍让和妥协的过程中达成心理契约。在这个阶段中,学校管理者与学生之间能够充分地感应彼此的心理期待,并在自由、自愿的基础上遵照实施,也是心理契约在学生管理中的最终完成标志。

它通常存在于毕业前期,是心理契约构建的升华阶段。在这一阶段,学校管理者充分运用就业部门和辅导员的作用,为学生办理就业手续、离校手续,并开展校园招聘会、就业面试讲座等,为学生开辟就业渠道。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向学生及时提供就业信息,推荐学生适合的工作岗位,学校管理者还要适时跟踪回访,了解学生在社会上的适应情况。这个阶段是学生心理契约成功的兑现,可以形成良好的社会声誉。

三、心理契约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原则探索

在心理契约应用于学生管理的过程中,要依循和遵守其缔结和履行的原则,使学校管理者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的契约关系,从而更好地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约束学校管理者的行为,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1、注重情感激励

在心理契约应用于学生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心理契约的关系并非是交易型的,而要更多关注心理契约关系缔结和履行的情感性,如果在学校管理者与学生之间形成经济性或交易型的激励,则会使学生陷入到功利性、经济性的狭隘视域之中,无法满足学生丰富的社会情感性需要。为此,学校要加强心理契约在学生管理中的情感激励,要充分运用荣誉称号、评优评先、入党、赋予重大责任、给予挑战性的工作、竞争淘汰、品行表彰等情感性激励手段,更好地保持与学生之间的心理契约关系。

2、依循诚信理念

在学校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心理契约关系的缔结和履行之中,学校管理者要谨慎对待与学生之间的承诺,不可随意承诺或不适当承诺,这会导致学生内心的反感情绪和失望情绪。学校管理者要依循诚信的原则和理念,恪守诚信,保持与学生的心理契约关系。

3、秉持公平原则

在学校管理者与学生的心理契约关系的缔结和履行之中,学校管理者要承担起自己担负的国家责任、社会责任和岗位责任,追求公平的信念和志向,尊重和包容学生,使学生在心理契约的关系中有相互的信任和谅解,以较好地履行彼此之间的心理契约,减少和消除与学生之间的心理逆反、行为对抗等不和谐状态。

4、个性化原则

在学校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心理契约关系中,学校管理者尤其是辅导员要注重了解和把握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需求,要采用差异化的教育管理方式,形成与学生之间的动态的个性化心理契约,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奋成才。

总之,要重视心理契约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契约的缔结和履行,较好地减少学生与学校管理者之间的对抗性,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提升学校的教育管理效益,充分体现学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现学校管理手段的突破和创新。

(作者单位:湖南长沙医学院)

猜你喜欢
契约管理者阶段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窗口和镜子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取得员工信任,靠什么?
契约精神在国企成长未央
群体认同调节下的心理契约破坏对员工满意度的影响
卖地的契约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
管理授权的六大误区